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前往大陳島,靠近上大陳島附近海域,遠遠就能看到島嶼上聳立著一排大風車,葉片緩慢轉動;抵達下大陳,環島乘坐公交,垃圾分類亭成風景線,就餐不使用一次性食具;放眼大陳全域,森林面積達9970畝,森林蓄積量9057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0%……國家級生態鎮大陳正在進行一場“綠色革命”。
當前,全國各地區正興起建設碳中和示範區的浪潮。大陳鎮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發揮自身生態優勢,入選全省首批低零碳示範鄉鎮名單和省級林業碳匯先行示範地,目前,碳中和(海洋藍碳)示範區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建設清潔能源,探索“零碳”供能
“預訂了我們家的客人,可以自己帶食物過來,在全電廚房進行烹飪,安全又方便。”有家客棧老闆施招榮正忙著接送客人入住他的“全電民宿”。
2020年,有家客棧在電力部門指導下進行了全電改造。廚房裏配備了電磁爐、電煮鍋、電蒸籠等全電設備,代替原先的燃氣灶,成為全島首家“全電民宿”。“相比用煤氣,換成用電後每月費用能減少20%。”施招榮説,綠色低碳經濟環保。
全島現有風力發電裝機34台,總裝機容量約27兆伏安,平均每年可發電6000多萬千瓦時,減少4.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在政府引導和試點民宿的示範下,目前島上全電民宿已發展至17家。
去年5月,全球首條35千伏低頻海底電纜在上大陳島入海,實現大陳島與大陸柔性互聯,並實現風機低頻送出,使得大陸側電網和大陳島間的電能形成高效互濟,改善風電經海纜送出過程中存在的充電無功大、損耗高等問題,減少風電資源的浪費。
去年7月,全國首個海島“綠氫”綜合能源示範工程在大陳島投運,使用全國産化PEM(質子交換膜)制氫技術,實現了從清潔電力到清潔氣體能源轉化及供應的全過程零碳。不僅如此,該工程每年可産出氫氣73000標方,這些氫氣可發約10萬度電。在電解水制氫時,還會産生高純氧氣,可以用於大黃魚養殖;燃料電池發電時産生的熱量通過熱回收,可為島上民宿、酒店提供熱水。
垃圾巧分類,探尋“綠色密碼”
投放、壓縮、捆綁、搬運……在大陳鎮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2台機器正在有序作業。一個飲料瓶,放置機器入口後,經過自動化處理,瓶子立馬被壓縮為原有體積的三分之一左右,隨後工人把壓縮後的塑膠瓶一起打包捆綁,等待再利用。
近年來,大陳鎮通過加大政策支援力度,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成2個垃圾生態處理中心、21座智慧垃圾分類亭,採用機械—生物垃圾(MBT)技術,預計每年減少2737噸二氧化碳排放。
“紙箱可回收哦,記得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裏。”傍晚5時,垃圾分類督導員李海紅正在智慧垃圾分類亭指導島民正確有序投放垃圾。李海紅説,家家戶戶門口還貼有垃圾分類日常考核情況表,鼓勵大家主動實行垃圾分類,用積分換好禮。
為切實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大陳鎮對所有垃圾分類亭點常態化安排督導員,採用多樣化科普宣教方式普及推廣垃圾分類,向群眾介紹垃圾分類知識,從源頭上解決垃圾混放的問題,垃圾分類參與率、準確率正不斷提升。
堅守生態本底,建造海洋生物“新屋”
“這個是片冰機,把水放下去,啟動按鈕後機器就會自動制冰了。”在雞籠頭黃魚養殖基地,一間制冰室內,頂上的機器正隆隆作響,開足馬力趕制冰塊。
2017年,大陳島建成全電水産養殖場。目前,雞籠頭黃魚養殖基地在水産增氧、水迴圈、黃魚加工、冷藏、運輸等環節成功實現“一站式”電能替代改造。
“黃魚用冰需求量也挺大的,1噸冰夠3600斤魚使用。機器運作1小時要消耗11度電,當黃魚旺季來臨時,制冰機需要24小時運作。”台州光源漁業有限公司員工金偉軍介紹,許多養殖戶會用氟利昂製冷,電能替代的好處就是更加高效、節約減排。
大陳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人工魚礁建設項目于2022年8月開工建設,由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項目建設內容為預製投放2200套錨礁系統和8套臺礁系統,以及建設水下監控系統及水上浮標一套。項目總投資3049.13萬元,是椒江投放人工魚礁項目以來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
“人工魚礁系統建成後,由浮游藻類植物、浮游動物、小蝦、小魚、大魚組成的海洋生物食物鏈將層層建立起來,從而達到保護與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優化漁業資源的目的。”椒江區農水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建設後,相當於在沿海營造一批小型的良性人工生態系統,進一步提高海域生産力。
截至目前,椒江已建成魚礁礁體426個,規模達10.5萬立方米,成功上榜第三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來源: 台州日報 | 撰稿:通訊員欒旖旎 | 責編:吳雨霏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