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華:疏肝理氣 清心豁痰治抑鬱症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11-16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國醫大師李振華在研究臟躁病的基礎上認為抑鬱症的病機在於肝。其病因在於精神受到刺激,肝失疏泄條達,鬱而化火,肝火過盛則耗傷腎陰,腎陰虛不能正常抑制心火,水火不濟。肝火、心火旺盛出現神經失控,思維混亂。肝失疏泄條達,肝氣橫逆又可損傷脾胃,水濕運化失常,濕遇火而成痰,痰隨肝氣上逆蒙蔽清竅,則思維更加混亂不能自主。因而本病出現心、肝、脾、腎四臟相互彼此功能失調。

•針對抑鬱症複雜的病機,國醫大師李振華認為宜通不宜補,通即是疏通肝氣,恢復肝氣疏泄條達的功能,氣行則濕行,健脾化痰,清心豁痰,痰濕消失,痰熱成無根之火,痰火便自行消散。集數十年研究思考立疏肝理氣,健脾化痰,清心豁痰安神的治法,研製出“清心豁痰湯”,療效卓著。

【病因病機認識】

國醫大師李振華對抑鬱病的認識,是從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對臟躁病的記載受到啟發,如: “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經典已重點描述了鬱證的主症,李振華根據臨床所見到的一些患者心煩急躁,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善哭泣,精神恍惚,如見神靈等,這些症狀十分類似臟躁。其病因大多是長期精神抑鬱,情緒低落。出現心煩急躁,怒氣傷肝,肝氣鬱滯,鬱而化火,以致肝火引動心火,肝火不僅耗傷腎陰,肝氣又橫逆脾胃,導致脾不能正常運化。水濕內停,遇熱而為痰,痰濕隨肝氣上逆,蒙蔽清竅,導致思維混亂。由此可見肝氣失其疏泄條達,鬱而化熱,輕則引發臟躁病,不寐病,重則可發展成為抑鬱症,而出現上述症狀。

李振華在臨床上治愈了大量此類病例,病情重者少數亦有肝火引動心火,出現多疑幻想,發展為厭世甚至輕生的行為。所以李振華認為抑鬱症的病機在於肝。其病因在於精神受到刺激,怒氣傷肝,鬱而不解,肝失疏泄條達,鬱而化火,肝火過盛則耗傷腎陰,腎陰虛不能正常抑制心火,水火不濟。肝火、心火不僅會導致失眠多夢,心煩急躁諸證,甚則出現神經失控,思維混亂。肝失疏泄條達,肝氣橫逆又可損傷脾胃,水濕運化失常,濕遇火而成痰,痰氣鬱結咽喉則為梅核氣,脾虛氣血不榮,木少滋養,肝血不足則健忘失眠,痰隨肝氣上逆蒙蔽清竅,則思維更加混亂不能自主。因而本病出現心肝脾腎四臟相互彼此功能失調。對此複雜之病機,李振華認為宜通不宜補,通即是疏通肝氣,恢復肝氣疏泄條達的功能,氣行則濕行,健脾化痰,清心豁痰,痰濕消失,熱成無根之火,痰火便自行消散。同時在治法上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並重,使肝氣不再鬱滯,其他臟腑功能自可恢復。

責任編輯: 劉璟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