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學説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6-16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臟腑學説現代研究

晚清至民國時期,中醫藥學家掀起“中西匯通”思潮,對中西醫結合學術的研究起了開拓與先導作用,但由於未能找到中西醫結合的合理途徑,故而只能是匯而不通,成了一場擦肩而過的整體碰撞。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中西醫結合方針的指導下,中醫理論、臨床與實驗研究均圍繞著臟腑學説,循著“病證結合”模式進行。茲簡述如下。

六病歸“腎”。上海第一醫學院藏象研究所在沈自尹教授主持下,于1959年在臨床觀察中發現,中醫“補腎法”對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支氣管哮喘、系統性紅斑狼瘡、妊娠中毒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症及神經衰弱等6種疾病表現為“腎虛證”者,均可提高療效。在此後的研究中,他們發現,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功能紊亂,是“腎陽虛”發病的一個重要環節,補腎、調節腎陰、腎陽的治療似乎具有調節內分泌與免疫的功能。

五病同治。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鄺安堃教授首先證實了phillips在冠心病中的發現,並以補腎為主的中藥方使男性冠心病患者升高的血漿雌激素水準顯著降低,症狀也明顯改善。其後,又在患有心肌梗塞、II型糖尿病、病竇綜合徵和原發性高血壓等5種疾病的男性患者體內發現,血漿雌二醇和雌二醇/睪酮比值明顯升高,經用補腎益氣中藥治療或氣功鍛鍊後,性激素的異常變化得到糾正,症狀也獲得改善。

《傷寒論》現代臨床研究。楊麥青教授積30餘年之功績,于1992年提出:“《傷寒論》六經病證是機體在急性感染性(含傳染病)疾病過程中所發生的非特異性六大病理生理症候群”。“傷寒論六經辨證,亦即針對不同疾病的同一病理生理變化所進行的負反饋的治療過程”。1963年,筆者參與編寫的《傷寒論講義·總論》提出:“六經病證是六經所屬臟腑病理變化表現于臨床的各種證候。”楊麥青教授把現代醫學的“疾病”概念引入傷寒論六經辨證,運用現代醫學病理生理學理論詮釋感染性疾病過程中症候群發生、發展的規律,是將傳統中醫學融入現代醫學科學範疇的範例。

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中國中醫研究院陳可冀教授領導團隊歷經半個多世紀,運用活血化瘀藥物治療心血管系統缺血、缺氧疾病中發現,該類藥物並非單純通過擴張血管、改善血迴圈、抗血小板聚集而起作用,還能降低血脂,使血管壁沉積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縮減。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南開醫院主任醫師吳鹹中教授經過10餘年研究,于1972年出版的第一部中西醫結合醫學專著《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吳教授在“六腑以通為用”的中醫傳統理論指導下,活用《傷寒論》中的通裏攻下法,在西醫精確診斷的基礎上,首創“以‘法’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用中藥治療單純性腸梗阻、闌尾炎、潰瘍穿孔等,改變了中醫只是慢郎中,只能治慢性病的傳統觀念。

脾虛證本質研究和脾虛動物模型的建立。多年來,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通過臨床觀察研究,從消化功能、植物神經功能、代謝與免疫、內分泌功能等方面探索了“脾虛證”的本質。北京師範大學于1979年採用大黃建立了“脾虛”動物模型,用四君子湯做治療試驗,認為“脾虛證”是小腸絨毛細胞的壽命縮短,絨毛細胞過早失去其正常吸收功能,使機體處於慢性營養障礙而迅速衰亡,在臟腑學説實驗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虛損之病機探討。中醫病理學家,中西醫結合專家匡調元教授于1973年曾對24例虛損患者進行了觀察,發現其垂體前葉、腎上腺皮質、甲狀腺、睪丸或卵巢均呈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化,並提出,這些腺體的病變在虛損過程中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匡調元教授指出,內分泌腺擔負著整個機體新陳代謝的作用,它們的萎縮變性可影響全身,故其意義與一般細胞的變性或萎縮迥然不同,為多种老年慢性病中的虛損證奠定了病理學基礎。

責任編輯: 劉璟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