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給藥途徑與擇時服藥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10-09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黏膜表面給藥:其範圍較廣,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和體腔給藥,如從眼結膜、鼻腔、口腔、咽喉、陰道、尿道給藥,尤其是鼻腔給藥,不僅可以治療鼻腔局部疾病,還可治療鼻旁竇、咽喉、口腔、耳、眼及全身疾病。陰道給藥,主要是産生局部作用,但當黏膜破損時,藥物則容易被吸收,且速度較快、作用較強,在應用有毒藥物時應防止吸收中毒。

直腸內給藥:古代應用較局限,主要是用蜂蜜、豬膽汁、土瓜根等通導大便。近代應用有所擴大,如用於退熱,採用直腸灌注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其療效優於口服給藥。

舌下給藥:舌下給藥是黏膜表面給藥的一種特殊形式。因為舌下血管豐富,藥物置於舌下可由口腔黏膜迅速吸收而發揮作用,又能避免藥物被肝臟和胃腸消化液破壞,故自東漢張仲景創用以來,一直相沿使用,但舌下給藥僅適用於少數能被口腔黏膜吸收的藥物採用。

吸入給藥:以燒煙吸入為主,也可用芳香藥物煎煮熏鼻,或佩戴香囊、香袋,近代發展採用氣霧劑等形式。如洋金花等配合煙絲燃點吸煙防治哮喘,吸入芳香藥物之氣以治鼻淵頭痛或感冒鼻塞等。

注射給藥:將中藥做成注射劑給藥起于20世紀40年代初,其歷史不長,但其應用逐漸有所增多。其方法有幾種,即皮下注射,係將藥液注入真皮與肌肉之間的鬆軟組織內,其部位多選擇在上臂外側,疼痛較明顯;肌內注射,係將藥液注射于肌肉組織中,應用相對較廣;穴位注射,是特殊的肌內注射,通過藥物對特定穴位的刺激産生特殊療效;靜脈注射,是將藥物直接注入靜脈血管內,不需經過吸收直接進入血流。為了使藥物緩慢進入血流,以便較長時間維持藥物在血中的濃度,則可採用靜脈滴入法。

【擇時服藥】

擇時服藥是中醫時辰藥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要求按照《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中提出的四時更替、陰陽變化、節律改變,區別臟腑,根據病情發展變化,明確時症之間的主次關係,掌握時症相參互補的原則,儘量使用藥與人體節律同步協調化。參照古人和近人的經驗,以及有關資料考證,大致有如下要求:

依四時節律立法用藥:即“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也就是説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立法遣藥亦應有所不同。首先做到“熱無犯熱,寒無犯寒”,在春夏一般不用熱藥,在秋冬一般不用寒藥,非用不可時,也應配伍反佐藥或採用寒藥熱服、熱藥冷服等辦法;其次應根據四季氣機升降浮沉節律,遵循“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冬宜補”的原則;第三要運用五臟主季節律確定治則,如春月宜疏肝養脾,夏月宜抑火固金,秋宜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宜省鹹增苦以養心氣,既不伐天和,又防其太過;第四要掌握時藥與時禁的要求,既要根據四季的不同,配伍時令性藥物,以適應四季氣候特點,又要了解在四季不同的氣候中所忌諱配伍的某些藥物,如“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龍”等。就是在使用同一方藥時,亦應隨時令而加減。

依月節律立法用藥:人體的月節律可分為內源性節律和外源性節律兩種。首先應按內源性節律分階段論治用藥,如把月經週期分為行經期、經後期、經間期、經前期四個階段,行經期多以瀉心、化瘀為主,經後期多以補腎扶正為主,經間期以健脾祛濕為主,經前以疏肝理氣為主。其次是按外源性節律,即週期性變化與月亮盈虧選方用藥。如有人在婦科病的調治中提出:“上弦調經,溫養補益為主;月望逐瘀,理氣通消是法;下弦安胎,固攝安保為重;朔時止帶,除濕健脾補腎”。

責任編輯: 劉璟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