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以青年風采,展現青春之中國
發佈時間 | 2023-08-25 09:50:24    

   “來吧,朋友!”8月24日上午,在杭州亞運會倒計時30天之際,1800名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賽會志願者代表的呼聲,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體育館內,久久迴響。

  隨著賽會志願者代表接過志願者旗幟並用力揮舞,預示著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志願服務工作全面轉向決戰衝刺的賽時志願服務階段。

  出征現場,賽會志願者對即將走上亞運服務崗位充滿信心。大家期待著,能展現出中國青年的最佳風采,也向全世界發出盛情邀約:“我們準備好了!金秋九月,相約亞運。”

  集結,心潮澎湃

  “等你來,一起來,錢江潮涌澎湃熱情豪邁;等你來,一起來,感受西子湖畔翠谷花海……”上午10時許,杭州亞運志願者主題曲《等你來》率先登場。這封音樂邀請函,點燃了出征現場的氣氛,也讓在場的賽會志願者心潮澎湃。

  “聽到這首歌,我就開始激動起來了。”浙江理工大學研一學生趙宏岩是此次出征儀式的志願者發言代表,他説,自己曾作為志願者服務於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擔任雲頂滑雪公園的志願者主管助理。儘管有著豐富的體育賽會志願者經驗,但成為亞運會志願者依舊令人興奮。特別是這次還能作為志願者代表在出征儀式上發言,讓他既激動又緊張。

  趙宏岩的發言稿上,一些話被重點圈了出來。發言稿還帶著折痕——他一直把這份稿子帶在身邊,常常拿出來做準備。他説:“整個發言中,我感觸最深的是這句話:‘我們將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做到每一道流程、每一個步驟、每一處細節都完美呈現。’”在他看來,這是一份承諾,也是所有賽會志願者的決心。

  “距離杭州亞運會開幕還剩最後30天,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去了解更多和賽事、場館等有關的資訊,熟悉自己的志願服務崗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這樣才能在比賽開始後,面對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客人時,更加遊刃有餘。”趙宏岩説。

  當天,杭州亞運會志願者主題視頻《“亞運時,青荷開”——我們準備好了!》在現場同步播放。視頻呈現了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賽會志願者的精神風貌,並進行了宣告——如今,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3.76萬名賽會志願者已經集結完畢,將以朝氣蓬勃的風貌、熱情友好的微笑、專業細緻的服務,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成為杭州亞運會上美麗的風景線。

  準備,全力以赴

  大型體育賽事的賽會志願者,就像一座龐大機器中精密運轉的小齒輪。崗位、分工之多,培訓時間之長,都表明這不是一項簡單輕鬆的服務工作。

  還記得,2021年5月,杭州亞運會賽會志願者全球招募啟動。一時間,志願者報名熱潮涌動。經過全球招募、補充招募,共有31.7萬人成功報名。亞運延期後,杭州亞組委志願者部對原預錄用賽會志願者隊伍研判摸底,于2022年11月又進行了補充招募。每一名賽會志願者都經過嚴格選拔、培訓,服務類別包括競賽運作服務、禮賓和語言服務、抵離迎送服務、觀眾服務、後勤保障服務等,賽時將服務90余個競賽場館、獨立訓練場館和專項工作團隊。

  就在出征儀式開始的前幾天,為期一個月的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頒獎禮儀、升旗手集中專項培訓剛剛結營。來自浙江傳媒學院的陳姝宇是本次集訓中頒獎禮儀的優秀學員。她説:“訓練時,我們要拿近5公斤重的托盤,雙手托舉平行于地面保持20分鐘,還要保持笑容,這是個不小的挑戰。”剛開始訓練時,不到10分鐘,陳姝宇就汗流浹背、手臂顫抖,但經過一天天的練習,她和同伴已經能堅持20多分鐘。專項培訓雖然已經結束,但她們的自我訓練還將繼續。

  除了高校,賽會志願者還面向社會重點吸納競賽、小語種、醫療等專業力量。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梁鈞昱經過層層選拔,成為其中一員,他也是本次出征儀式上的接旗手之一。“亞運會期間,我主要負責外賓的醫療保障工作以及醫療事務、公共衛生事務的處理協調工作。”梁鈞昱説,“我不是杭州人,但已在杭州生活了5年,時刻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美麗和溫暖,報名賽會志願者,是我回饋這座城市的一種方式。”

  在賽會志願者中,領隊教師不可或缺。當天,作為賽會志願者領隊教師代表發言的浙江外國語學院團委書記、亞運村人事與志願者管理中心副主任邱萍表示:“我們算是‘大後方’,除了做好業務指導和組織管理,還要想辦法讓志願者用最好的狀態去服務。因為整個亞運會服務週期比較長,我們會策劃各種各樣的志願文化活動,做好閒時管理和保障激勵,讓小青荷們在志願服務工作的同時也能得到適當放鬆。”

  唱響,青春之歌

  現場,當宣佈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賽會志願者出征的那一刻,浙江46所高校的旗幟同時揮舞起來。3.76萬名賽會志願者主要來自於這些高校。可以説,隨著志願者的出征,奏響的也是一首青春之歌。

  來自埃及的穆斯塔法是浙江工業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志願者,在此次儀式上代表留學生志願者發言。他説:“我在中國出生,對中國有著很深厚的感情。當聽説有機會成為亞運會志願者時,毫不猶豫就報名了。”通過前期的培訓和“韻味杭州”賽事的演練,如今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距離杭州亞運會開幕越來越近了,我必將全力以赴,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去對待每一位來賓,讓青春力量為亞運增光添彩。”穆斯塔法説。

  儀式結束後,記者還與多位來自各個高校的賽會志願者進行了交流,發現他們有的擁有英語專業八級證書,有的考取了手語證書,有的正在學習第二外語,還有的擁有大量志願服務經驗……他們身懷絕技,自信、友善、開朗、樂觀,已經迫不及待要向亞洲、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的風采。

  青年,一直是大型體育賽事賽會志願者裏的主力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7萬多名志願者中,70%是年輕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1.9萬名賽會志願者中,35歲以下青年佔到94%,在校大學生更是其中的主要力量。在這些賽會中,他們的熱情和激情,讓世界各地觀眾看到了充滿活力的中國。

  杭州亞運會上,這股“青春之風”依然旺盛。當亞運會到來,我們也期待著在賽場內外,能感受到更多志願青年的青春力量。

來源:浙江線上-浙江日報    | 撰稿:記者 沈聽雨 姜曉蓉 張夢月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