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綜述)僑胞如何深度參與“一帶一路”?中國兩會釋利好資訊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周乾憲)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用,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對於海外僑胞普遍關注的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問題,正在此間舉行的全國兩會釋放出一系列利好資訊。
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在兩會期間表示,“一帶一路”已經得到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對相關國家累計投資超600億美元,涉及農業製造業等諸多領域。
在此形勢下,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僑聯主席沈敏發現,部分華商依靠敏銳的商業觸覺率先受惠于“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商機,但也有一些華僑華人不知如何實質性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指出,“一帶一路”的諸多合作項目都需要當地企業參與,海外僑胞人頭熟、語言通、風俗明、法制清,可以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為“走出去”中國企業機構服務,使他們適應當地環境,贏得發展機遇。
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在與政協委員座談時介紹,國僑辦已搭建華僑華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平臺,通過舉辦世界華僑華人工商大會、東盟華商會、華博會等促進內外對接;推動建立“一帶一路”華商組織協作網和“一帶一路”華文媒體協作網,推動成立華僑華人跨境電商合作聯盟等;舉辦“一帶一路”華商、僑領、媒體專題研習班,實施“一帶一路”人脈涵養計劃和“一帶一路”雙語人才定向培養計劃等。
對於“一帶一路”人才建設問題,僑聯界別全國政協委員洪明基認為,中國未來的競爭力歸根到底靠人才。同樣,人才建設對於“一帶一路”的發展意義重大。發揮僑胞中專業人才的作用,使其紮根在沿線發展,以僑帶僑,十分必要。
“(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面臨著兩大風險,一是經濟風險,二是制度與規則上的風險,尤其以法律風險為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陳怡霓建議由僑務部門牽頭,有規劃、有序安排華裔律師用實例向企業做宣教工作,增強企業在海外的法律意識,為“走出去”中國企業實現落地生根打下基礎。
“我們要沿著‘一帶一路’輸送和培養人才。”全國政協委員、華僑大學校長徐西鵬告訴記者,華僑大學有超過5萬海外校友,許多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作用。例如,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培訓班自2005年以來已經舉辦了13期,為泰國、印尼、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高級中文人才700多名。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在與委員座談時表示,將繼續發揮海外僑胞文化使者和溝通橋梁的作用,鼓勵海外僑胞以各種形式傳播“一帶一路”倡議,增進當地政府和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了解,夯實民意基礎。
“‘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到的‘五通’,民心相通尤為重要。”沈敏提到,華僑華人既熟練掌握中文及所在國的語言系統,又了解中外文化環境和民眾心理的差異,可在傳播中國文化、向世界説明中國、推動民間交流、化解偏見誤解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