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
新聞

要聞直播兩會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視頻現場直擊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
觀察

圖跡直通兩會中國正在説兩會天天評

圖解中國訪談代表委員説報告全解讀

獨家
策劃

習觀中國3分鐘中外觀HI中國人

世相幀像深讀碰詞兒兩會有數

當前位置:2018全國兩會>正文

代表委員熱議中小學生減負:家庭學校社會要共同發力

文章來源:法制日報 發佈時間:2018-03-15 06:05:07 責任編輯:吳疆

代表委員熱議中小學生減負問題

家庭學校社會要共同發力

波浪白塔,綠樹紅墻,涼風拂面。曾經電影裏的場景,對於現在中小學生來説只能是奢望。畢竟,正如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所説,有的時候作業做到深夜,“做完作業他們上哪兒歡樂,到哪兒蕩起雙槳?”

一邊是圍繞中小學生減負的文件一部部出臺,一邊卻“一山放過一山攔”;一邊是課本變薄、提早放學,一邊卻是負擔從校內轉向校外……屢經努力,家長和學生的減負“獲得感”卻並未明顯提升,這也成為今年兩會格外受關注的問題。

連日來,多名代表委員向《法制日報》記者表示,學生減負是一項涉及教育理念、人才選拔、考評機制等多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教育主管部門、社會多方入手、共同發力,以一場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家長:別被世俗成功學裹挾

“‘鄰居家的孩子’,基本上是每個人童年時的噩夢。”説起學生的書包為何越來越沉,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教師尤立增接受記者採訪時,首先提及的是家長。“很多家長出於望子成龍或者攀比的心理,錯誤地把自己所謂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逼迫他們多學習,參加各種課業輔導班。”尤立增説。

“在競爭的社會裏,家長們普遍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樣家長拼命讓孩子多學點,造成起跑線不斷提前。”全國政協委員、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院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曹義孫同樣認為,學生不能真正減負首先來自於家長。

家長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不僅因為目前考試仍然是最為公平高效的選人渠道,一切向考試看齊,而且和傳統的價值觀和世俗的成功學緊緊相關。

“‘考不上好小學=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失敗’,在這樣一個狹隘而荒謬的邏輯鏈條中,造成了家長們的焦慮。”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説,是為了提高應試成績,犧牲孩子素質教育,忍心做“虎媽狼爸”;還是尊重教育規律,讓孩子自由成長,家長們往往選擇前者。

“學生減負,首先就要改變家長觀念。”尤立增告訴記者,當前很多所謂“成功學”的宣傳造勢也加劇了家長的焦慮,要讓家長明白成功的“尺規”並不唯一。

胡衛認為,家長要從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轉向關切自己家的孩子,鼓勵孩子去做誠實的自己、真實的自己和獨特的自己;要從只關心孩子學業結果,轉向重視高品質的陪伴,注重言傳身教;要從只注重挑選好的學校,轉向幫助孩子設計好的人生,眼光放長遠一些;要從被動跟風盲從,轉向理性思考抉擇,家長要自我學習、自我覺醒、心智成熟。

學校:優質資源供給要充足

“孩子之間在競爭,老師之間、學校之間也在競爭、攀比。”尤立增告訴記者,一些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評價教師教得好不好,考分和升學率依然是最重要的指標,而教師隊伍評價體系的異化、僵化和單一,也是造成學生課業負擔較重的原因之一。

“老師為了高分數,只能對學生進行‘壓榨’,你留作業,我留更多的作業。每位老師都多留幾道題,學生只能做作業到深夜。由此也形成了老師之間、學校之間的惡性競爭。”尤立增説。

然而,中小學生負擔過重,本質上是優質教育資源需求與供給的矛盾,異化的考評機制一定程度上與教育發展不夠均衡密切相關,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仍然需要通過“競爭”才能獲得,從而相關考評只能強化智育方面。

為此,民革中央向大會提交發言建議,要採取強制性措施,確保“全面改薄”工程、義務教育“大學區”制度等落到實處,不斷提高教育資訊化水準,促使優質教育資源快速擴散,推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要完善義務教育評價機制,建立標準健全、目標分層、多元參與的教育品質評估體系,健全教師獎懲、評價機制。

尤立增認為,教育主管部門目前應先從人為的負擔、無謂的負擔上入手,保證學生休息時間,督促學校和老師落實減負要求,同時對違規辦學、過度加大學生負擔的學校,加大檢查懲處力度。

社會:營造素質教育大環境

湖北仙桃一高三女生斥資10萬元參加課外培訓,成績卻下降140分。教育主管部門調查發現,該培訓機構屬於違規經營。兩會前夕,這則新聞引發社會對校外培訓機構“野蠻生長”的關注。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四部門印發通知部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對校外培訓機構全面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以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

“先要清理無證無照的培訓機構,凈化培訓市場。對把培訓和升學掛鉤的、專門從事考試類的教育培訓機構,要專門整頓。”胡衛説,在學考不分、招考不分的背景下,一些校外培訓機構乘虛而入、推波助瀾,加劇了學生負擔,要下重拳整治校外培訓市場。

尤立增表示,校外機構的清理整頓能夠對緩解學生負擔起到比較好的效果,但不是根本方式。“學生減負應該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變革’,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管理部門應該為孩子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成人觀。”尤立增説。

在曹義孫看來,學生減負也不能“一刀切”,既要掃除大多數人的教育壓力,也要滿足有能力者的教育需求,但絕不能強迫和普及。“要普及全面發展的理念,智育不能成為教育的全部。但改變涉及教學理念、教育制度、就業制度的大環境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其中考試是‘指揮棒’。”曹義孫説。

民革中央向大會建言,運用中高考“指揮棒”作用,在已有中考體育、德育加分試點工作基礎上,向高考改革選擇性延展。在考核評價中不僅將智育科目成績,而且將德育、美育、體育等科目成績充分體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多位代表委員向記者表示,要充分發揮學校課外活動、團體學習、興趣小組以及少年宮等公共教育資源、社會志願服務的作用,使之與學校教育資源互動互補,共同推進素質教育。“一定要有孩子們玩耍的地方。”曹義孫呼籲。

“學生減負涉及教育觀、人才觀和相應的制度機制等深層次問題,是一個需要綜合施策、全社會共同發力才有望解決的系統工程。”王國慶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首場新聞發佈會上直言,要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一座一座地搬走孩子們本不該承受的重負之山。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中外觀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會議
新聞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