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穿越千年,吳越文化和一座城的綿延
發佈時間 | 2024-01-18 10:01:16    

   當“爾濱”的破圈捲起了全國各地的城市宣傳,用什麼標簽,才能形容出你心中的臨安?

  古老的天目山、傳世的愛情名句、無價的天目盞瓷器……尋根溯源皆為是穿越千年的吳越文化的一部分,作為臨安的根與魂,吳越文化深深浸潤著每個臨安人的血脈裏,讓臨安這座千年古城至今煥發著蓬勃的生命力。

  踏入臨安入城口,錢王像高高矗立,不用刻意尋覓,吳越文化的蹤跡在臨安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裏依舊處處留痕——苕溪兩岸,亭臺長廊,楹聯上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詞佳句讓人駐足;東南樂土,吳越家山,盡顯深厚的人文底蘊;《錢氏家訓》,無價之寶,是錢家先祖吳越國國王錢镠留給子孫的精神遺産……

  吳越文化穿越千年,何以在臨安“煥新”?千年古城中“活化”的吳越歷史變得可觸可感;吳越IP在研究中被賦予完整的體系,被傳播到世界;文化在傳承和演變中創新,一代代臨安人更是用自己的故事,譜寫出了屬於臨安的文化新篇章。

       臨安.png

  吳越古城可觸可感

  來臨安,你定要去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看看,去年剛剛開放的功臣山區塊,已然成為臨安人最喜歡的網紅打卡點之一。2024年新年到來的前一天,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裏舉辦了新年祈福活動,鼓聲,編鐘、尺八、古箏交響演繹,吳越之音久久迴響;龍騰飛舞,家訓傳誦,聲聲迎新,吳越千年文化煥然重現。

  一座城市的文化如何最直觀的展現?靠的就是歷史文化遺存。洛陽的隋唐遺址公園、杭州的德壽宮、良渚的遺址公園,都是在原有的遺址上通過新建遺址展示,讓文化直達人心。

  臨安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就是臨安為傳承弘揚吳越文化、提升城市機能的重大項目。2019年,臨安區正式啟動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通過打造“一街三區”(太廟山區塊、功臣山區塊、城址公園區塊以及塔山路歷史文化街),試圖此為契機將旅遊景區、千年古城、城市商業、酒店集群等産業進行有機串聯,2023年,已經開放的功臣山區塊譜寫了前奏,為臨安的城市品質提升再添一瓦。

  亞運會期間,泰國和阿富汗兩個國家的運動員都不約而同地“盯”上了臨安區博物館,看秘色瓷、五代玉器,泰國奧委會的隨隊官員更是帶上翻譯器,一字一句地聽講解員講起越窯青瓷褐彩雲紋熏爐背後的故事。這些陳列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是一本吳越國歷史的百科全書,就連博物館的建築本身,也傳遞著“錢氏一族在戰亂中守住東南一方田園”的意境。

       臨安2.png

  建築和文物,是吳越文化的“根”之所在,而文藝作品,則為吳越文化的具象化“鑄魂”,吳越國的歷史究竟是怎樣的?有過哪些故事?無論是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的《納土歸宋》,入選浙江省文藝基金項目的電視劇《太平年》,還是入選國家廣電總局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重點扶持項目的網路動畫片《錢王傳奇》,都是在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再現吳越歷史,推動吳越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果再深入走進臨安的各個鄉村,你會發現吳越文化經過演變,已然在村鎮裏形成了獨有的紀念和慶祝方式——耕織文化周、唐昌文化節、太陽廟會、古鎮文化節,如今,這些節慶依然在不斷創新,為臨安的文脈傳承注入鮮活的血液。

       臨安3.png

  吳越IP走深走遠

  隨著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開館滿一年,杭州的宋韻文化IP打造初有成效,而吳越文化作為宋韻文化的源頭,同樣走在探索IP化的道路上。

  打造IP,離不開對文化的拆解、構建,形成系統化的研究工程。為此,臨安啟動《吳越文化三年研究計劃》,編撰吳越歷史文化叢書,舉辦第五屆吳越文化論壇,聯合南開大學啟動“吳越文化研究青年學者扶持計劃”,試圖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研究隊伍。

  在重研究的同時,也要重傳播。去年,第二屆吳越文化節在青山湖畔如期開幕,當演員們在舞臺上重現吳越國的歷史情景,全網超3.8億次的傳播證明了吳越國的故事值得被看見。“吳越經典”國粹巡演、“吳越千年”文旅推廣等活動在臨安全區“端出”吳越文化“饕餮大餐”,吳越文化IP自此在臨安有了集中的展示和推廣。

  如今,臨安在推動IP和城市的深度“捆綁”,在吳越文化節開幕式上發佈的臨安城市LOGO裏,“水、樹、塔”的意象構成了一枚銀杏樹葉,這是對最能代表臨安的標簽高度濃縮,將臨安的山水風景和吳越文化的標識融合。在城市品牌推廣上,城市LOGO將和“天目疊翠·吳越千年”區域公共品牌、“戶外天堂·潮動臨安”一起,成為臨安的“廣告語”,在包括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數十條、共計6500余篇的報道裏反覆提及,試圖將臨安打造成下一個如“爾濱”般的爆款。

  吳越傳承暖心暖城

  在臨安人心中,吳越文化的傳承是什麼?絕大部分臨安人都會告訴你,那是短短532字的《錢氏家訓》,“修齊治平”的家國情懷、“崇學明禮”的文化基因,讓“向上向善”的優秀品格在臨安大地蔚然成風。

       臨安4.png

  每到夏季,“愛心冷櫃”就會成為臨安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件小事已然被列為“幸福臨安 暖城十事”之一。來自臨安的“暖”更是傳遞到了海外,亞運期間,泰國親友團獲贈臨安市民11張門票的故事被海內外媒體報道,泰國總理府臉書賬號也轉發“認領”下了這份善意。

  臨安也在用行動持續去擦亮這份“善城底色”。為提升臨安市民最具涵養的文明氣質,臨安深化“吳越明禮”文明新實踐,廣泛開展“有禮單元”創建。在新一年,臨安將通過組織編寫《錢氏家訓》通識讀物,講好蘊含其中的修身、齊家、治國的文化故事。通過完善“道德模範”“最美人物”選樹機制,常態化開展“暖城臨安”尋訪好人新聞行動,辦好“暖城十事”褒獎等主題活動,鼓勵更多溫暖的故事在臨安涌現。通過分批次提升農村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培育打造一批文體、非遺、實訓等各具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為鄉村的文明創建注入活力。

  文化煥活,不止吳越,通過理論宣講武裝,影視基地佈局,潛移默化中,文化便融入了每個臨安人的生活之中。

  臨安用理論宣講打響品牌。結合臨安在鄉村共富、綠色發展等方面的特色亮點,策劃打造“天目新農人”宣講品牌,通過創辦“天目新農人”宣講聯盟集訓營,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基層宣講者,通過他們的故事,把理論講深、講透、講活,受到了許多基層民眾的喜歡。今年,臨安也在健全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理論宣傳普及工作體系,推動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不斷走深走實走心,依託“天目新聲”宣講聯盟“1+6+N”工作矩陣,打造系列理論學習宣講品牌。

  今年,臨安以去年投建的“板橋國際影視城”為支點,啟動全域取景地計劃。通過高效運作天目山影視服務中心,與上影股份建立戰略合作,華策影視技工學校遷址落地臨安辦學,形成影視領域一站式取景、一體化發展的産業鏈條,越來越多的文藝作品將在這裡産出,為臨安打造更強大的文化地標。

        臨安5.png

  站在新起點,一個全域文化繁榮、全民精神富有的臨安正在建成。朝著高水準建設“吳越名城·幸福臨安”的目標,帶著“吳越文化”的標簽,臨安正乘風破浪,試圖打造“淄博”“爾濱”之後的下一個“爆款”。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劉俏言 彭慧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