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金東浙中增長極的全域和美新畫卷
發佈時間 | 2023-10-18 09:12:03    

   22年前,金東區正式成立,成為我省最年輕的縣級區之一。22年來,金東區成長的經歷與“千萬工程”實施的全過程幾乎重合。這些年來,金東區與時間賽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久久為功、層層遞進、步步深化,全景式推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

  如今的金東區,東西雙城並進,鄉村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道路平坦寬闊,房前屋後不見一片垃圾,家家戶戶花香滿庭院,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飯熱菜,回鄉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浙中增長極”的全域和美新畫卷徐徐展開,顏色不斷豐富,畫面愈加飽滿。

  村莊美描繪青綠底色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金東區曹宅鎮雅裏村“金田共用”的農田裏,青菜青翠欲滴、玉米顆粒飽滿,青紅交錯的辣椒挂滿枝頭。菜地裏,浙江浩南工貿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在體驗豐收的喜悅。

  農耕體驗後,大家又在村裏參觀了金華婺文化研究館、知青文化展覽、幹部精神陳列館。雅裏村雖然不大,但柏油路乾淨寬敞,幾幢古色古香的建築點綴其中,沿路可以看到崇理公園、文化長廊、燈光籃球場,處處是景,步步如畫。

  誰能想到,20多年前,雅裏村卻是另一番景象: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夜晚一片黑。

  2003年,“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在浙江全面鋪開。雅裏村成為金東區第一批“千萬工程”環境整治村,開啟變美之路。村裏舖上了水泥路,村民不用踩著一腳泥回屋;道路兩旁安裝了路燈,手電筒紛紛下崗;池塘清淤後,難聞的氣味消失,池水清澈見底。

  雅裏村破繭重生,成了水清、路平、燈明的文明村,綠水青山成了村莊最美的底色。隨著“千萬工程”不斷深化,雅裏村發展了盆景藝術展示園、果蔬産業園等一批農村旅遊項目,2022年盆景苗木産業年産值超1300萬元。

  雅裏村的變美之路,是金東區“千萬工程”持續推進的真實寫照,雅裏村的故事,還在不斷續寫。

  八仙溪畔,積道山腳,嶺下鎮釜章村風景秀麗、人文底蘊深厚。曾經的釜章村,村口只有一條長不足6米的小路。20年前,在“八八戰略”“千萬工程”的引領下,金東開展“鄉村康莊工程”,釜章村修好了通往嶺下鎮的嶺河線,開始了釜章村的“蝶變之旅”。

  如今的釜章村正處在金東區“八仙積道”共富帶上,王溪濕地、白鷺營地,已成為網紅打卡點。高端民宿休閒群、熱帶水果種植區、鄉土作坊、研學中心等更多景點正在打造中。

  “土特産”綻放産業之美

  早上10時,金東區澧浦鎮的澧浦花木城一期,90後苗木經紀人舒曉慧坐在電腦前,向來自天南地北的客人介紹自家的花木。雖然只有小小一間店面,但舒曉慧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放在20年前,舒曉慧的父母壓根不敢想,坐在辦公室敲敲鍵盤,苗木生意就成交了。

  過去,花木是澧浦鎮村民在自留地和田邊地角種植的“土特産”。因為經濟效益不錯,種植花木的村民越來越多,到2001年,澧浦鎮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已達1.6萬畝,苗圃地擁有量居全省首位,優質觀賞樹種擁有量排名全國第一,年産值1.2億元。但當時苗木銷售主要以路邊叫賣為主:“早起摸黑種苗木,頂著烈日售苗木,馬路揚塵滿臉灰,一站就是一整天。”

  如何發展鄉村特色産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金東區利用花木“土特産”發展優勢,打造了省內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集散中心,連續舉辦二十屆中國(金華)花卉苗木博覽會,又啟動了電商産業園基地項目,實現“馬路市場”到“專業市場”,再到“雲上市場”的升級。如今,金東區花木年産值超30億元,市場直接帶動就業6000人,間接帶動産業工人3萬人,聯結基地15萬畝,農戶5萬戶。

  20年來,在“千萬工程”指引下,金東因地制宜發展各類鄉村特色産業,讓更多的“土特産”綻放“産業之美”。

  赤松鎮北山口村有600多年的佛手種植歷史,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佛手。乘著“直播電商”的東風,金東挖掘佛手內在潛力,創新推出佛手青果用於“插花”“水培”,拉長佛手銷售期的同時也提高了價格。隨著新品種研發和深加工産品的開發,佛手附加值不斷提升,佛手産業越做越大。“婺州”蜜梨、源東桃、江東草莓、赤松櫻桃……金東區一大批極具地方特色的産業正在崛起。

  依託農業産業優勢,金東探索“農業+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模式,以青綠為底色發展農文旅産業,打造浙中地區重要的休閒旅遊目的地。

  年輕人帶來活力之美

  “佛手青果買回家以後,簡單修剪插入花瓶,和鮮花搭配非常有格調……”近日,在赤松鎮北山口村的“e萬家·共富工坊”內,來自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的大三學生孫洋正在直播銷售佛手。

金東.jpg

  赤松鎮北山口村,新農人正在直播銷售佛手。楊梅清攝

  孫洋和他的同學組成的直播電商團隊共有12人,每天直播兩場,日銷售額近萬元。“我很喜歡這個村子,第一次來,就被這裡佛手形狀的路燈吸引了,我覺得這裡的村民太有愛了。”孫洋指著外面白墻黛瓦的民居説,如果項目一直繼續下去,他也想住進這個整潔有愛的鄉村。

  在北山口村,像孫洋這樣的外來年輕人有近百人,本村還有不少年輕人返鄉創業。在電商直播大環境下,北山口村的佛手産業為他們提供了展現才華的一方舞臺;年輕人帶來新思路,挖掘佛手更深層次的價值,“金佛手”價值越來越高,村民過上了“嚮往的生活”。

  年輕人的到來,為金東鄉村帶來了無盡活力。

  80後的海歸碩士錢文姬,留學多年後回到金東,投身現代化牧場建設,通過引進先進的設施設備,實現牧場管理水準質的飛躍,打造了全省第一批省級數字牧場。錢文姬還成立了大學生實踐基地,鼓勵引導大學生從事現代農業,壯大現代養殖業的生力軍。

  金東區嶺下鎮80後新農人季靜波,從工業轉型農業跨界科學種田,投資1150余萬元建設了金東區首個農事服務中心,有效推動全區農業“全程、全面、優質、高效”發展。

  走進澧浦花木城,隨處可見年輕的面孔。90後苗木經紀人舒曉慧已經可以獨當一面;90後張旭鵬正在規劃一個侘寂風展廳,讓花木盆景陳列更有格調……

  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如今,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00後”選擇來到金東區,紮根鄉村、發展鄉村,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城鄉融合創造全域和美

  金東鄉村吸引年輕人的,不僅有值得揮灑青春的鄉村産業,還有獨具特色的鄉村魅力。

  孫洋和他的同學,因為佛手直播銷售來到北山口村,但吸引他們留下來的是乾淨整潔的環境、便利暢通的交通、熱情有愛的村民……

  金東的鄉村,在基礎設施方面,和城市越來越像。

  金東的農村,家家戶戶門前放著兩個垃圾桶。村民按“會爛”“不會爛”對垃圾初次分類,再由分揀員二次分揀,流程清晰明確。江東鎮六角塘村,門前的垃圾桶也不見了,村民在兩個固定時間段定點定時投放垃圾。因為垃圾分類做得好,六角塘村入選全國喜迎十九大“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的垃圾分類示範樣板村。

  金東的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2012年起,金東在全國率先探索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2018年,通過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和配送點,實現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該養老模式獲評“中國養老模式十佳典型”和“全國民生示範工程”。去年,全省首批養老服務“愛心卡”省級試點落地金東,金東區全域推進養老服務“愛心卡”工作。

  金東區還持續推動社會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公辦幼兒園實現鄉鎮全覆蓋,農村“15分鐘公共服務圈”“15分鍾醫療衛生服務圈”輻射全域……

  如今,金東的鄉村,通過“一村一品”每個村都各具特色。

  利用古村落資源優勢,金東打造了國際研學村——澧浦鎮瑣園村等一批旅遊示範村。利用萬畝田園,塘雅鎮有了不重樣的“大穀倉”、小花海。持續釋放名人文化效應,源東鄉東葉村通過“希望之光——施光南故里”項目,打造了光樂府民宿……

  依託“倚山擁江攬湖”的生態優勢,金東區正在不斷扮靚浙中大花園。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作者 葉夢婷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