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 (袁馨晨)如今,慢性病高發嚴重威脅居民健康,該如何做好疾病防控,減輕居民治療負擔?“與其在下游打撈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築牢堤壩。”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助理吳明教授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防控慢性病首先要把公共衛生做好,儘量讓群眾少得病、晚得病、得輕病。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促進國民健康
“除了織就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以外,中國還取得了一個重大成就,那就是國家免費提供了覆蓋全體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吳明表示,“有句話説,‘與其在下游打撈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築牢堤壩’。”防控慢性病首先要把公共衛生做好,加強早期預防,儘量讓群眾少得病、晚得病、得輕病;其次,在得病後,採取早診早治等多種措施控制、延緩疾病進程,儘量避免合併症、並發癥等出現。
在今年的提案中,吳明針對控煙等公共衛生問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統計顯示,我國青少年的吸煙率為6.9%,嘗試吸煙率為19.9%,青少年吸煙呈現低齡化趨勢,且農村高於城市。
“控制煙草流行要從青少年抓起,有效防止青少年吸第一支煙。除了抬高捲煙價格外,在煙盒上印黑肺、爛牙、病容等警示圖案是成本低、效果好的控煙方法。一些有衝擊力的圖片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促使部分吸煙者少抽煙、甚至戒煙,更能阻止新的吸煙者。”吳明説。她從2011年開始持續提交控煙提案,到今年已經是第8個年頭了。
持續優化創新藥準入流程 多措並舉緩解看病就醫難
除了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如何讓群眾有“好醫”、用“好藥”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一環。在吳明看來,我國的醫療創新環境正在越來越好。
“從政策的角度來説,政府正在積極鼓勵醫藥創新,也建立了一系列的激勵機制。包括持續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搭建創新藥物、創新醫療器械審批‘快車道’,以及人社部提出擬建立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等。但是,很多改革細則仍有待落地。”吳明説,此外,進一步深化醫保支付改革,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混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促使醫院主動控製成本,一方面可以節約醫保資金,騰出空間支付更多臨床價值高、改善患者健康所需要的藥品,包括創新藥;另一方面,隨著控成本機制的逐步到位,可以在藥品選擇方面給醫院更多的自主權,以便更有效、及時地滿足患者需求。
2017年2月,醫保目錄時隔8年再度更新備受關注;同年4月,人社部又發文提出,擬建立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該如何進行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吳明認為,首先要考慮藥物的臨床價值,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經濟學分析。
“比如説,這種創新藥物所針對的疾病的患病率、致死率是多少?藥物的療效是什麼,能否阻止病情發展、甚至救命?藥物的價格是多少?等等。如果藥物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話,那就需要考慮將其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建議儘快建立健全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將更多臨床必需並且綜合價值較高的創新性藥品及早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以保障患者用藥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臨床用藥需求,同時促進醫藥技術創新發展。”吳明説。
鼓勵醫藥研發 讓中國患者第一時間享受創新成果
近年來,我國醫藥産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與此同時,政府積極鼓勵醫藥研發創新,在此背景下,一大批跨國藥企在華建立研發中心,或開展新藥臨床試驗,力求滿足國人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跨國藥企在華研發新藥、申請獲批上市的意義何在?吳明認為,這首先意味著中國患者有望在第一時間享受到醫藥創新成果,獲得治療改善,甚至延長生命;另一方面,此舉也有助於加速我國藥物創新體系建設,培養科研創新人才,推動我國由醫藥製造大國向醫藥創新強國轉變。
據了解,有一款全球研發、中國孵化的針對腎性貧血的創新口服藥,目前已率先在中國順利結束III期臨床試驗,有望年內獲批。吳明表示,像這類創新藥如果能有醫保政策扶持,就可以更好地幫助中國患者改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