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慈善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引導支援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浙江素有義利並重、崇德向善的文化傳統。近年來,全省深入貫徹落實慈善法,推動慈善事業發展,著力構建組織化、多元化、專業化、智慧化、規範化的新時代慈善事業高品質發展格局,逐步形成慈善事業的浙江經驗。
示範引領:打造更優慈善生態
公益慈善力量是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推進社會公平的橋梁和紐帶,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4年,國務院印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和支援以扶貧濟困為重點開展慈善活動;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施行,開啟了依法治善的慈善新時代;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提出要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由此,深化社會治理、推進慈善事業發展成為重大戰略部署。
自我國首部慈善法頒布實施以來,基層社會治理經歷了“政府管控—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的轉型,從宏觀層面國家社會治理理念的轉變,到中觀層面應對突發事件中社工的社會認同增強,再到社區志願者和社會慈善資源能力建設提升、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化,逐步形成如今“五社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
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也是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完善慈善褒獎制度”,指出完善有利於慈善組織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大力發展樞紐型、資助型、行業型公益慈善組織。
目前,全省登記認定慈善組織共2022家,慈善信託資金總規模18.08億元,持證社會工作者81.59萬名,註冊志願者1853萬名。
如何進一步增強慈善組織實力,引進慈善事業專業人才,緩解區域發展不平衡現狀,更好地激發社會參與意識?
2022年,省財政設立國內首個慈善領域慈善事業引導資金——省慈善事業引導資金,每年安排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於引導和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慈善事業引導資金主要用於支援市、縣(市、區)慈善事業高品質發展、慈善組織激勵、慈善環境營造。每年,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聯合公開發佈引導資金申報公告,明確具體事項及要求,並聯合組織開展評定。
激勵創新:促進更快區域發展
為慈善事業發展可能面對的挑戰做好準備。一年來,通過先行先試,改革破難,全省已逐步積累慈善領域的實踐經驗:著眼流程簡化優化,推動慈善組織完成登記和認定,同步開展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和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認定;深化數字化改革,暢通民政部門與財政、稅務、慈善組織間的資訊共用通道……
針對慈善信託稅收優惠落地難題,自慈善信託改革列入省委推進共同富裕重大改革事項以來,在民政、財政、稅務、銀保監等部門合力下,全國首張有政策文件支援的、慈善信託執行人直接向委託人開具的公益性捐贈票據落地杭州。目前,杭寧溫等地均實現慈善信託“穿透式開票”。目前,全省慈善信託累計備案567單,資金總規模18.08億元,位居全國第一。
首批省慈善事業引導資金根據《浙江省慈善事業引導資金管理辦法(試行)》要求,綜合考慮各地上年度政策支援、慈善組織、資金捐贈、社會滿意度等區域發展情況,確定激勵支援的10個縣(市、區)慈善工作各有亮點——
溫州市鹿城區按照系統整合、規範高效、共建共用原則,整合五社力量,推出一站式、多維度社會救助幫扶的“助聯體”平臺,聚力打造以助聯體為中心,以慈善大數據為依託的“助聯體+慈善”幫扶模式,打造社會慈善救助陣地、公益資源交易陣地,為全區困難群眾精準遞送“兜底保障+個性化需求”的幫扶服務。
湖州市南潯區制定《南潯區慈善事業高品質發展激勵資金使用實施方案(試行)》,激勵資金通過實施“三大”計劃,將公益星光撒向需要的群體:力促慈善組織孵化認定的“育苗”計劃,力促慈善組織健康發展的“培優”計劃,推進慈善組織品牌建設的“專獎”計劃。
紹興市柯橋區秉持從“精英慈善”向“大眾慈善”跨越理念,參照廣州市社區慈善基金模式,結合示範型基層慈善服務點創建,將引導資金注入區慈善總會“益路同善”慈善組織發展專項基金,在全區開展設立村社慈善基金試點。目前已確定20個示範型基層慈善服務點,並開展試點工作。
金華市永康市聚焦助困、護童、為老等民生領域,針對登記在冊的慈善組織開展慈善項目創投,從項目的社會需求度、活動設計創新性、資金預算合理性、績效評價可行性等維度,遴選6個慈善組織的6個慈善項目作為扶持項目,以一年期,共扶持資金60萬元。
壯大主體:培育更強慈善力量
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2006年起浙江已成全國慈善事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為適應社會數字化進程,主動擁抱網際網路慈善,浙江應用數字化技術賦能慈善事業:2016年,浙江省螞蟻金服公益平臺、淘寶網成為民政部指定首批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臺。省財政廳聯合螞蟻金服,在全國創新上線區塊鏈捐贈電子票據,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和公益性組織等提供開具捐贈電子票據功能,打造“浙裏捐贈”平臺,捐贈電子票據開具率已達100%。
為實現省域治理現代化與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浙江主動謀劃慈善事業從“生存型慈善”向“發展型慈善”轉型,將慈善事業涉及領域從傳統幫扶助困向科技等領域拓展:2018年,國內第一所由社會捐贈舉辦的大學——西湖大學正式獲批並在杭州開工建設;2020年,浙江省級實驗室之江實驗室創辦公益基金會——之江公益基金會,向社會籌措捐贈以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工作,推動高品質的科技創新。
投石擊水,喚起善心。近年來,全省各地加快推進慈善事業發展,涌現了一批又一批慈善力量。按照慈善組織規範治理、工作績效、社會評價等三方面進行評定,首批獲慈善引導資金擇優支援的10個慈善組織的自身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項目更有特色。
實施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每年辦好十方面民生實事,是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是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內容。
“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依託省內定點合作醫院,接受家庭經濟困難患病青少年申請,同時,聯合市縣團組織進校、進社區開展義診回訪活動。”向陽花少兒醫療救助基金相關執行人介紹,截至今年9月,慈善激勵資金已全部用於資助23名患病青少年。
向陽花少兒醫療救助基金由主持人魯瑾發起,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城市之聲音樂調頻和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設立,主要救助家庭經濟困難的0到18周歲遭遇意外傷害或重大疾病的青少年。
對老年群體而言,如何彌合數字鴻溝,了解反詐知識和醫療常識?
“藍馬甲行動”是由國家反詐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工信部反詐中心指導,由螞蟻集團、浙江螞蟻公益基金會發起,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公益行動。螞蟻公益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基金會基於藍馬甲項目已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開展超4.5萬場次活動,線下“面對面”服務老人超130萬人次。
達則兼濟天下。浙江的民營企業也是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力量,先後創立了傳化慈善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等一批全國知名的企業基金會。截至去年底,全省企業出資設立的基金會共223家,近十年來10位胡潤慈善榜首善企業家中5位來自浙江。
在我省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進程中,慈善事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需要持續支援、引導和監管。據悉,省財政廳、省民政廳制定的《浙江省慈善事業引導資金項目評定細則》已于近日發佈實施,慈善事業引導資金的評定將進一步突出績效導向和示範引領。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孫諾亞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