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産難以“活”起來——
融資難、融資貴頑疾仍存
民企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老大難”問題,這是《經濟日報》記者在走訪中聽到的最為集中的聲音。不少民營企業家表示,他們像久旱的莊稼一般,渴盼著一場金融“及時雨”。
在山東省,有一家機械加工企業看起來很“重”,實際上很“輕”。據該公司董事長介紹,多年來,企業持續投入大量科研經費,自主創新研發出一款能夠替代進口産品的汽車關鍵零部件,品質好、價格低,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當企業想要融資進一步做大做強時,卻遇到了難題: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産是專利等智慧財産權,而這些無形資産無法作為抵押物獲得貸款。他感慨道:“如今,企業的專利、商標、品牌等無形資産在企業中佔的比重將越來越高,應該讓它們‘活’起來,動起來。”
山東的一家造紙企業也面臨著類似的窘境。據了解,該企業自主研發出一款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産品,但在擴大生産規模需要貸款時,銀行卻表示愛莫能助。銀行有著自己的道理:這家企業處於産能嚴重過剩的行業,盈利能力較弱,因此不能對其投放貸款。專家表示,越是産能過剩行業,越需要加大轉型升級力度。如果企業開發出有市場、有競爭力的産品,金融部門應該精準施策,通過貸款封閉運作等措施,雪中送炭。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兩件讓不少民營企業家感慨不已的事。一是為了獲得貸款,民營企業主要負責人往往不得不把自家住房抵押給銀行。這意味著,一旦企業經營失敗,他們將無家可歸。二是很多企業對連環擔保圈的做法感到不解,因為如果有一家企業破産,就會牽涉一大片企業。這讓企業家提心吊膽,不知哪一天哪個環節會出現冒煙的“地雷”。
專家表示,金融安全、資金安全,是銀行的生命線,這本無可厚非的,但銀行最為本質的安全,應該建立在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之上。很多民營企業家建議,有關部門應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改變當前粗線條劃分金融風險區、劃定産業紅線的做法,在保證貸款安全的基礎上,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援力度。
專家點評: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困擾我們多年的問題,近年來國家出臺的相關文件不少,但真正起作用的並不多。究其原因,是總傾向用行政手段要求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的銀行進行增加運作成本、減少直觀利潤、加大貸款風險的行為。事實上,銀行和民營企業之間不是資訊不對稱,而是利益不對稱、責任不對稱,因為民營企業面對的是充分競爭的市場,而銀行面對的是壟斷性市場。建議在保證金融安全的基礎上充分放開我國金融行業準入管制,尤其是要加快設立民營銀行、民間金融機構步伐,加大銀行業競爭,讓資金自由高效地流向産生高價值的領域。惟此,才能真正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記者單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