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文化|科技助力煥新

數字賦能文化|科技助力煥新

 

多元文化遊成內蒙古假日旅遊新風景

藝旅>

時間:  2024-05-08 12:42:43  |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6日電(記者賀書琛)據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統計數據,“五一”假期,內蒙古共接待國內遊客1502萬人次,總消費達106億元,兩項數據均創近年新高。隨著文旅消費市場活力的不斷迸發,多元文化遊正成為內蒙古假日旅遊的一道新風景。

假期首日,內蒙古博物院推出“故塞同風——長城及長城地帶的文化交融”系列展覽,用百餘幅圖表展現長城沿線各民族交往交融的歷史,觀展遊客絡繹不絕。內蒙古博物院還開展“雅集遊園會”、“匠心琢玉”玉器磨制體驗、短劇《文物“打工”日記》等各類活動120余場。“五一”假期,內蒙古博物院累計接待遊客超過9萬人次,提供講解服務462場次。

5月5日,遊客在內蒙古博物院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在有著400多年曆史的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不時有遊客與古建築合影留念,或是駐足非遺手工藝品展臺,驚嘆于精妙的傳統技藝。羊毛氈燙畫製作者胡日樂以鐵器為筆、毛氈為紙,不施顏料,僅憑筆的溫度和使用筆的力度來“塗抹”顏色。假日裏,胡日樂製作的生肖主題和草原文化主題的羊毛氈燙畫供不應求。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描繪了鄂溫克族的歷史和風俗,讓這個神秘的古老民族的生活為更多人所知。許多讀者慕名來到根河市,感受鄂溫克族的民俗文化,品嘗特色肉串、自製列巴和藍莓果醬,聽民歌、喂馴鹿,動手搭建“撮羅子”,體驗森林中的寧靜生活。“書中淳樸、熱情、神秘的人物,都活脫脫跳出來了。”湖南遊客張良國感慨。

傳統文化遊煥發新光彩,同時,一些熱門主題文化遊也創新場景、形式,為消費市場注入全新活力。

“五一”期間,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歸流河生態公園每天都有“沒有圍墻、看臺、舞臺”的路邊音樂會,過往遊客拿起麥克風“想唱就唱”,五湖四海的人們因為分享歌聲而拉近距離,遊客們駐足合唱,享受自在的輕鬆氛圍。“第一次接觸這樣形式的音樂會,不同年齡的人都沉浸其中,十分愜意。”浙江遊客魏澤群説。

在烏海市海勃灣區,一場沒有馬的“馬幫大會”吸引上萬名遊客參加。5月1日,為期3天的烏海第七屆馬幫大會暨首屆汽車戶外露營大會開幕,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余臺越野車和上萬名越野愛好者參與。萬“馬”巡遊、沙漠場地賽、改裝車展、汽車戶外露營大會、搖滾電音節等10余項精彩紛呈的活動輪番上演,濃烈的越野衝沙氛圍帶動烏海市越野文化主題旅遊持續升溫。

“今年‘五一’假期,內蒙古旅遊消費市場需求和供給的文化屬性都更為凸顯。”內蒙古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楊蘊麗教授説,隨著零售、商圈、夜經濟、文娛、數字化消費需求持續釋放,以及遊客對於文化需求升級,文化遊業態正在迅速走向多元化,成為遊客假日旅遊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