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佛係”調適心靈 用奮鬥實現自我
“都行”“可以”“隨它去”“沒關係”……這些被稱為“佛係青年”的口頭禪在日常生活中屢“聽”不鮮。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公司裏也遇到過這樣的年輕人,“每個月拿幾千元工資,任務交差了不會再多做別的事,讓他當管理幹部他都懶得幹。這在我年輕時絕對不可能啊!那時候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都成習慣了。現在其實可以退休了,但不忙就覺得空虛,感覺沒為自己努力,沒為社會做點什麼。”他説:“凡事想得開,這種心態不是壞事,但如果為此不承擔責任,那就不行了。”
全國政協委員、演員馮遠征認為,所謂“佛係青年”“喪文化”,只是年輕人的自我標榜,有時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個性,並非年輕人走向衰落的標誌。“我自己也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有一種心態: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但五六年前,我突然發現,自己是劇院的老人兒了,無形的責任就落到了肩上。”馮遠征説:“年輕人的想法很多,如果加以引導,我相信他們有一天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佛係青年”現象非中國獨有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表示,不要輕易否定年輕人,在中國的傳統價值觀中,既有佛家道家的無欲無求,又有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在一個人身上可以並行不悖。
張頤武介紹,“佛係青年”的現象並非中國獨有,日本學者大前研一也提出過“低慾望社會”的説法。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現象?張頤武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年輕人生活在一個相對富裕的社會,衣食無憂,難免産生動力不足、現世安穩的心態;二是儘管日趨富裕,社會競爭卻日益激烈,給年輕人帶來壓力。當維持體面生活並不難,向上卻要付出代價時,就容易産生“佛係青年”。
在俞敏洪看來,年輕一代有很多優點:沒有傳統的負擔,生長于蓬勃的改革開放時代,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著全球視野。但同時,這一代人很多是獨生子女,生活中本應經受的鍛鍊被父母和長輩的呵護排除了,“孩子不知道掙錢的艱辛,也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衝突”。所以,這樣的年輕人一旦獨立生活就會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我到底應該幹什麼,怎麼去努力,怎麼去奮鬥,就像蝸牛一樣,碰到障礙頭就縮回去了”。
負面情緒不可能幫助你的人生
在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中,有不少人是青春奮鬥的典型。
俞敏洪的人生經歷就很勵志。“我這麼多年領悟到的一個事情是,負面情緒不可能幫助你的人生,能幫助你的一定是正面情緒和自我奮鬥。迷茫的時候、累的時候可以休息、旅遊,但千萬不能消沉。”他説。
全國政協委員張威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唐家三少。在成為網路作家前,張威有過一段3年的低潮期,“當時失業後心氣很高,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最後才逐漸認清現實,扎紮實實去奮鬥”。他利用空閒時間在網上寫作,點擊量越來越高,於是每天更新7000字,堅持了十幾年,是業界有名的“勞模”。
説起“喪文化”,張威表示:“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淪落。我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會傳遞一種價值觀:失敗了不是壞事,但只有通過不斷地吃苦、努力和拼搏,才能成功。”
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軍曼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魯曼是鹽城有名的“火雞大王”,當初放棄十幾萬元年薪的白領生活,和男朋友一起養起了火雞。“我們拿著火雞,到城市的酒店一家一家推銷,剛開始很多酒店連門都不讓進。”有一次回到住處,兩人忍不住抱頭痛哭。
但如今回顧過往,她覺得有奮鬥才有收穫。魯曼説:“‘佛係青年’這個説法,年輕人開開玩笑就可以了,語言調侃,釋放壓力,沒必要當真。要找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年輕人還是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
“佛係”和奮鬥可以統一起來
全國政協委員、導演鄭曉龍因拍攝《甄嬛傳》等電視劇而為年輕觀眾喜愛,談到“佛係青年”,鄭曉龍説:“中國那麼大,有的年輕人可能對一些事情不滿,會有些‘喪’,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你要做事,小到對家庭,大到對國家,不能什麼都無所謂,愛誰誰,這不行。”
在鄭曉龍看來,這一代年輕人從小學到大學,都是應試教育,缺乏人格教育,而後者在某種意義上更加重要。
“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但做一個善良、正直的普通人也是值得追求的。用我誠實的勞動面對這個世界也非常好。”鄭曉龍強調説。
張頤武則認為,一方面,我們要承認年輕人有這種心態是有原因的,另一方面,我們更要看到它的負面影響——如果這種心態過度流行,年輕人奮鬥拼搏的精氣神不足,社會如何發展?所以,如何讓年輕人找回奮鬥的青春,是我們需要直面的問題。
他建議,第一要對青年有更多價值觀的激勵,讓他們明白中國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青年不能故步自封;第二要讓青年感受到奮鬥是有成果的,努力是有回報的,讓他們有更多創新創業的機會,在一個更公平的社會裏有更多的獲得感;第三,中華民族素有勤勉、奮鬥的價值取向,可以把傳統價值觀與當代社會有機融合。
他認為,“佛係”和奮鬥也不矛盾。“我覺得兩種心態能統一會比較完美。”張頤武描述了一種理想的狀態:用“佛係”調適心靈,保持心理健康,不會把某條窄路作為唯一的人生道路,而願意擁抱更多元的選擇;而多元選擇也更需要青年為之奮鬥,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對社會作出貢獻。(記者 蔣肖斌 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