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就有什麼樣的工作結果。而一座城市的點滴成就,無不折射做事做人的精氣神。
肩負特殊使命的上海,始終秉承了特殊的觀念要求,也始終需要特殊的精神狀態。
2016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寄語上海: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著力加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各項措施系統整合,著力加快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
保持勇氣、銳氣、朝氣——這是寄予上海的期望,也是上海應有的自覺。
這一年來,上海廣大幹部群眾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這一年來,上海始終牢記使命、不忘重托,以蹄疾步穩的改革創新發展實踐,回答總書記提出的種種考題,回應來自歷史和人民的切實需求。
這一年來,上海堅持從嚴治黨、從嚴治吏,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讓廣大幹部講忠誠、守正道、敢擔當,既乾淨又幹事。
這一年來,上海始終在追求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按照中央要求大膽探索、勇於領先一步,遇到困難決不退縮,走小步、不停步、堅決不走回頭路,一切從實際出發,求真務實、務求工作實效。
實踐與作為,思想與決心——由此構成的,正是上海的“精氣神”。
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團隊布放“彩虹魚”3號著陸器。2016年,“彩虹魚”成功挑戰全球大洋最深極——馬利亞納海溝,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全海深無人深潛器技術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擁有無人深潛器和多臺著陸器協同作業能力的國家。
【站位與胸懷】
不做盆景栽苗圃
一滴水惟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乾涸。地區發展,亦復如是。
“上海要統籌考慮國際發展趨勢要求我們幹什麼、國家戰略需要我們幹什麼、自身發展最需要突破什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多次強調,謀劃上海工作要有更大視野、始終把握大勢,規劃上海發展要把準定位、始終把中央指示要求作為貫穿一切的工作主線。“凡是有利於國家利益、大局發展的工作,我們要毫不遲疑地做,堅持不懈地抓;凡是中央確定的戰略謀劃、佈局和任務,我們要主動承接、積極參與、自我加壓;凡是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的事,我們要勇於率先探索、真抓實幹。”
始終依照中央要求,始終圍繞國家戰略,始終服務全國大局——這是上海所有工作的基本站位,也是一直遵循的樸素原則。
作為兩大國家戰略,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自然成為重中之重。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上海自貿區。
去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表示,希望上海堅持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深化改革攻堅,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時他強調,創新發展理念首要的是創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上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要抓住時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
半年後,上海自貿區交出了“三年答卷”。是年年底,總書記對上海自貿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稱“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進展,一批重要成果複製推廣到全國,總體上實現了初衷”。科創中心建設亦在穩步推進。“四梁八柱”目前已經初見雛形;神舟飛天、深海探摸、世界最強鐳射脈衝輸出,這些讓世界矚目的中國科學大事件中,也都閃爍著上海科學家的身影、凝聚著科創中心建設的智慧。
無論是自貿區“總體實現初衷”,還是提升科創中心集中度和顯示度,胸懷全局、牢記初心,都是不可或缺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