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
新聞

要聞直播兩會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視頻現場直擊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
觀察

圖跡直通兩會中國正在説兩會天天評

圖解中國訪談代表委員説報告全解讀

獨家
策劃

習觀中國3分鐘中外觀HI中國人

世相幀像深讀碰詞兒兩會有數

當前位置:2018全國兩會>正文

人大代表建議對校車減免購置稅 加大校車推廣力度

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發佈時間:2018-03-08 11:28:15 責任編輯:吳亮

全國人大代表湯玉祥做客鄭州融媒體會客廳

建議對校車減免購置稅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湯玉祥提出了《關於加大校車推廣力度,有效保障孩子上下學安全的建議》。

校車推廣 是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有效保障孩子的上下學安全,是關係全國億萬少年兒童和每個家庭的民生問題,也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為此,湯玉祥在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分別提交了與校車有關的議案,建議通過校車的普及來保障孩子的上下學安全,受到各界高度關注。自2012年起,國務院及相關部委頒布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標準,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僅是上下學途中更多的安全和舒適,更是一個個充滿歡樂的幸福童年。

湯玉祥認為,校車推廣是大勢所趨,更是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校車運營具有較強的教育屬性和公益屬性。

相對於其他交通方式,校車顯著增加孩子上下學的安全系數。校車集中接送孩子有利於提高車輛和道路資源的利用率,有利於節能減排、改善空氣品質和緩解交通擁堵,還有利於減輕家長接送孩子的負擔。“乘坐校車上下學,可從小培養孩子的平等觀念以及自立精神和社交能力,有助於社會和諧。”

校車推廣之路任重道遠

湯玉祥説,校車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仍存在較大困難,剛性需求和現實運作之間存在巨大缺口,發展仍不平衡不充分。

據統計,全國適齡中小學生超過1.8億人,校車實際需求量保守估計超過100萬輛,但目前市場上校車保有量才16萬輛,大量學童無法享受到校車帶來的安全和便利,且與政府希望達成的目標相隔甚遠,與達到國家的水準相差更大。如果不加以足夠重視並積極應對,不僅不利於校車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甚至削弱之前的建設成效。

制約我國校車深入推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政策細則不盡完善,政府投入力度不夠,落地執行差異巨大。儘管國家層面出臺了校車的相關政策法規,但具體的校車購置和運營補貼補助辦法以及管理監督機制並沒有明確,且缺乏系統的保障體系。目前我國每年在校車上的投入遠遠低於國際水準。

二是校車因其專用屬性,使用率低、運營成本高,盈利困難。通過前期實地調研學校、校車運營商發現,購置滿足國標要求的校車成本不低,校車運營成本更高,如算上折舊費用,一輛校車大概需10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沒有政府扶持和補貼很難維持,部分運營者甚至陷入難以為繼的境地。

為校車購置或運營者減負

為促進校車健康可持續發展,讓更多中國學童能坐校車安全上下學,湯玉祥提出以下四個方面建議:

進一步細化完善校車政策法規和標準,加大落實力度,建立保障體系,讓更多中國學童能享受到相關政策帶來的好處。繼續完善和細化校車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的發佈實施已超過5年,有必要依據社會認知和國內校車製造水準的不斷提升,進一步完善修訂工作,提升校車技術要求,推動校車智慧化,通過科技手段進一步保證學童安全。同時,儘快出臺和落實對校車購置與運營的補貼政策及標準。

全面取消校車購置稅、消費稅,進一步為校車購置或運營者減負,實效推動校車發展。校車屬於生産資料,並不屬於要抑制的消費品,不宜徵收消費稅,且部分校車本身屬於政府購買或負擔,沒必要再額外徵收相關稅費。另外,校車的公益屬性較強,目前與其他汽車(新能源汽車除外)執行同樣的購置稅標準。從校車的教育屬性、公益屬性以及實施的可行性來看,建議對校車也給予減免購置稅的同等待遇。

設立國家校車專項基金。從當前發展趨勢看,特別是三四線城市、鄉鎮、農村及偏遠地區的學校、幼兒園是校車的主要剛性需求方,但本身缺少發展資金。建議設立國家校車專項基金,在對校車採購或運營者進行扶持的同時,可以精準實現對剛性需求的補貼和支援,特別是可以針對貧困地區加大補貼和推廣力度,帶動實現教育脫貧,從而助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普及校車文化,建立長效安全教育機制。保障學童上下學安全,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輛“鋼筋鐵骨”的校車,更需要與之適應的校車文化。可考慮設置國家“校車日”,進一步推動校車文化建設,讓更多孩子獲益。(記者 李娜 武建玲 覃岩峰 張倩 徐剛領 袁帥 石闖 肖雅文 殷海濤 宋曄 馬健


要聞更多>>

圖片新聞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中外觀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會議
新聞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