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海洋日記:廣州要把海洋經濟與生態發展“並肩挑起”

發佈時間: 2019-07-17 | 來源: 央廣網 | 作者: 張勝強 | 責任編輯: 胡俊

<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海洋日記:廣州要把海洋經濟與生態發展“並肩挑起”_央廣網</span></span>

        央廣網廣州7月16日消息(記者張勝強)“以前,航海是一項艱苦又危險的職業,要是船在海上遇難,船上倖存的人會將想説的話寫在紙上,裝入酒瓶後拋入大海,希望瓶子能被其他船隻或岸上的人所看見。船員們的家屬則會在岸邊期盼不要見到瓶子,希望親人能平安歸來。為了祈求平安,新船下水便有了“擲瓶禮”,將一瓶香檳擲在船首擊碎,期望這艘新船今後的航行順利平安……”

在廣船國際有限公司,職員彭永桂動情的介紹著“擲瓶禮”的由來,在他看來,這個儀式已經不僅僅寄託著對新船順利下水的祝福,更有著廣船國際65年來一路走到中國製造業500強,所製造的船舶已在全球各個海洋航行的自豪與感動。

廣船國際年造船能力達到350萬載重噸,是華南地區重要的船舶開發和設計中心。(央廣網記者 張勝強 攝)

據《2018年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廣東18年新註冊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研發、生産與服務活動企業131家。廣東在積極打造高端智慧海洋工程裝備超級産業,新技術及新産品研發取得突破,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建設快速推進,先已建成廣州南沙、深圳蛇口、珠海高欄港等一批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並逐步形成珠江東西岸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集聚區。

在廣船國際的觀景臺山下,有著一排排的龍眼樹。在這裡,每交付出去一艘船舶,船工們就會以嫁女兒的心情在這片草坪上種上一棵龍眼樹,每年的七八月份,青蔥的樹椏間便會長出龍眼,當初參與建設的船工們就能把自己的“成果”帶回家品嘗。

在觀景臺山上,龐大的造船産線一覽無余,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級社規範要求的40萬載重噸以下的各類船舶在這裡投産出廠,眺望不遠處,2018年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557萬TEU的廣州港南沙港區也正在大顯身手。

走近港口碼頭,可以看到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輔助工作,為可能從153條集裝箱班輪航線歸來的船舶做著下次出發的調整與測試,或許再過不久,這些工作就都可以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進行自動化操作。

廣州港南沙港區主岸線長5718米,可操作世界最大型集裝箱船。(央廣網記者 張勝強 攝)

2018年6月,廣州港集團與華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根據“智慧港口”建設理念,打造資訊化國際大港;2018年9月,南沙四期開工,這個項目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水準運輸無人駕駛集卡自動化碼頭,計劃2021年投産;2019年5月,廣州港集團與廣州市港務局、中國聯通廣州分公司、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路創新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五方代表,簽署大灣區5G港口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推動5G與智慧港口建設的深度融合……

站在新的風口上,廣州港將以此為契機,不僅在自動化碼頭、綠色碼頭、智慧碼頭方面提供5G部署方案,還將基於5G、區塊鏈、自動駕駛等技術來促進港口運營管理優化、提高業務處理效率。

站在港口大樓向下望,便是碼頭關口,排成長龍的運輸車輛正在進進出出,其實很難想像,在離這不到10公里的路程,有著一片總面積約10000畝,棲息著180余種鳥類的南沙濕地。

南沙濕地為周邊地區起著防風消浪、涵養水土、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被譽為“廣州之腎”。(央廣網記者 張勝強 攝)

其實南沙濕地是為人工形成,這裡原為珠江入海口灘塗,在上世紀圍海造田中成陸,在圍海造地過程中,注重保持農耕水養的産業結構和土地的原始狀態,吸引了大量的候鳥來此過冬。

90年代,圍墾人逐漸注意到了濕地這一不可多得的生態優質資源,有意識地進行人工改造,有序開挖河道,通過水閘放養一些魚、蝦等水産,在圍內種植紅樹林和蘆葦、荷花等多種植物,漸漸營造出一個日趨成熟的濕地生態系統

在1995年創建濕地管理機構之後,逐年加大了對濕地的恢復、保護與旅遊開發建設,到今天已經形成了“碧波盪漾、綠樹成蔭、荷花飄香、萬鳥齊飛”的的美景。

南沙濕地作為廣州乃至廣東綜合生態保護的亮點,不僅在於它日益擴增的規模與人流,而是它身處海洋産業集聚的南沙地區中心,反映了我們對於發展藍色國土的的考驗與選擇。

它可以作為廣東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試金石:自然資源得不到有效保護,高品質發展就無從談起;也可以作為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新考場:自然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那麼高品質發展永遠也是缺了一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