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 郭小天攝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李雪芹)1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劉偉認為,人文社會科學除了發現、質疑之外,還應有更多的歷史擔當和家國情懷。
新華網: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高等院校,站在學校的角度,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貴校能起到什麼作用?
劉偉:從一般的學術發展規律來説,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同樣重要。自然科學是對於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的認識,重在發現、質疑,提出自然界的疑問,闡釋背後的客觀規律性。人文社會科學除了發現、質疑之外,它還應有更多的歷史擔當和家國情懷。2017年是中國人民大學建校80週年,其前身是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大家對抗日戰爭民族危亡時的中國高等教育有一定了解,印象比較深的是西南聯大,其實當時的聯合大學不僅僅是西南聯大,還有華北聯大等等。西南聯大非常輝煌,但西南聯大是撤到後方辦學的。而華北聯大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是“逆向行駛”的,在黨的領導下挺進了敵人的後方,在敵後辦起來的。1949年,中央決定成立中國人民大學。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了開學典禮。
高等教育有兩條主要脈絡,一條是以北洋大學、京師大學堂為代表的西式高等教育,一條是以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現代高等教育,而後者也逐漸發展成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的半壁山河。這些大學最大特點在於面向中國本土、服務於黨和國家建設的歷史需要。比如中國人民大學,當時國家有什麼部委,學校就設立什麼係、什麼專業,因此人民大學骨子裏的靈魂所在實際上是作為黨創辦的大學,從開始就自覺跟著黨的需要走。而今天黨需要我們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這發生了變化,我們不是山溝溝裏的弱小的剛剛起步的高等教育,確實是世界矚目,我們怎麼適應這種變化,既有國際的世界的規範標準,同時又扎有根中國大地、服務國家建設、適應國家現代化要求的本領,這是個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