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意見》出臺將有力促進豬肉市場供給保障

發佈時間: 2019-09-12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初梓瑞 朱傳戈 | 責任編輯: 閆景臻

9月11日下午,國新辦就穩定生豬生産、保障市場供應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針對今年以來我國生豬産能明顯下滑,豬肉供應相對偏緊的問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表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穩定生豬生産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促進生産、加快恢復、規範禁養區劃定和管理;保障種豬、仔豬及生豬産品有序調運;持續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加強生豬産銷監測;完善市場調控機制等六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措施要求,相關部門都出臺了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將對調動養殖場戶的積極性、促進增養補欄和保障豬肉市場的供給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據悉,我國是生豬生産和消費大國,生豬的飼養量約佔全球一半,豬肉在居民肉類消費結構中的佔比高達62.7%,所以穩定生豬生産發展,對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穩定物價、保持經濟平穩運作和社會大局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于康震認為,從長遠發展來看,保障好老百姓的“菜籃子”和養殖場戶的“錢袋子”,關鍵是加快推動生豬産業的轉型升級,實現高品質發展。在這方面,《意見》既明確了發展思路和目標,也提出了針對性的舉措,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一是明確提出了自給率目標。《意見》提出,豬肉自給率的目標保持在95%左右,這是從全國而言的。2018年,我國豬肉産量是5403萬噸,全球豬肉總出口量約800萬噸,也就是説可供國際市場交易的量約800萬噸,這個量與國內的5400多萬噸的豬肉總産量相比,還不到國內豬肉産量的15%。這幾年我國豬肉進口總體是保持一個增長的勢頭,即使是最高年份的進口豬肉量佔國內豬肉産量的比重也就是2%左右。所以從數據中大家可以看出來,解決中國老百姓吃肉的問題,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的方針。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提出了95%的自給率目標。這是《意見》裏第一個重要的亮點。

二是建立了約束與激勵機制。《意見》明確發展生豬生産,保障市場供應,實行省負總責,要求主産省份要細化豬肉穩産增産的目標,主銷省份要保持一定的自給率的目標。這是對地方提出的要求。鼓勵生豬主銷省份支援主産省份發展生豬生産,通過資源環境補償、跨區合作建立養殖基地等方式,推動形成銷區補償産區的長效機制。對於生豬調出大縣增加獎勵資金規模,發揮生豬調出大縣的支撐保障作用。這是《意見》在機制上的一個亮點。

三是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援體系。生豬生産發展長期受到貸款難、用地難和糞污治理難多種因素的制約,《意見》明確要求,探索將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等納入抵質押物範圍,保障養殖用地需求,規範禁養區劃定和管理等等。《意見》還進一步明確了具體的項目支援,比如實施良種補貼項目,將符合條件的非畜牧大縣納入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實施範圍,提高育肥豬和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額等等。這些政策項目抓住了生豬轉型升級的關鍵薄弱環節,必將進一步助推生豬生産向高品質發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