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縉雲 > 新聞速遞 新聞詳情
榜樣力量丨守護80年,傳承革命精神——縉雲縣丁寶祥、潛巧菊夫婦被表彰為浙江省道德建設突出個人
發佈時間 | 2024-02-02 15:50:17    

   為表揚先進,樹立典型,充分展示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設豐碩成果,進一步弘揚向善向上正能量,樹立文明和諧新風尚,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印發《關於表揚浙江省道德建設突出個人的通報》,通報表揚了15例16名浙江省道德建設突出個人。

  其中,縉雲縣雙溪口鄉雙溪口村村民丁寶祥、潛巧菊夫婦榮獲“浙江省道德建設突出個人”稱號,這也是麗水市唯一一例。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感受榜樣的力量!

wps_doc_2.png

丁寶祥、潛巧菊夫婦

  兩代人自覺守護舊址80年 只為先烈一句話

  丁寶祥,男,1936年10月生,浙江省縉雲縣雙溪口鄉雙溪口村村民;潛巧菊,女,1946年6月生,浙江省縉雲縣雙溪口鄉雙溪口村村民,二人係夫妻,曾獲“浙江好人”“麗水市第八屆道德模範”“麗水好人”等榮譽。丁家老宅是中共縉雲縣特別支部機關舊址。

wps_doc_1.png

丁家老宅

  我還要回來的

  丁寶祥家的院子,東廂房的窗戶下,一張八仙桌上擺著一盞洋油燈、一個筆筒,房內,縱橫擺著兩張床,深藍色的苧麻蚊帳打著補丁,藍底白花的土布被面,包著鬆軟的棉被。柱子上糊著的報紙泛了黃,仔細辨認,是1939年的。説起這間房裏的物件,丁寶祥總是滔滔不絕:“這是雷克堅同志從杭州帶回來的報紙。”丁寶祥介紹,“這個房間是雷克堅、陳覺、鈄炳榮三個人住過的,80多年來我們一直保存著他們睡過的床和棉被……”

  1939年9月,丁家住進了三位客人:雷克堅、陳覺、鈄炳榮。雷克堅對外的身份是國民政府“省戰時特産合作社工作隊縉雲工作組組長”,實則他是中共縉雲縣特別支部書記。居住在丁家大院的日子裏,雷克堅三人與丁寶祥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0年4月,雷克堅奉命調離縉雲。臨行前,他對丁寶祥的父母丁文升夫妻説,“我還要回來的,還住那個房,還睡那張床,還蓋那條被。”聽了雷書記的話,丁文升含淚鄭重地點了點頭。

wps_doc_0.png

雷克堅

  我們一直等他回來

  這句話,成了丁家的牽掛。此後,他一家四處打聽雷克堅的消息。全國解放後,丁文升更是通過各種渠道,打聽雷克堅的下落。哪怕是“文革”風暴席捲祖國大地,丁文升家受到牽連,仍然沒有放棄尋找。丁文升夫婦相繼去世後,兒子丁寶祥遵從父親的遺願,繼續守護諾言,尋找雷克堅。1958年,他到溶溪信用社參加工作,微薄的工資除了補貼家用,很大一部分用於尋找雷克堅等三人。丁家遵從丁文升立下的規矩:家裏雷克堅他們住過的房間,睡過的床,用過的傢具,誰都不許挪用和丟棄,必須保持原來的樣子。掃地、洗被、拆被,藏被,鋪被,與過去一樣。三張床的天藍色土布印花被單、床單洗得乾乾淨淨,折得整整齊齊,月月不變,年年一樣。

  英雄就在我們家

  每到秋天,丁家大院的菊花總是開得特別的盛,一盆盆菊花擺滿整個院子,爭奇鬥艷。丁寶祥説,他的家人,都會很用心保護丁家老宅。特別支部八十週年時,他栽了80盆花以示慶賀;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週年時,院子裏放了100盆菊花;今年秋天,院子裏將會盛開103盆菊花。和婆婆一樣,潛巧菊會把雷克堅睡過的棉被經常拿出來晾曬,東廂房每天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家人已住在了毗鄰的樓房裏,老宅就騰了出來,專門作為紀念雷克堅等先烈的舊址紀念館。

  “老房子沒人住容易破敗,每年都要檢查一下屋漏。”早些年,丁寶祥都自己爬上屋頂修補屋漏,上了年紀後,子女不讓丁寶祥登高了。夫妻倆只能請師傅來,為了保持原來的風貌,每年自掏腰包買來老式黑瓦,對老房子進行修繕。

  一批批黨員、幹部、群眾從四面八方慕名前來,每年參觀量達2000多人次。而丁寶祥則一遍遍地敘説著革命故事和革命歷史,從未感到些許疲憊。“這裡就是我的家,只要有我的家人在,就會一直好好保護這些革命歷史遺存。”對丁寶祥而言,守住丁家老宅的革命紀念遺存,不單單是守住那一段與雷克堅同志相關的紅色記憶,更是對那份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的傳承和弘揚。

80年,只為英雄留下的一句話,

丁寶祥、潛巧菊夫婦

以實際行動守護老宅、堅守承諾。

向他們致敬!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