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給生命最後的撫慰
發佈時間 | 2024-05-16 15:03:01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現代醫學如何幫助患者緩解痛苦、幫助家屬走出哀傷?安寧療護或許提供了一種答案。

  上世紀八十年代,安寧療護理念引入中國,指在生命終末期進行,以解除痛苦、提升生活品質為目的的醫療服務。高齡老衰病人和癌症病人是接受服務的主要對象。

  近期,浙江首批“標準化安寧療護病區”遴選結果公佈,浙江醫院、溫州市中心醫院等20家醫療機構獲得認定。評選標準化病區就是“立起標桿”,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説,打造病區涉及設施、技術、人員等多方面,從這些病區樣板出發,示範經驗將一步步走向全省。

  一種介於醫院和家之間的環境

  走進浙江醫院安寧療護病房,這裡和普通病房不太一樣。

  20平方米大小的房間,寬敞、明亮,衛生間獨立隔開,窗簾是和陽光一樣的暖黃色。除了醫療儀器滴答作響,房間裏顯得安靜和諧。

  浙江醫院是我省最早落地安寧療護服務的三甲醫院之一,也是浙江省安寧療護指導中心,這片病區在2018年打造完成、正式啟用。在這裡,除病房之外,治療室、談心室、關懷室、沐浴室等功能區域依次分佈在走廊裏,還有閱覽區及陽光活動區,醫護人員可以在這裡陪患者讀報、宣講生命教育等。

  浙江醫院醫療照護病房護士長項巧珍告訴記者,安寧療護病區更在意氛圍的營造,“創造一种醫院和家之間的環境,既能滿足醫院的醫療需求,同時也像家一樣充滿溫暖和安全感。”

  “你還有什麼願望嗎?”“還有哪些話想對家人説?”在談心室,項巧珍與家屬、患者展開交流——他們會開家庭會議溝通病情程度、商量照護的計劃,進行心理疏導、哀傷撫慰;也會啟發患者創造機會表達他們的愛和需求。項巧珍説:“他們想要什麼,這是我們最在意的。”

  浙江醫院醫療照護病房主任柴棲晨記得,一位50多歲的患者心願是“站起來看一看”,疾病讓他長期無法站立行走,柴棲晨和同事借來電動起立器,陪著他在周邊走了走。

  有專業人士形容,日常治療中,醫生是擋在患者和死亡之間的最後一道墻,但在安寧療護病房,醫生更像一座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術,牽引他們渡過難關。

  緩解症狀是安寧療護的基礎

  “你知道嗎,終末期患者常見的以疼痛為首的症狀就有27種,它們可能在一個患者身上輪番出現。”浙江醫院麻醉手術部主任夏燕飛説。

  夏燕飛是浙江省安寧療護指導中心副主任,接診過許多終末期患者,疼痛、噁心嘔吐、腹脹、失眠、乏力……這些常見症狀讓患者和家屬痛苦不堪。

  一位75歲的老年患者讓夏燕飛印象深刻。胃癌晚期併發嚴重的腸梗阻,老人持續噁心、嘔吐,幾乎耗盡全部體力。她甚至無法躺下,整日整夜佝僂地趴在床尾的小餐板上,令人揪心不已。夏燕飛和家屬經過商討,最後實施了緩和鎮靜,後來,老奶奶在平靜中安然離世。

  “減輕痛苦、身體舒服了,才能賦予安寧療護服務更多的可能性。”夏燕飛認為,安寧療護的首要目標是症狀的緩解。而疼痛的管理是極其複雜的,需要不斷動態調整,大多數疼痛症狀都不是單純一類醫學技術能解決的。

  浙江醫院由此設計獨特的“1+1+X”的照護模式,終末期患者在一個原照護團隊加上一個安寧緩和醫療團隊共同照護的基礎上,根據需要,邀請其他學科共同參與管理。

  病區不僅需要硬體設施的標準配置,更關鍵的是專業醫護團隊的支撐。“建立多學科團隊協作的服務模式”這一任務也被寫入《浙江省全省域開展安寧療護工作實施方案》,在全省範圍內實施。

  未來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

  絕大多數的終末期患者不會一直住在三級醫院裏。當他們提出回家的願望後,如何能得到同樣專業的安寧療護服務?

  這需要一個“三級聯動”的服務網路。“三級醫院出技術,二級醫院出病房,社區醫院做居家。”北京協和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寧曉紅在國內探索安寧療護服務,曾為浙江醫護人員開展培訓。她表示,做居家安寧療護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有天然優勢。

  2018年,浙江醫院與西湖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合作,打造“醫院—社區—家庭”聯動、醫養護康一體化服務的“西湖模式”,這是“三級聯動”的初步探索。

  2023年,浙江被列入國家安寧療護試點省。為此,浙江立下目標——“到2025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個縣級醫院安寧療護病區,50%以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安寧療護服務。”

  可以預見,安寧療護的未來在基層,提升服務的難點也在基層。

  “最突出的問題是專業人手不足。”溫州市甌海區瞿溪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副院長胡昕燁説,目前中心有14支家庭醫師團隊參與社區安寧療護工作,本職工作都“兼著”。“安寧療護不僅是簡單照護,需要學習症狀管理、營養、心理知識等,技術要求並不低。”胡昕燁説。

  為此,浙江同步在探索安寧療護人才培育。浙江醫院成立省級安寧療護指導中心,發揮龍頭作用培訓市級單位,各市級指導中心再培訓區縣一級,最終落實到更基層的醫護人員。據省衛健委統計,目前,全省初步培訓了1820名安寧療護服務專業人員。

  基層試點蓬勃推進,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難題,這也是評選標準化病區的初衷。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先由綜合實力較強的醫療機構打造病區樣板,樹立一套規範的服務標準,先進的經驗逐級下沉,就像一座座路燈指引方向,也為生命照亮最後一程。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林曉暉 王艷瓊    | 責編:陳曉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