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溫嶺箬橫:“1+N”輪種模式
發佈時間 | 2023-03-28 09:20:02    

  “現在秧苗快培育好了,計劃在4月中旬就入田插秧。”3月27日上午,在溫嶺市箬橫鎮桃園村一40畝的水田裏,2台翻耕機正在進行作業。種植戶江洋告訴,這些耕地之前都經過一季雪裏蕻種植,現在又回歸到了新一輪的春耕春種中。

W020230327553608299825.jpg

  作為當地新晉的80後種糧大戶,近年來江洋的早稻、雪裏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兩者加起來有達1500多畝。“我每年以均價12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土地,既實現了規模化水肥藥一體化種植,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又惠及了上千戶承包田農戶,帶動了近百名村民就業增收。”江洋説,現在鎮里正在大力開展“非糧化”整治,今年他借此東風又多承包了100多畝,目前這些新承包的田畝已經做好一切準備,將有序進入到翻耕、插秧階段。

W020230327553608821141.jpg

  與江洋一樣,當地許多種糧大戶今年早稻種植面積或多或少都呈現著增加局面。“鎮裏實施的‘萬畝方’工程,總涉及22個村,計11075畝,通過閒置地、邊角地等整治,可新增2492畝耕地。”溫嶺市箬橫鎮農業農村辦負責人徐正福介紹,這些流轉的土地也將進入到“水稻+蠶豆”“水稻+西藍花”等“1+N”輪種模式範圍,每年可實現農民增收近500萬元。

W020230327553609046775.jpg

  “1+N”輪種模式,是指以“早晚稻”種植為中心,並根據農時、土壤性質等因素種植蠶豆、西藍花、芋頭、雪裏蕻、冬春白菜、油菜花等不同特色農産品,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時,讓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增。

  目前,溫嶺市箬橫鎮作為溫黃地區重要“糧倉”,其農業産業區域化佈局格局明顯,全鎮擁有糧食種植面積近7萬畝,其中早稻達4.8萬畝,去年位於台州市各鎮(街道)首位,西藍花、蠶豆等豆類達4萬畝,溫嶺市級以上涉農龍頭企業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24家,家庭農場72家,其中獲評國家級、省級的達25家。

  以溫嶺市箬橫喜樂家庭農場為例,該農場充分依託星星曙光生態園等周邊資源平臺,開拓稻漁綜合生態種養,併發揮西藍花、油菜花等特色農産品作用,在不同季節種植金菊等10多種花卉綠植,讓農田變觀光田,實現農旅融合發展;同時,在生態種養下的自産“禾漢子”品牌大米更是多次榮獲省市級金獎,直接使大米從傳統的2至4元/斤提升至8至10元/斤。

W020230327553609267253.jpg

  “這樣的大變化,是‘1+N’輪種模式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我們接下來還要深耕種養的本職,拓寬研學遊、親子遊等農旅平臺渠道,讓更多的人走進來,把更好的特色農産推出去,真正在‘畝均論英雄’中爭先創位、再贏佳績。”溫嶺市箬橫喜樂家庭農場負責人郭金芽説。

  據了解,為打通富民興農重要路徑,接下來,溫嶺市箬橫鎮將以打造動力更足的農業現代化城鎮為目標,不斷增強現代化農業支撐力,在探索訂單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農業方面深耕發展,逐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農業升級,並通過涉農龍頭企業引領,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共助的方式,打造生産加工、旅遊觀光、研發創新、教育培訓、品牌傳播等多元化一體化農旅融合發展新格局,讓特色農産成為開啟家門口“共富之門”的“金鑰匙”。(圖片來自浙江線上)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共用聯盟·溫嶺箬橫鎮 江文輝    | 責編:彭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