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葛明華。 蔡榮章 攝
(兩會速遞)人大代表談“縣域醫共體”:破解“三醫聯動”是關鍵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 (趙曄嬌 汪恩民)“資訊共用無疑是醫共體建設最基礎性的工作,然而當下‘資訊孤島’已成為制約包括衛生系統在內的各行各業工作效率的嚴重問題。”10日,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葛明華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醫共體推進尚存一些制約性問題。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協調推進醫療價格、人事薪酬、藥品流通、醫保支付改革,提高醫療衛生服務品質,下大力氣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題。
從目前中國各地政策及試行初步效果看,“縣域醫共體”建設有望成為目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有效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助力醫改深化的可靠政策。但目前中國社會中仍存在村醫青黃不接,衛生院門可羅雀,鄉村居民捨近求遠求醫問藥,醫藥負擔水漲船高等基層醫療服務問題。
對此,葛明華就如何推進“縣域醫共體”進一步落地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醫共體建設中應強力推進資訊共用平臺建設,至少縣域內應搭建‘橫到邊、縱到底的資訊共用平臺’,實現醫共體內資訊‘全面共用’,醫共體間資訊‘重點共用’。”同時,醫共體推進中必須正視改革資源碎片化、部門化,“三醫”聯動乏力甚至聯而不動的現象,必須儘快健全完善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的領導體制,形成醫改重大政策統籌協調、統一決策和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
在葛明華看來,“縣域醫共體”建設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水準和深化醫改的一個新的突破口。雖然試點時間不久,但已涌現了例如“安徽天長”“深圳羅湖”等省外典型。浙江省更是從省委省政府層面給予了高度重視,省衛計委等五部門已出臺試點意見,且已快速啟動了11個地縣的試點,東陽、德清、余姚等縣市紛紛呈現出多個值得借鑒的亮點。
以浙江德清為例,作為浙江省首批11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之一,浙江德清于2017年整合全縣醫療資源,憑藉六個“一體化”有力提升了縣域醫療服務能力,特別是基層醫療服務水準。浙江德清不僅完成了醫共體資訊平臺建設和數據整合,實現了各單位之間的數據共用互通,“健康得清”公眾服務平臺也同步上線,提供了預約掛號、導診等網路服務。此外德清還啟動了縣分級診療簽約服務資訊化系統,2017年以來縣鄉醫療機構通過該系統上轉住院患者4295人次,下轉康復患者354人次。葛明華認為,實現資訊共用是推進醫共體建設的最基礎工程,只有實現了資訊共用,才有望高效利用有限人才資源、高效統籌使用醫療資源,高效實施財政財務統籌、醫保統籌等各項工作。
同時,浙江德清成立了醫療保障辦公室,整合了醫療、物價、社保、藥品、民政等職能,初步破解了長期以來三醫聯動乏力甚至聯而不動問題,也使得既往“權責”模糊的尷尬局面得以清晰。葛明華認為,“三醫聯動”問題一直是困擾醫改各項工作深化的關鍵,建議各地政府給予高度關注。
最後,葛明華認為,醫共體建設如能紮實、有效推進,有望在短期內緩解基層醫療機構人才不足、能力不足問題,有望讓老百姓有信心留在基層看病,有望使分級診療這項醫改重任得以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