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總理記者會。張璐擔任翻譯。
除了翻譯,張璐曾講起陪同領導人出訪時,還要承擔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在一個禮堂,你要扮演多重角色,比如充當禮賓,這個路線要怎麼走,你可能要稍微引領一下。有時一個大屋子,幾十國領導人開會,你要在第一時間內找到國旗,這也不是很容易的。”
外交翻譯甚至還會承擔安保工作。“比如説在聯合國開首腦會議,一百多個國家的領導人聚集在一起合影的時候,各國隨行、安保和翻譯的人都想往前擠。”張璐説,這個時候甚至會出現一些肢體上的碰撞,但外交翻譯還是要上前幫領導人溝通。
“人們不僅把你的話當作個人的聲音”
張璐最難忘的一次工作經歷是什麼?出乎意料,並不是總理記者會,而是擔任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翻譯的經歷。
六方會談是包括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南韓和朝鮮六國代表,目的是尋找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的方案。
由於事態敏感,六方會談裏每個參會方使用的語言都會被視為會談中的官方表態,因此每個代表團都帶自己的翻譯。張璐説,當一國代表團團長每次在講話中停頓時,來自不同國家的所有翻譯就立刻同時開始口譯。“所以你能想像到,一個人説完一句話要等多久。”
嚴肅的談判場合,每個代表團都使用自己的翻譯,讓張璐印象深刻,也更讓她理解了外交場合翻譯的特殊位置。“外交翻譯,在‘翻譯’兩個字前面冠了‘外交’二字就直接體現了它工作的特殊性。”2012年,在一次演講中,張璐説。
周恩來曾説,外交無小事,這五個字也影響了幾代中國外交人。張璐對此有自己的理解:“作為一個外交翻譯,你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你要全面謹慎生動地傳遞中國的聲音,這是一項非常光榮的使命。在敏感和重大場合裏,你説出去的話,是非常有分量的。這就決定了,你不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翻譯員。”他們要面對很多“陷阱”和考驗,處理不當,或許會釀成外交事故。
所以張璐認為,政治的敏感性,是做好一名政治和外交翻譯的生命。“如果這條線把握不住,無論你語言基礎多好、翻譯技巧多高,恐怕你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
一次活動,中方發言人提到中國有句俗語叫“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句話中國人理解起來沒有任何困難,翻譯起來難度也並不大。但當天的外方是巴基斯坦,這就需要考慮宗教因素的影響,瞬間決定要直譯還是意譯。
如果打算直譯,那麼問題來了,這裡的“神”該怎麼譯?是譯成God還是Lama?張璐認為需要結合巴基斯坦當地的宗教信仰進行翻譯,虛化、意譯一下:Itmight be easier to invite someone to live inrather than ask him to leave。
“或許有人覺得翻譯司的譯文摳得很死,對應得很嚴密,但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外媒也非常關注中國領導人使用怎樣的詞彙給事件定性。”張璐説。
她時時有如履薄冰的感覺:“為領導人工作意味著當你説話時、翻譯時,人們不僅把你的話當作是個人的聲音,而且還是權威的聲音。”張璐演講時説。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就將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舉行記者會,回答中外媒體的提問。張璐或許將再次出現在世界媒體面前。
儘管已經成為了國內知名度最高的翻譯之一,但2015年,在一次翻譯行業內部的論壇中,她説道:“無論做多長時間的翻譯,我心裏從來都沒有想過可以百分之百地拿下,永遠都懷著一種敬畏的心,越來越謹慎小心地做這種工作。”(本文綜合自南華早報、張璐演講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