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中國網 郭天虎 攝
中國網新聞3月3日訊(記者 謝露瑩)今日下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就人民熱切關注的教育問題接受媒體採訪。他提到,“三點半現象”之所以會成為社會關注的難題,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中國教育發展特定階段的一個“産物”,既是成長中的煩惱,也是發展中的困擾。中國網現場直播
陳寶生介紹,關心這個問題的年輕父母正處在職業發展的關鍵階段,也處於孩子撫育的關鍵階段。“三點半”之前,孩子在校是學習時間,這個責任是學校的;“三點半”之後,孩子是在家生活的時間,這個責任是家長的。
在大中城市裏,年輕的父母沒有時間去接孩子,但是,孩子“三點半”就得放學,造成了“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困擾”。
“對於這個問題,教育部歷來高度重視。去年2月,教育部下發了關於解決這個問題的通知,一年來,應當講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陳寶生説。
陳寶生進一步解釋,目前已有25個省下發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實際的政策措施。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已摸索出一些比較可行的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
上海規定中小學校後服務要做到100%全覆蓋,服務的時間是15:30至17:00,參與這項服務的老師,在效益工資方面給予體現。
北京規定15:00至17:00是校後服務時間,主要內容是開展課外活動,同時每個學生每年補助700-900元。
南京探索了一種彈性離校時間,就是説到了放學時間,孩子可以彈性離校。學校做出安排,進行託管。
廣西探索利用社區資源來解決託管問題。
陳寶生表示,將總結成功的經驗加以推廣並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三點半難題”涉及到的政策障礙。同時,他也表示,對於現存的“亂象”進行治理,如學校周圍野蠻生長的託管機構等。
“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這個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陳寶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