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台州 新聞詳情 A- A+
當“特種兵”們摸進菜市場
發佈時間:2023-05-05 14:37:12    

   前有淄博八大局一天涌進20萬人,被網友戲稱“5A級菜市場”;後有南京烤鴨店老闆一臉愁容:斬不完、根本斬不完;還有台州花園菜場被拖著行李箱的“軍團”火速“佔領”,比開店的來的都早。

  這個五一,被“擱置”三年的旅遊業強勢“重啟”,也催生了許多“旅行特種兵”“恰飯專家”“糯嘰嘰星人”的出行,這些“細分領域”的遊客們,改變了以往的足跡,從古跡商圈轉頭扎進了菜市場,從旅遊景點消費者變為創造者,將一生要強的中國人對食物的探索展現地淋漓盡致。主打一個:識食物者為俊傑,心誠則零卡路裏。

  旅行家涌進台州菜市場逛吃逛吃,現象背後,又藏著何種深意?

  寶藏菜市場

  菜市場主要賣點還是菜。如果説日本築地市場以齊全的海鮮、金槍魚拍賣為特色的;荷蘭繽紛菜市場以繽紛的大拱門和輕食休閒為特色;那台州各大菜場,就是以不曾謀面的海鮮和“糯嘰嘰”而著名。

  一覽無余的海鮮區,足以見得江湖地位,賣章魚的攤子,台州人也能分出個三六九來,叫作“望潮”“蜛蝫”等等,有上海遊客在臨海中心菜場提了一袋“鮮甜”帶回家;賣豆製品的攤子,攤主用腐皮裹滿新鮮肉沫,一卷一扎,衍生品——面結就完工了,加哪道湯湯水水裏都很百搭。滷味、炸肉、拌菜、洋糕等特色熟食店,更是滿足大家逛吃光吃的心理預期。如果説逛大部分菜市場要趕早,等到開漁“第一網”上岸,七號碼頭海鮮市場的生物鐘晚上就開啟了,市民選著魚蝦蟹成箱往家裏搬。

  菜市場就如同一個窗口,展示著台州的“鮮噠噠”還有“擰揪揪”。

  當周邊居民疑惑,本地最尋常的菜市場怎會有遊客來逛?殊不知,關於菜市場的攻略已經在網際網路掀起千層浪,從怎麼去到吃什麼,都有細緻科普。

  泡蝦加榨菜很靈魂,小秀蛋糕店可以買到糯嘰嘰烏飯麻糍,板油饅頭裏是板油+紅糖碳水“炸彈”,香極了……翻開花園菜場旅行攻略,不難發現,與小吃街濃粧粉飾的“網紅”美食不同,藏在菜市場裏素顏美食更被遊客青睞。

  有人説:“因為它們在大浪淘沙之後,還能不斷被復購,留下的每一家都是‘掃地僧’的級別。”原來,在遊客眼中,菜市場約等於地道,這樣的思路也讓這一方天地逐漸從居民的“菜籃子”,晉陞為旅行攻略中的“小眾景點”。

  菜市場旅行家並非異軍突起

  菜市場旅行家,並非異軍突起,而是早就有跡可循。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説 :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從來不是歷史名勝或商業中心,而是菜市場。

  逛菜市場,其實早就是很多人旅行的習慣。聽資深旅行家説:去菜市場,就像走進別人的廚房,這家人每天都吃魚,那家人唯肉不歡,這裡有南方象徵春天的花草,那裏有北方的榆錢,鑽進菜市場,一切一目了然。

  有時還能看到當地大媽用菜凹起造型,展示賣菜美學,有時學著當地砍價方言,有抹零的成就,也有買啥都送把小蔥的驚喜。再拔高一點,往情懷上靠,説是可以治愈生活的“喪”。

  曾經另類、小眾習慣,如今成了潮流,成了一群人的代名詞,不難發現,這個群體漸漸年輕化。

  回到年輕人對菜市場的既有印象,或許是童年摸魚抓蝦的遊樂場,是“進去兩腿泥,出來一身腥”的糟糕體驗。如今他們在外讀書、工作,菜市場卻成了鋪面而來的生機勃勃,聽著電話裏爸媽傳授的挑菜秘籍,裝作饒有經驗地挑挑選選,紮實又溫暖。

  漸漸的,逛菜場也成了他們在外旅行的神秘情節,借一個菜、一個攤,打開與新城市的關係連接。

  當菜市場有了旅行攻略

  對老一輩人來説,菜市場是日常所需,是一日三餐的來源。而對旅行家而言,菜市場活色生香,可以玩出更多花樣。

  臨海洪池菜場邊上的“洪池排骨王”,沒有店面,用一張方桌就支起了個攤,但不妨礙它成為當地排骨界的“扛把子”,老闆是兩位略顯“佛係”的“老夥計”,一人一天輪流練攤,從1997年搭檔至今,還成了不少在外遊子一放假就專程來尋的“童年味道”。

  沒想到,這口本地人鍾愛的老味道,如今也被旅行家們挖掘,儘管每天只出攤幾個小時,地點也時遠時近、飄忽不定,但也擋不住本地“偵察兵”的熱情分享、外地“特種兵”的打卡記錄,用一個個短視頻曬出探店攻略,在網際網路一傳十、十傳百的速度擴散。

  “出圈”的還有洪池路開了6年的溫嶺嵌糕店,店主杜思佳最近發現,隨著小店人氣變高,還出現了默契的“分流”效應,一到節假日,不少學生遊客拖著行李箱排著隊來吃,工作日了,才輪到附近的街坊鄰居,大傢夥也都很理解:“我們平時還怕吃不上嗎,這一口就讓給孩子們!”

  也有旅行家帶著1TB的胃,吃有著“大餅卷萬物”特徵的食餅筒,意外收穫動人的傳説,原來,台州人民為了犒勞戚家軍抗擊倭寇,將菜肴包裹在一張小面皮裏,方便將士攜帶。

  美食江湖,有愛也有恨,看到從不缺席的“靈魂”鮮榨薑汁,有人直呼“黑暗料理”。一聽這玩意還貫穿台州人的全生命週期,更是驚掉下巴。而著背後,蘊藏著是當地的風土人情,或許是靠海濕氣重,姜在這裡就是潤物細無聲般的存在,薑湯面、薑汁燉蛋……簡直能組成一支綽號“辛辣”的軍團,逛一圈菜市場,又解鎖了新奇的小知識。

  菜市場也一心求變

  曾經的大媽“戰場”,如今是年輕人的天堂,菜市場旅行家的不斷壯大,背後其實是“少一點景點的東奔西走,而是感受當地人生活”的旅行需求。

  看台州走紅的菜市場,本身各有特色,然後有了被遊客不斷解鎖的新玩法。人們可以去花園菜市場附近,喝一杯“菜場咖啡”,這家名為“讓行”的咖啡店,老闆隨性得很,看心情給大家打折或抹零;也可以去洪池市場邊上,逛逛小清新的寶藏食具店,拍照打卡也很出片。

  過去,只需滿足居民採購需求的菜市場,如今增加了遊客體驗生活的屬性,讓菜市場的不少經營者“一頭霧水”,排起的長隊也讓管理面臨新挑戰;而另一頭,社區生鮮店不斷複製,企圖“截胡”菜場流量的競爭,台州的菜市場也在不斷求變。

  歷史悠久的椒江萬濟池菜場,一改濕答答、亂糟糟的形象,用青灰色真石漆材料,對應老街的悠久歷史,增添一絲文化味;市場內增設了中央空調,配了自動扶梯,讓買菜步伐更“輕快”。路橋橫街菜市場每家攤位的智慧溯源電子稱還能自動取重、抓拍、上傳後臺,讓價格更透明。

  面對陡增的流量,台州菜市場“新生”也在重塑定位,它們承擔的除了食材交易之外,有的則向消費型、旅遊型農貿市場不斷靠攏,搭配美食滿足口腹之欲,還要滿足文化、休閒之需,走起商貿綜合體的發展路線。

  往大了説,小小的一方菜市場,也將成為台州另一味“城市名片”。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金晨 市委報道組 盧靖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