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縉雲 > 新聞速遞 新聞詳情
從群山走向大海,傳統製造比個“新”
發佈時間 | 2023-12-25 09:10:57    

   從全球視角來觀察縉雲製造業,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認知:

  産品單一、物美價廉——這是縉雲製造最初的“A面”。30多年前,一台臺腳踩縫紉機貼上其特有的標簽,開始闖蕩東南亞市場。

  琳瑯滿目、時尚新穎——這是縉雲智造如今的“B面”。現階段,來自山區的一支支熒光燈管、一個個空氣炸鍋、一輛輛電動自行車,源源不斷銷往歐美、日韓等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A、B面的切換,緣于20年前的一次擘畫,為山區縣指明瞭發展方向。2004年1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麗水調研時肯定當地千方百計加快經濟發展,指出各地要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好“八八戰略”。縉雲牢記囑託,結合山區縣特點,加快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縉雲人的開拓創新精神,體現在工業發展上,在産品創新上,在科技投入上,縣裏頭部企業産品主要出口歐美國家,縉雲企業是全球化佈局。”縉雲縣委書記王正飛説。

  眼下,縉雲的經濟版圖上,擁有出口實績外貿企業256家,出口地區涵蓋歐美、東亞等168個國家和地區。截至今年11月底,全縣實現出口總額98.01億元,總量居麗水市第一,佔全市出口總額的35.57%,其中製造業出口占麗水市出口總額近50%。

  成長,民營企業探路新賽道

  陽光灑在墨西哥灣的藍色碧波間,北部工業重鎮蒙特雷市的山蒲工業園展現著蓬勃活力。浙江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的海外燈具生産基地正如火如荼地平整土地、提速建設主體結構,在這塊750余畝的土地上,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大型廠房將拔地而起。

  這一海外工廠建成後,將引入12條燈具自動化生産線,成為山蒲輻射整個北美市場的核心據點。

  山區縣城的企業,為何要在海外設立工廠?“山蒲的主要市場是美歐日,面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全球供應鏈變化、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企業面臨巨大挑戰,可能一覺醒來,山蒲的美國市場就歸零了。”山蒲公司董事長江濤説,海外設廠,是企業高度自動化生産組裝貼近客戶端的應對策略,也是公司從“被動接單”轉變為“主動出海”的重要一步。

  縉雲縣新碧街道碧溪路6號,是山蒲公司總部所在地。走進這個流水叮咚、松柏青翠的園林式工廠,該公司中級工藝工程師江洪芳領著我們走進了一樓的大會議室,墻上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格外醒目。照片記錄著習近平同志走訪老廠房生産車間時,細細打量一台國産化半自動生産設備——芯柱機2號的場景,當時33歲的江洪芳負責車間的生産設備管理調試。

  “老廠區只有5條手工流水線,這臺芯柱機是公司當時新引進的‘寶貝’。”江洪芳帶我們來到生産車間,在一眾現代化生産設備中,一台外壁銹斑點點的“老夥計”顯得與眾不同。

  這臺挂著“芯柱機2號”綠色標牌、直徑兩米的圓形芯柱機,跨越20載,仍在發揮“餘熱”,伴隨著噴火龍頭升騰的火光,以每小時1600個燈芯的生産速度,快速出産T4、T5、T6等不同管形的熒光燈燈芯。

  這臺設備,是山蒲轉型發展的“原點”。2004年1月7日至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遂昌、松陽和縉雲三個縣調研。他與過去一樣,深入基層,這次,他到田間地頭,到老百姓家裏,到敬老院,到工業園區,和大家促膝談心。在浙江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考察時,他對該公司注重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的做法表示肯定。這讓山蒲人備受鼓舞,並堅定了發展的決心。

  “山蒲照明一路走來,不管是在産品研發領域還是在生産製造環節,都與企業堅持創新研發,加大科技投入、引進生産設備、調整産品結構,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分不開。”江濤説,公司2022年實現産值6.56億元,躍升為國內照明電器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他拿著公司新研製的一款柔性燈絲燈産品告訴我們,裏面的燈絲可以隨意彎折,做出不同的彎曲造型,産品未添加汞等化學物質,不僅節能環保還護眼,深受北美洲和歐洲市場青睞,已累計銷售數十萬支。

  縉雲—嘉興—美國—墨西哥,這是山蒲設定的“出海路線”。山蒲已在麗水縉雲、嘉興、美國加州設有生産基地,新開發的superSMART智慧製造管理系統,將散落全球的山蒲工廠實現“智慧互聯”。

  思變,傳統製造業自我革新

  青山鎖門,縉雲傳統製造業要發展,面臨重重阻隔,空間、交通、要素資源皆“散裝”的山區縣,闖出一條新路不易。

  傳統製造業企業是縉雲經濟的“四梁八柱”,鋸床、工模具、縫紉機曾是縉雲工業發展的“老三樣”。改革開放初期,工業基礎薄弱的縉雲從鄉鎮企業起步,將目光瞄準這“三件套”,花費20年時間打造出國內最大的金屬鋸床及鋸切裝備産業集群。然而,隨著鋸床等傳統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産業低端化、産品同質化等風險也隨之而來,轉型迫在眉睫。

  窮則思變,如何向現代製造業轉身?山區傳統工業縣域開啟了一番自我革新。

  “創新不僅是技術的革命、産業的革命,從根本上説是理念上的革命。”王正飛表示,縉雲作為典型的山區縣,不僅要在做大經濟總量上趕趟補短,也要在提高發展品質上奮力趕超,同時資源要素缺乏、發展動能不足、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依然存在,破解這些難題,根本出路在於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最大幅度縮短經濟結構優化和産業轉型提質的週期。

  縉雲麗縉高新區,一座座現代化工業廠房與遠方蒼山相映,這裡是縉雲工業發展的一扇“窗”。

  從這扇窗口向過去回望,當年蒼山腳下的浙江麗縉五金科技産業園,廠房零星錯落。這個傳統産業園區,經收儲、復墾、整合入園、項目置換、零地技改等系列舉措,前瞻佈局發展高端裝備、智慧家居和醫療健康三大優勢特色産業,傳統製造業迎來迭代升級,實現向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的華麗轉身。如今,新區範圍內共有企業645家,其中規上企業243家、超億元企業40家、高新技術企業155家。

  縉雲向系統打造“工業生態”躍遷,全方位賦能工業,大抓創新主體的培育。傳統製造業企業不斷積蓄內力,靠創新穩住了陣腳,你追我趕,以創新論英雄。天喜廚電等優秀本土企業、臻泰能源等新興科技企業、怡亞通等行業龍頭企業和德國肖特等世界一流企業成為閃耀的“新星”。

  縣域之內,佈局中心城區、麗縉高新區和麗水高新區3個科創平臺;縣域之外,打造上海、杭州、深圳等科創飛地。在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場口新區青江畈,富陽—縉雲山海協作“産業飛地”,為山區不斷“磁吸”著高端裝備製造産業、汽車關鍵零部件産業,浙江紅普實業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年産20萬套電梯主機及曳引輪項目、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旗下高端汽車品牌——路特斯能源總部項目相繼落地縉雲。開放的風,從一隅吹向更遼闊的地域,激蕩起山區發展新動能。

  截至今年11月,縉雲規上工業産值385.6億元,同比增長2.1%,規上工業增加值74.75億元,同比增長6.9%,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4.1%。

  逐浪,比“新”國際大市場

  在處處比“新”的國際大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縉雲製造業企業的身影。

  天喜廚電,是暢銷歐美的知名品牌。其生産的空氣炸鍋、空氣烤箱等廚房小家電深受歐美市場歡迎。這與公司不斷開拓市場、深挖客戶需求的全球佈局有關。在公司負責人呂挺的案頭,擺放著厚厚一沓全球市場調研報告。天喜廚電率先打響一場“市場運動戰”,依託智慧廚電研究院及研發中心,以研發高投入、産品新技術,抓緊研製物美價廉、功能更強的新款廚房家電,去年外貿銷售額達15.89億元。

  在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商超門店內,浙江金棒運動器材有限公司出品的競技滑板車、電動滑板車、瘋狂卡丁車等産品是“熱門單品”。作為縉雲高端體育運動産品的標桿,金棒培育出了電動車、滑板車、活力板等20余條組裝産線,依託遍佈北美、歐洲、日本、俄羅斯、東南亞等貿易網,實現3000多萬個産品行銷全球,成為年産值超13億元的行業領軍企業。

  憑藉“專”和“新”,浙江嘉宏運動器材有限公司走出傳統五金製造“舒適圈”,勇闖時尚運動型電動助力自行車的新賽道,開拓遍佈北美的300多家銷售網路,吸引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等國際資本接連入駐。公司在美國洛杉磯打造辦公研發、品牌運營及銷售主陣地;在德國慕尼黑佈局工作站,網羅機械、電子、智慧等領域的全球人才;在英國工廠,佈局年産50萬輛的電動助力自行車整車生産線,投産後預計實現年産值40億元。

  像天喜、金棒、嘉宏這樣的企業,縉雲共有256家,但出口額億元以上企業為12家,僅佔4.6%。“縉雲製造業出口規模不小,但出口企業規模普遍不大,研發能力、品牌競爭力、風險承受能力不強,迫切需要加快轉型升級,加強核心競爭力培育,形成開拓市場的規模效應。”縉雲縣經濟商務局副局長施金煥説。

  縉雲正持續深入開展企業梯度培育,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工程,推動企業品牌出海,助力更多山區企業在出海中乘風破浪。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 鄔敏 縣委報道組 汪峰立 通訊員 趙宇垚 汪王君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