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40多歲的張先生從事水産批發行業已經20多年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會因為一隻江蟹差點被截肢。
2月中旬,張先生在搬運過程中被江蟹扎到了右腕部,當時他沒有在意。沒幾天,他的右腕關節開始出現疼痛,隨即出現腕關節、右手小拇指和大拇指出現腫脹、麻木,右腕部也鼓了個雞蛋大小的膿包。
1個月前,張先生來到溫州某大醫院就診,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是“軟組織及腕管內腱鞘滑膜廣泛性改變”,給予輸液等治療後仍無好轉;隨後為他做了關節滑膜切除術,術中送檢膿液抗酸桿菌,醫生診斷為“結核桿菌感染”,建議轉專科醫院進一步診治。
於是,張先生來到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就診。該院結核病2科主治醫師吳正興接診後分析,患者雖然膿液抗酸桿菌陽性,但是結核感染T細胞檢測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均陰性,不符合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診斷。該科主任施伎蟬查看後認為,患者的腕部膿液已經全部手術清除,只能嘗試從手術切口的分泌物中重新採樣,送檢“分枝桿菌菌種鑒定”,最終找出了致病“元兇”——海洋分枝桿菌。
施伎蟬介紹,海洋分枝桿菌是一種存在於海水和淡水中的細菌,屬分枝桿菌類,與結核桿菌同屬。這種細菌在28℃-32℃的水溫中最為活躍,超過37℃則較難生存。所以它一旦入侵人體,只會在人體的筋膜上蔓延,不會入侵溫度較高的內臟器官。由於該病的潛伏期較長,平均為2-4周,少數可達6個月,因此,如果人體被海産刺傷而感染了這種細菌,傷口會不斷腫脹,而沒有明顯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出現如截肢、膿毒血症等嚴重病變。
小小一隻螃蟹的威懾力居然這麼大,那如何正確處理海産品呢?施伎蟬建議,在捕捉或宰殺海鮮的過程中,儘量戴上厚手套進行操作。若不小心被魚蝦蟹刺傷,不要用手擠壓傷口以免導致細菌感染擴散,可用清水沖洗或酒精碘伏消毒殺菌,多數可自行癒合。但若出現疼痛、瘙癢、腫脹、腹瀉、發熱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醫。若傷口經久不愈,而患者又有經營水産史,應排查有無海洋分枝桿菌等特殊感染。
來源: 溫州晚報 | 撰稿:胡海珍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