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老房子拆遷了,剛搬到臨時住處不久,房間還有點亂,這段時間,溫嶺太平街道古錢幣收藏家岑鐘書無心整理房間,天天埋頭搗鼓他的寶貝——滿屋子的古錢幣。儘管已88歲高齡,但説起收藏,思維敏捷、記憶力超強的岑鐘書話匣就止不住了。
偶然迷上古錢幣
岑鐘書年輕時當過兵,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他擔任部隊文書,每天會經手很多信件。在徵得收信人同意後,他就把郵票撕下收藏起來。
復員回家後,25歲的岑鐘書考入溫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從事教師職業。
岑鐘書癡迷古錢幣收藏,緣于一次偶然。1963年,在松門中學教書的岑鐘書,在一節勞動課上帶領學生去河裏挖泥,無意中挖到了一條沉船。掀開腐朽的船板,船艙裏竟有一堆銹跡斑斑的銅鈿,足足裝了兩大木桶。他撿起一枚銅鈿瞧了瞧,上面隱約可見“崇寧通寶”四個字,字體還挺特別的。岑鐘書雖然一直堅持集郵,但對錢幣知識卻不太懂。他以為這堆廢銅爛鐵沒什麼用,就叫學生送到教務處。
沒過幾天,岑鐘書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介紹宋徽宗時期錢幣的文章,上面還印有圖案。憑著記憶,他覺得在沉船裏發現的銅鈿,很可能就是宋徽宗時期流通的錢幣。想到這,他趕緊跑到教務處,想把銅鈿拿回來,卻被告知已經低價賣掉了,這讓他非常失望。
就是這次的經歷,讓岑鐘書迷上了古錢幣收藏,而且樂此不疲。半個多世紀以來,他收藏了2萬餘種版式、數量達幾十萬枚的古錢幣,上至先秦時期錢幣的鼻祖“海貝”,下至民國銅鈿,涵蓋歷史上各個朝代。
“古錢迷”遠近聞名
岑鐘書收藏古錢幣,簡直到了癡迷的地步。只要兜裏有錢,他就到處去找古錢幣。
上世紀八十年代,玉環清港、楚門一帶,自來水閥門鑄造廠方興未艾。鑄造閥門的原材料,一般都是從各地收購來的廢銅爛鐵,這裡面就有不少古銅鈿。但銅鈿因為其含銅量不高,在回爐前往往被當作雜物處理掉。而這些雜物,正是岑鐘書想要的“寶貝”。
那時候,岑鐘書經常去閥門廠收古錢幣,很多老闆都認識他,願意以較低的價格,把幾麻袋甚至幾十麻袋的古銅鈿賣給他。買回來後,他就徹夜挑選,從成堆的廢銅爛鐵中細細尋找精品。在岑鐘書收藏的精品古錢幣中,不少就是這樣淘來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岑鐘書調到溫嶺城關中學工作。他愛收藏古錢幣的事,在學生間早已不是秘密。一天上午,岑鐘書在操場上散步,一名學生跑過來告訴他:有個村裏一戶村民家有很多古銅鈿,是祖上傳下來的。岑鐘書當天就跑到村裏去尋找,可這裡有六七百戶人家,到天黑也沒找到一點線索。不願放棄的他,花5塊錢買了“捏手”來到一名村幹部家,果然打聽到了消息。當晚,岑鐘書來到那戶村民家,以7.5元/斤的價格買下全部古銅鈿。這些銅鈿都是漢代五銖錢,非常珍貴。
岑鐘書在古錢幣收藏界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河南、陜西等地的古董商也慕名找到府來,只要有好貨,都會先送到岑鐘書家,讓他挑選。漸漸地,岑鐘書的收藏也不再局限于古錢幣,古銅鏡、古陶等收藏也有不錯成就。
半世紀收藏,精品無數
岑鐘書花了大半輩子的財力和精力,收藏了2萬多種古錢幣,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他先後被授予台州市首屆“收藏狀元”、台州市十大收藏家等稱號。
2009年,溫嶺市邀請省文物鑒定委員會的3位專家,專程來到岑鐘書家鑒寶。經專家初步鑒定,岑鐘書收藏的大部分錢幣為真品,其中五代十國乾元重寶、北宋元豐重寶、金代皇統元寶等為國家級珍貴文物。專家稱讚“岑鐘書所藏的西漢半兩、五銖錢版式眾多,十分難得,應是研究和陳列展覽的好資料”。
岑鐘書展示了三十幾年前收藏的一面春秋戰國時期的“十山鏡”,精美的圖案加上厚重的包漿,讓它看起來非常特別。“《中國銅鏡圖典》裏都沒有這面銅鏡的資訊記載,收藏界朋友也沒有見過,這面銅鏡可能就是孤品。”岑鐘書説,還有一枚“崇慶通寶”,《中國古錢大集》(1992年出版)標注:世上僅存兩枚,參考價十萬元。而在《中國古錢新品集》(2008年出版)中,這枚古錢幣參考價達四五十萬元。在《中國古錢大集》中,一些珍稀甚至空缺的古錢幣,很多在他這裡能找到。
岑鐘書説:“收藏古錢幣,金錢、知識、機緣缺一不可。”他一輩子的收入幾乎都花在這個愛好上了,他愛學習,“台州藏書狀元”是對他最好的褒獎,而很多精品、孤品都是在機緣巧合下收集到的,所以他很相信緣分。
10多年前,岑鐘書希望辦一個私人錢幣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古錢幣,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現在的岑鐘書,每天大部分時間仍沉迷于收藏。“這次老房子要徵遷,正好趁這個機會給自己一輩子的收藏找一個合適的歸處。假如兒孫們願意繼承的話,就讓他們傳承下去,我還希望捐一部分給國家,畢竟這是它們最好的歸處。”岑鐘書説。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溫嶺太平街道 張鮮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