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與依歸】
為了“人”的獲得感
這一年間,上海還有很多事情,到了“臨門一腳”。
2017年2月,已經啟動三年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進入了最後衝刺。這場事關千家萬戶、牽動系統全局的改革,被要求“嚴而又嚴、慎而又慎、細而又細”。在各種場合,改革操盤手們被反覆告知:“改革的根本衡量標準是社會的認同度,考生和家長的感受度、獲得感”。
黃浦江畔綿延45公里的濱江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同樣“臨門一腳”。早在去年下半年,人們就發現,這項在上海城市更新曆程中史無前例的工程,悄然經歷加碼——提給2016年的10公里目標,到2017年成了45公里;而一度使用的到2017年底“基本實現”貫通目標的提法,很快也變成了“確保實現”。
對上海許多地區、部門的幹部而言,“加碼”是這一年常見的要求,“加班”也是這一年常有的狀態。他們明白,“開弓沒有回頭箭”,在需要“臨門一腳”的事情上,更不容退縮。
而無論“加壓加碼”還是“加班加點”,並不是為了追逐一時政績,也不是刻意彰顯“狀態特殊”。一切努力的依歸,是為了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每一個人,為了每一個市民的“感受度、獲得感”。
這是“向全市人民的承諾”——在談及黃浦江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工程的意義時,上海市委領導數次強調。明確了這樣的方向,“臨門一腳”才可能既踢出力道,又踢出準心。
也正是明確了這樣的方向,相關工作的觀念和手勢,都有了相應的調整,甚至突破慣常。
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開放概念方案分段規劃示意圖。
對於“重大工程”,上海曾經駕輕就熟。黃浦江沿岸公共空間貫通開放,45公里長的區域途經7個區,涉及各種規劃修訂、權屬調整、功能再造,無疑是重大工程。但這個重大工程,又不只是一個工程。其中需要融入的,不僅是推進工程建設的方法,更有營造“公共空間”的觀念。
公共空間,是屬於人的空間,是利於公共交往的空間,是喚醒城市活力的空間。為此,貫通工程的一開始,就明確了諸多準則——貫通有時間節點,但品質、文化內涵和功能提升是永恒主題;沿線空間可以有區段特色,但必須服從生態環境和使用功能;歷史風貌應當盡可能保留,決不能亂造“標誌性建築”;開放空間要更適合人的通達與交往,而不是造一條“沿江快速路”……
毋寧説,這是從“人”出發,對城市的一種新的塑形。而其餘種種方面的努力,也無不凝結著對“人”的彰顯。
虹口區首個“長者照護之家”,午餐三菜一湯,營養軟糯適合老人口味。
這一年,所涉群體的“獲得感”,成為上海許多工作的尺規——2016年上半年,幾番醞釀之後首次出臺了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及至歲末年初,長期護理保險也開始試點。年初困擾全城的“兒科看病難”,經過一年的攻堅,已經有了明顯緩解;持續推進的老舊住房和居住小區綜合改造,亦讓越來越多人對“宜居”有了認同。
這一年,人的價值、潛能和活力,成為改革創新發展的依靠——在人才“20條”基礎上再推“人才30條”,傳遞出為人才“放權鬆綁”的強烈信號;方興未艾的媒體改革,亦將“采編為寶”作為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的核心環節;從前一年就開始逐步建立的社區工作者職業化體系,更讓數萬社區工作者成為基層最牢靠的“基石”。
這一年,以人為本、以群眾滿意度為要,更成為上海廣大幹部的共識——要學會傾聽“沉默的大多數”的意見,這是民生工作公平公正的前提;要習慣紮根基層調查研究,這是各項決策精準有效的必須。人們愈加認識到,宗旨意識呼喚作風之變;而真正轉變了作風,提升了做事的精氣神,才是受到群眾認可的最大的“政績”……
一切為了群眾,真心服務群眾,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對於廣大幹部而言,這是經過歷史檢驗、須臾不可忘記的道理。
人們同樣知道,面向未來的上海,有著遠大卻真切的目標: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終究是幸福之城。
(編輯郵箱:shzhengqing@126.com 圖片來源: 新華社 視覺中國 黃永娣 蔡斌 張峰 海沙爾 蔣迪文 黃尖尖圖片編輯: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