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有種精雕細琢的驚艷!中國體育代表團贈禮《最憶是江南》出自他手
發佈時間 | 2023-10-18 09:11:42    

   西湖波光粼粼,蓮花盛開,蜻蜓立在一支嫩荷剛露出的角上。這番情景正是東陽木雕《最憶是江南》描繪的景色。

微信圖片_20231017174412.jpg

木雕《最憶是江南》。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這款木雕作品是中國體育代表團送給亞殘運村的禮品。10月16日上午,參加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入駐亞殘運村。在入村儀式上,亞殘運村和代表團互相交換了禮物。

  《最憶是江南》出自中國木雕藝術大師胡先民之手。經反覆比選、地方推薦、報中國殘聯再選後,這款木雕禮品被正式採用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禮品。

  反覆打磨,他用作品傳遞精神

  東陽木雕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這門古老的技藝造就了諸多名家和大師,胡先民正是其中之一。

  “東陽木雕色彩細膩,講究精雕細刻。”胡先民介紹,大多數的東陽木雕作品十分追求工藝的極致,對於刀法要求很高,而他的作品卻著眼于“思想”和“精神”。

  “我希望在作品裏能體現杭州的特點,展示出浙江的人文之美。”談起《最憶是江南》的創意來源,胡先民説,西湖是杭州的名片,古往今來歌咏西湖蓮花的詩句更是層出不窮,基於這點,他很快就選定下作品內容的主體。

  但如何在木雕上能更好地融入西湖美景、杭州風韻?胡先民帶著徒弟們閱讀了相關的詩詞,為的是尋覓到合適的能通過木雕呈現的江南意象。他們還反覆觀看了杭州亞運會的開閉幕式。

  經過一個月的反覆打磨,《最憶是江南》誕生。

  “斟酌再三,我們最終決定把中國殘奧委員會會徽放在整個作品中間,讓它像一輪紅日映照四方勝景,寓意‘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家國情懷。”胡先民説,雖然雕刻是厚重純色的,但意象卻因根植于詩韻而讓整個作品的畫面變得清新和輕盈。

  歷經磨礪,他用木雕開創事業

  作為木雕大師,胡先民不僅有許多代表作品,更收穫國家級非遺工匠、全國技術能手等系列榮譽。但其實他是一位殘疾人。

  胡先民四歲患上骨髓炎,八歲才能行走,右腿落下終身殘疾。父母考量孩子未來就業的穩定性,初中畢業後,他便輟學開始學習木雕。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接觸木雕以後就愛上了這個行業。”入行之初,胡先民為了為練好基本功,常常幾千次、上萬次地練習。“耐心吃苦”是他認為進入這個行業必備的品質。

  胡先民先後拜了不少名師,學習人物花鳥、山水走獸和古典裝飾設計等東陽木雕工藝。當時學習條件艱苦簡樸,不僅缺少書面資料,也沒有影像記錄。所以每次外出學藝或觀摩,胡先民只能拼命記下每一步,“作品是什麼樣的內容,採用了什麼樣的雕刻方法,都必須用心記下來。”一而再、再而三,反覆重新默記是常有的事。

  胡先民的努力沒有白費,憑藉過硬的實力,2007年11月,他代表國家出征在日本舉辦的第七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最終獲得第二名,這是當時浙江殘疾人選手在國際殘疾人技能競賽中的最好成績。當年12月2日,省政府授予胡先民“浙江省自強模範”榮譽稱號,並獎勵10萬元。他也因此成為浙江技能突出受重獎的第一位殘疾人。

  在世界性的比賽中贏得了榮譽,加上自身的經歷,胡先民更多了一份對木雕行業和社會的責任。從日本比賽回來後,他就開始思考,能否把木雕行業的傳承發展跟殘疾人事業連結起來。為此,他把幾年來的産業心得整理撰寫了4萬多字的《東陽木雕危機》一文,希望能延續保護好東陽木雕非遺文化,搭建殘疾人就業、創業的平臺。

  如今,他和眾多同行已經入駐東陽木雕小鎮,致力於木雕文創和文旅的發展,還與諸多大學、院校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

  “我始終為殘疾人敞開大門,希望助推具備藝術天賦的他們和正常人同步起跑。”胡先民累計招收殘疾人學徒數十人,還跟浙江特殊教育學院、金華特殊教育學校展開闔作,培養殘疾人加入木雕行業。這次就有3名殘疾人學徒參與了《最憶是江南》的製作,他們都是聽障人士,但胡先民評價他們“都非常的聰慧”。

  對於即將開幕的杭州亞殘運會,獲邀出席開幕式的胡先民充滿期待。

  對於參賽選手,胡先民祝福他們都能有完美的表現。但他更想告訴他們的是,“不管能否登上獎臺,都應該把亞殘運會作為新起點,帶著經驗帶著飽滿充沛的精神回歸生活,繼續創造社會價值。”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梁亮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