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 魏巍 浪漫的伊蔓樹(夏橡樹)下,灰鶴悠然地踱著方步;香氣四溢的丁香花叢中,人們盡情地歌舞;歡快的手風琴樂曲中,吉尼斯紀錄留下塔城印跡;熱情的飯桌上,除了新疆特色羊肉和烤馕外還有別具風味的格瓦斯和手工冰淇淋……
這裡是塔城,在我國版圖上離海海洋最遠的地方;這裡是塔城,有千口泉眼的地方;這裡是塔城,有濃郁歐風俄韻風情的地方;這裡是塔城,一個低調又浪漫、來過就會愛上這裡的地方……
橡樹旁覓食的灰鶴
·千年古鎮重現經濟活力
隨著“達人西遊第六季·踏遍勝景——新疆是個好地方”媒體報道活動的開啟,記者乘著今年5月30日剛剛開通的火車,來到北絲綢之路上的千年古鎮——塔城市。既遙遠又古老的塔城市位於我國西北邊陲,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委、行署所在地(是塔城市是塔城地委、行署所在地)。1992年,這裡被國務院列為沿邊進一步對外開放城市,巴克圖口岸被確定為國家一類口岸。
克塔鐵路塔城站
塔城的古老可追溯到漢代。歷史上,塔城在漢代為匈奴故地,唐代隸屬北庭都護府,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設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1913年4月(民國二年)改塔城直隸廳為縣。
從物理距離上看,塔城離我們很遙遠,這個遙遠的地方卻歷來都是商賈雲集的商貿重鎮,是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交匯點,是草原民族遷徙的大通道,是“萬里郵路”的重要驛站,更是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隨著克塔高速公路、克塔鐵路的陸續建成通車,塔城市已成為西出中亞、西亞以及歐洲市場的黃金通道,是絲綢之路北通道的重要節點。
如今,位於塔城市的巴克圖口岸是我國常年面向第三方開放的重要口岸之一,是我國連接俄羅斯及中亞各國最便捷的口岸,也是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重要節點,被譽為“準噶爾門戶”、“中亞商貿走廊”。
巴克圖中哈邊民互市
6月18日,中國新疆塔城巴克圖中哈邊民互市轉型發展試點項目正式運營,巴克圖口岸進出口商品通關時間大大縮短,伴隨口岸優勢以及農産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的開闢,巴克圖口岸已經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新的支撐點。千年古鎮煥發新的活力,這座離邊境僅12公里的城市,口岸經濟繁榮,邊民互市商品種類齊全、品質上乘,價格優勢明顯,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供應商和採購者的青睞。
·人與自然琴瑟和鳴的浪漫
在中國雄雞似的版圖上,塔城市離海洋最遠,卻不乏海的包容與浪漫。塔城市隨處可見的夏橡樹讓這座城市從骨子裏透出一種浪漫,加上此地受歐洲、俄羅斯文化影響久遠,整座城從建築到飲食到文化,都帶著濃濃的歐式風情。這裡最受歡迎的冷飲是手工冰淇淋,用料簡單味道甘純,家家戶戶都會做。這裡最受歡迎的飲料是俄式工藝發酵而的格瓦斯,香甜中隱隱透出幾分酒香。這裡最愛歡迎的樂器是手風琴,幾乎每個家庭裏都有人能彈奏一曲……
塔城手風琴博物館一角
仲夏之夜,三五好友圍坐于星空之下、橡樹之旁,聽當地朋友聊聊附近幾隻時近時遠的灰鶴不知為何放棄遷徙,在橡樹邊安了家。寒來暑往,四季更疊,幾隻灰鶴始終默默地守著這兩株已過百歲的橡樹,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無人能説清的愛情的樣子。在這裡,難免不生出幾分情愫,感嘆戀愛的季節本就如此美好。
塔城的節奏很慢,慢到可以低頭想心事,慢到可以抬頭望著天空發呆。塔城很大,大到草地裏躥出來的兔子也像是在宣誓主權,大到人也只是城市中的一道風景。人、樹、鶴、古城墻、紅樓……彼此聯繫又彼此獨立,塔城的大讓一切都感受到平等。自然狀態下的和諧平等又何嘗不是一種浪漫,一種讓人覺得內心舒展、放鬆的浪漫。
在塔城,隨時可能與浪漫相遇,塔城手風琴博物館便是一個你來與不來,他都會在那裏等你、等待與你相遇的地方。
塔城手風琴博物館藏有十多個國家一千多架具有極高珍藏價值的手風琴,這些手風琴,有些是孤品,有些價格昂貴,有些具有極高歷史研究價值。這些珍貴的琴中,有三百多架是由塔城的道吾然老師,從國外一台臺找到,再曆盡千辛萬苦背回來的。每一架手風琴的背後都有一段甚至幾段動人的故事。曾經,這些價值極高的手風琴,隨著主人的離去,有的被丟棄在雞窩、狗窩裏,有的被束之高閣,對於一架手風琴而言,哀莫大於琴音被塵封。吾道然讓這些舊琴重新散發魅力。用歡愉的琴聲為塔城的浪漫伴奏。
·離海洋最遠離泉最近的宜居之地
離海洋最遠的塔城市卻是我國空氣品質最好的城市之一。塔城市生態環境優美,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生態平衡,充分體現了純綠色、無污染和生態的原始性,與香格里拉、三亞一起以空氣品質優良、大氣環境承載力強、大氣環境處於理想狀態而排名全國前10位,是新疆唯一進入全國前十的城市,位列麗江、大理之前,是名副其實的空氣環境宜居城市。
塔城市的宜居得益於境內的自然條件——但凡有草灘的地方便有泉眼,數以千計的天然泉眼,匯整合五條穿城而過的河流,一年四季長流不息,猶如五條鑲嵌在塔城的琴弦,隨著季節變換,用不同音色演奏出宛若天籟的自然之音。行走在五條河流數以百計的橋涵上,仿佛置身於音樂的殿堂,如癡如醉,流連忘返。因此,塔城市又被稱為“五弦之都、千泉之城、百橋之市”。塔城自然風光獨特,中國第二大天然平原草原——庫魯斯臺草原的一日四景、山花爛漫的塔爾巴哈臺山、歷史悠久的左公柳、青崗樹、惟妙惟肖的“偉人山”,仿佛一幅幅巨幅油畫,人在畫中游,自然腳步變慢、心情放鬆。
塔城市總人口17萬,由漢、哈、回、維吾爾、達斡爾、俄羅斯等34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人口占36%。全市轄4鄉2鎮3場,3個街道辦事處,1個邊境經濟合作區,1個齊巴爾吉迭新區,轄區總面積4356.6平方公里。
在塔城市這座邊陲城市中,各族群眾人人飽含濃濃的愛國情懷,處處蘊藏著深深的愛國故事。塔城市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用行動踐行“讓紅色記憶永遠傳承”的故事。
沙勒克江·依明的兒子沙拉依丁.沙勒克江在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大家講解
沙勒克江·依明出生於上世紀40年代。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排來到塔城市,沙勒克江·依明的父母把家裏的4間房子騰出來讓解放軍住,這一住就是八年。1984年的一天,曾在沙勒克江·依明家借住過的解放軍戰士關福榮四處託人找到了沙勒克江·依明,動情地説:“當年你的父母對待我們像親人一樣,這麼多年了,我一定要找到你們,表達我的感激之情。”三十年後再相逢,軍民魚水情義深。
2009年7月,沙勒克江·依明召集兒女們開了個家庭會議,決定在自家院子裏升國旗。2009年10月1日10時,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了沙勒克江·依明家小院的上空。從此,,每逢重大節日,沙勒克江·依明家的小院裏都會擠滿人,大家自發聚在一起,在莊嚴的國歌聲中目送國旗冉冉升起。甩旗、升旗,這看似簡單的動作,沙勒克江·依明父子已經持續做了十年。
法制網、中國網記者與吾熱肯家庭部分成員合影
塔城市有許多多民族家庭,吾熱肯家庭就是其中之一。吾熱肯,柯爾克孜族,現任郵儲銀行塔城地區分行新華路支行員工。現年46歲的吾熱肯,妻子巴依熱合為蒙古族,他的大姐夫為蒙古族,二妹夫為漢族,三妹夫為哈薩克族,23人組成的大家庭中,由4個民族組成。春節、元宵節、那達慕節、中秋節、古爾邦節……對吾熱肯一家來説,每年都有很多必過的節日。多民族多習俗,讓這個家庭的歡樂和歡聚變得更多。
吾熱肯專門創辦了一間私人博物館,將20多件民族服飾、生活中的老物品進行展覽,讓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幾十年間生活中發生變化。如今,吾熱肯家成為各類旅遊參觀團參觀學習、了解多民族家庭接收教育的必經之地。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聽吾熱肯講他們家幸福和睦的故事……
人口基數小、民族種類眾多的塔城市是個民族團結和諧之城,被稱為新疆民俗文化的博物館。長期生活在塔城市的34個民族,在共同守衛邊疆、建設美好家園的歷史進程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形成了“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穩定、文化相融共生”的民俗文化,造就了塔城人開放包容的獨特精神氣質。
塔城市各民族和睦相處、相互包容,形成了各民族通婚比較普遍的現象。2014年塔城市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稱號。
·博物館文化中的人文情懷
塔城市有許多歐式、俄式建築,最為著名也最為典型的當屬“紅樓”。説直來,紅樓的出身具有外國血統。當年,俄國喀山塔塔爾族商人熱瑪讚•坎尼雪夫來塔城經商,親選城北三角地塊,專門聘請俄國設計師、監工人員及塔城優秀工匠,選用上好材料,于1910年開始興建,歷時三載,于1914年竣工。
紅樓博物館
“紅樓”建築面積2043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共16間。其天棚地板、門框窗欞均砌有圖案,綠色鐵皮為頂,具俄羅斯建築風格,因臨街墻面呈鐵銹紅色,故稱之為“紅樓”。2006年初,塔城地委、行署決定,對“紅樓”進行擴建和修繕,新建歐式風格的兩層展廳一座,面積1789平方米,修繕面積2043平方米,使新樓舊樓風格一致,渾然一體,蔚為大觀,並命名為塔城紅樓博物館。
據了解,紅樓博物館裏存放的寶物還不少,其中有塊並不惹人注目的木碑就屬於國家館藏一級文物。這塊木碑就是光緒十七年(1891年)九月二十日塔爾巴哈臺綏靖城重建完工時所記,名為《重建塔爾巴哈臺綏靖城碑記》。碑文對當時建設綏靖城的起因、過程、時間以及綏靖城的規模和建成後的驗收等情況都做了詳細的記載,碑文寫出了塔城這座古城衰落興旺的歷史以及修建此城的工程艱苦,以及建城的起止年月。
2008年7月,塔城地區博物館被正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吾熱肯創辦的多民族家庭私人博物館,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塔城手風琴博物館,還有一些此行未來及參觀的各種博物館,彰顯著塔城市厚重的博物館文化,濃濃的人文情懷。
一座城市的文化是這座城市的靈魂,塔城市用博物館文化記錄城市歷史,在大家感受城市浪漫色彩的同時,能夠追根溯源探尋到城市氣質和由來,以便更深刻地認識這座城市,記住這座城市,愛上這座城市。
·記者手記
離開塔城的日子不長,對塔城的記憶依然新鮮塔城的氣息似乎仍舊縈繞身旁。面對大都市的喧囂與忙碌,片刻回味也不失為一種放鬆。在塔城市的行程只短短一日半,卻因這一日半而輕撫了塔城的面紗,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浪漫情懷與慢節奏,感受到這座城市因民族團結、社會和諧而傳遞出的溫暖,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包容與多元。橡樹下有灰鶴相伴的晚餐,十年如一日冉冉升起的國旗、幸福的多民族家庭氛圍,優雅的俄羅族阿姨製作的特色點心,熱情的阿布力米提大叔親手煮的奶茶,悠揚的手風琴琴聲,深情的“塔城之歌”,味道純正的手工冰淇淋……這一切都讓人深深地感動。自然、簡單、純粹、浪漫,來不及去全面感受塔城,只輕輕一撫塔城的面紗,就已經淺淺地生出了愛意,愛上這座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的小城——塔城市,與你的再次美好相遇已在心上,已在路上,再見時,除了你的浪漫和細膩,更要感受你的博大與奇觀。
親手為大家煮奶茶的阿不力米提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