會議
新聞

要聞直播兩會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視頻現場直擊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
觀察

圖跡直通兩會中國正在説兩會天天評

圖解中國訪談代表委員説報告全解讀

獨家
策劃

習觀中國3分鐘中外觀HI中國人

世相幀像深讀碰詞兒兩會有數

當前位置:2018全國兩會>正文

“新機構”輪廓明朗 助推國家治理現代化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佈時間:2018-03-18 05:01:02 責任編輯:吳疆

(兩會特稿)“新機構”輪廓明朗 助推國家治理現代化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獲得批准。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經此改革,現有政府機構將迎來大刀闊斧式的調整重組,解決當下機構重疊、職能交叉,管理“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等體制機制弊端。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曾直言,改革越深入,越發現改革阻力和障礙來自不合理的機構設置。“必須改革機構,才能將改革進行到底。”

根據方案,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將調整為26個,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一些長期分散在多個機構的相近職能將被整合,如此前分佈在國土、水利、農業、林業等多個部門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被整合進新成立的自然資源部,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等。

此前,《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提出,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加強相關機構配合聯動,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下決心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黨和國家機構設置更加科學、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監督監管更加有力、運作更加高效。

經此改革,一批新機構將産生,更好滿足新時代對中國政府職能的新要求。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亟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此次方案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標”,有針對性地解決政府職能存在的不足。

經此改革,財稅、金融、司法、審計、公共安全等現行體系將獲優化,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好基礎。

例如,整合銀監會和保監會,解決監管職責不清、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等問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國家發改委的重大項目稽察、財政部對中央預算執行的監督以及國資委對國企領導的審計職責劃入審計署,以構建統一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

再如,針對災害多發頻發國情,整合公安部、民政部等多個機構的消防管理、救災等職責,組建應急管理部,推動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

中國計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離不開系統完備、科學高效的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將有助於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好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

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上説,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是中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整體規劃的一部分。

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已就統籌推進黨政軍群機構改革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所言,本次機構改革不局限在國務院或者行政層面的機構改革和職能優化,而是涉及黨、政府、軍隊、事業單位、群團、社會組織等全方位的機構改革。這種系統性優化,將遵循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改革策略,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制度保障。

因此,這次大規模機構改革不僅立足當下,還對標2020年,更放眼於2035年甚至更遠,將成為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一步。(完)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中外觀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會議
新聞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