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聯手共繪一張圖(新時代·新作為)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系列規劃部署,充分體現了“高品質發展”的要義和內涵。
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2018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承上啟下之年。從今年起,京津冀協同發展將向中期目標邁進,在這一關鍵的歷史節點上,三地如何用高品質發展探索出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路徑?代表委員暢所欲言,為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邁進建言獻策。
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和主要矛盾。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只有做到融入和服務,以産業和項目為支撐,才能真正受益。” 天津濱海新區區長楊茂榮代表介紹,4年來,濱海新區堅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在服務重大國家戰略中扮演好濱海角色,累計引進疏解項目2500余個,協議投資額逾3500億元。
對接京津項目、承接産業轉移,滄州已經有了許多成功的先例。“總投資120億元的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從開工到竣工僅用18個月時間,創造了世界同類汽車工廠建設的最快速度。截至目前,滄州與京津産業合作項目1125個,總投資5524億元。”河北省滄州市市長梅世彤代表説。
受益的不僅僅是承接地,北京市發改委主任談緒祥代表表示:“這4年來,北京實現了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根本性轉變。”談緒祥介紹,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北京放棄了“大而全”的工業體系,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4年來累計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1992家,調整疏解各類區域性專業市場594家,部分學校和醫院疏解穩步推進。
去年12月,京津冀三地共同發佈了《關於加強京津冀産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初步明確“2+4+46”個平臺。梅世彤認為,各地在承接産業轉移時必鬚髮揮比較優勢,精準定位、錯位承接,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配置。
環繞渤海灣,過去天津和河北之間的港口競爭一度十分激烈。“我們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主動推動多個津冀兩地港口合資合作項目取得新進展,實現了由‘競爭’走向‘競合’的重大轉變。”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梁永岑委員表示。
讓創新成為最強引擎
科技創新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支撐。推動高品質發展,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京津冀地區聚集了全國最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産業園區,如何真正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2016年11月22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京津冀協同創新有了發力點和橋頭堡。“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推動北京創新要素與濱海新區優質資源緊密牽手,新增註冊企業400余家,百度創新中心、京東雲創空間等項目簽約落地,這些在北京街頭熟悉的公司招牌在這裡也可以找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逐漸成為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大藍圖下的新地標。”楊茂榮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新區正通過不斷先行先試,逐步培育出一系列創新項目標桿與區域合作樣板。
河北省廊坊市市長陳平代表説,廊坊充分利用京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等國家級合作平臺及“永清·亦莊”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區域合作平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全面對接京津科技創新資源和科技成果,在實現高品質發展中不斷創新。截至目前,廊坊已有院士工作站28家,千人計劃專家15名,協同創新基地22家,與京津冀30余家技術交易機構實現了資源共用,全市90%以上的科技型企業與京津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
“創新驅動離不開優質的人才資源。要讓人才願意來、留得下,除了建立人才發展所需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還要著力解決人才流動的後續問題,比如醫療、社保、子女就學等問題。”河北推趣世紀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憲明委員建議,應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破地域壁壘,力爭實現京津冀醫療資源共用、教育資源共用、社會保障制度接軌互通,解除人才的後顧之憂。
用綠色為京津冀“打底”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好生態環境是協同發展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重點任務,讓綠色成為京津冀大地最亮麗的底色,三地的高品質發展就有了堅實支撐。
“近年來北京的藍天越來越多,綠意越來越濃,這離不開河北作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的貢獻,而塞罕壩林場作為其中的一分子,倍感光榮。”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北曼甸林場場長張利民代表説,“今後,我們要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保障京津冀高品質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工代表表示,隨著生態治理共治共用成果的顯現,四年來,三地PM2.5濃度下降超三成,三地老百姓呼吸到了更清新的空氣。不過,張工也坦言,雖然北京市空氣品質的改善取得了一些積極的進展,但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隨著大規模生産性污染源治理的完成和污染源結構發生變化,接下來的治理任務也會更艱巨,需要採取更加精細化的措施來有效應對。
河北省張家口市肩負著為首都保水源、阻風沙、送清風的重任。河北省政協副主席盧曉光委員表示,“應把高品質發展根本要求貫穿到張家口規劃、建設、管理的各領域、各環節、全過程。”盧曉光呼籲,重點是加強生態修復和保護、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推進城鎮化建設與脫貧攻堅,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冰雪運動休閒等綠色産業,構建新的綠色發展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中建三局黨委書記陳華元代表表示,要把生態優先理念貫穿雄安新區建設全過程,嚴格落實生態設計理念、生態建設理念、生態運營理念,將新區打造成一座綠色、生態、節能的智慧新城,使其在高品質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樣板。(記者 賀勇靳 博馬晨 范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