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當浙江鄉村遇上中國航太,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發佈時間:2023-05-25 08:50:50    

   5月22日下午,伴隨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大門緩緩打開,承載著長二F遙十六火箭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臺從中駛出,穩穩地向對面的發射塔架“走”去。

  “神舟十六號計劃近日擇機實施發射!”看到這條消息,嘉興平湖市獨山港鎮趙家橋村黨委書記馬偉東,第一時間就把新聞連結發送到了村黨委工作群裏,並附上了分享理由:“同志們,來活了。”

  這個距離酒泉近3000公里的小村莊,因為這條“遠在天邊”的新聞熱鬧了起來。在趙家橋村所在的獨山港鎮,村民對於中國的航太事業有著超乎尋常的關注。這幾年,每逢衛星發射,大家就會興奮地聚到一起,來到位於村子裏的中國航空科普館,在電視直播畫面前屏住呼吸、大聲歡呼……

  看完新聞,馬偉東和同事們就迫不及待地在中國航空科普館開始佈置場地、調試信號,為村民們集中觀看做準備。中國航空科普館既代表著村民們對中國航太事業的關注,更見證著浙江鄉村和中國航太的深厚情緣。

  奇妙的結緣

  一封信和181.2元零花錢

  2021年,由平湖攜手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打造的全國首個鄉村綜合性航太科普館——中國航太科普館在平湖市獨山港鎮正式啟用。這座位於浙北村莊裏的“中字頭”航太科普館內,珍藏著很多航太專家專門捐贈的重要文獻資料和寶貴展品。

  浙江的小鄉村,是如何和中國航太聯繫在一起的?這要從一封信和隨信寄出的181.2元説起。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讀書無用論”一度影響到了校園。位於獨山港鎮上的黃姑中學裏,這股風更是席捲全校。“學生們的課本上都貼滿了港臺明星的照片,還有孩子請假去‘追星’,跑到縣城唱卡拉OK。”當時擔任黃姑中學少先隊總輔導員的姚愛英對此憂心忡忡。

  正在此時,剛剛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國航太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在經歷了一次失利後,1992年8月14日,長征二號E運載火箭成功把澳星-B1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這給了姚愛英一個啟發:何不讓孩子們以航太人為榜樣,讓他們去追科學家這樣的“明星”呢?

  於是,姚愛英組織了全校學生,給遠在北京的航太科學家們寫信。與此同時,孩子們還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要給科學家們“買水果”,“你出一分,我出一毛,最多的一個人拿出了五毛錢。”姚愛英回憶道,最終全校師生一共籌措了181.2元錢。這筆錢和孩子們寫的信件一起,寄往了北京。

  這份心意,著實讓中國航太人深受感動。航太專家卜雨亭和潘昭漢後來在為姚愛英寫的一本航太科普讀物作序時寫道:“姚老師所在的黃姑中學少先隊大隊部寄來的不僅僅是一封熱情洋溢的信……那是祖國浙江的紅領巾比金子還要珍貴的心。情意無價!”

  紙短情長。航太專家們很快給姚愛英和孩子們發來了回信。除了感謝,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科學家們還邀請師生們到北京參觀,並在1994年正式發來了邀請函。

  “老實説,當時的我們只是來自鄉村中學的學生,對航太是沒有概念的。”1980年出生的馮勤,是當時參與寫信、籌款的學生之一,也是首位受邀前往北京參觀的學生。

  “當親眼看到當時我們形容為‘高聳入雲’的火箭,那種震撼我到現在也忘不了。”親身感受祖國火箭、導彈、衛星的輝煌成就,親眼目睹科學家、航太英雄的風采後,馮勤成了中國航太的忠實“粉絲”。他不僅會在電視上觀看航太器的每一次發射,還會主動從報紙、網路中檢索了解中國航太事業的最新進展。“平時和親戚朋友們聊天,我還會向他們‘安利’中國火箭。”接受採訪時,馮勤甚至向潮新聞記者介紹起了即將把神舟十六號送入太空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

  馮勤之後,一代代獨山港學子和中國航太的緣分從未中斷。1994年12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主任潘昭漢帶領專家來學校給學生作報告。此後,姚愛英近30次帶著學生們到北京參觀學習,包括楊利偉在內的中國航太人也到平湖作了超過30次的講座報告。

  航太科普館開館後,這裡更是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平均每天能吸引五六百人前來參觀。“僅去年10月1日至5日,我們就接待了2.6萬遊客。”馬偉東介紹説,周邊越來越多的學校、家長把科普館作為了普及航太知識、傳承載人航太精神的“第二課堂”,很多單位也把這裡作為團建場所,“在科普館的帶動下,大家越來越關注中國航太。”馬偉東説。

  精神的指引

  影響的不僅僅是一代人

  30年來,姚愛英一直保持著和中國航太人的聯繫。在同他們的交往中,這位曾經普通的鄉村教師走上了一條未曾設想過的人生道路:成為一名航太科普工作者。

  在這漫長的航太科普生涯裏,姚愛英先後出版了《鑄造神劍的人》《科星最亮——“兩彈一星”元勳故事》《豐碑》等多本航太科普讀物。在編著這些作品的過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受到了精神的洗禮。

  比如,在編寫她的第一本科普讀物《鑄造神劍的人》之初,因為在人物刻畫中帶上了不少個人的文學想像,科學家們審閱後並不認同。

  “這本書主要記述的是12位科學家的事跡。我在初稿中寫了很多家庭對話,他們本人看了以後説,航太人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的一群人,甚至有的家屬都不知道,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家庭對話?”姚愛英回憶道,這番話讓她深受震撼,對科學家們的工作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雖然成書只有20萬字,但前前後後她數易其稿。在那個電腦不普及的年代,她用手一筆一畫寫了近百萬字,“科學家們為研究吃了這麼多苦,我把他們的故事寫出來,過程辛苦一點又能怎麼樣?”姚愛英説。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被概括為這20個字的“載人航太精神”,姚愛英如數家珍。在和老一輩科學家們的多次交往中,她立志要把這精神火炬,傳遞給更多後來者。

  2006年,姚愛英退休了,卻更加繁忙了。她成立了“星星火炬個人工作室”,帶著她的“航太教育夢”走出平湖,在嘉興、溫州、金華等地牽頭建起11個航太科普特色教育基地,還到處舉辦科普講座,向全社會講述航太科學家們的故事。

  5月下旬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姚愛英展示了她的日程安排。十余場科普活動,將她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擠佔得滿滿噹噹。“只要我還幹得動,我就要為科普事業出自己的一分力。”這份堅持和幹勁,不禁讓人對她一直宣傳的“載人航太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悟。

  作為姚愛英的得意學生,今年36歲的陶志傑曾經對老師講述的那些故事並不感冒。“當時聽過也就算過了,對科學家精神、載人航太精神只是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陶志傑説。

  從黃姑中學畢業多年以後,陶志傑獲得了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電子與科學技術專業的碩士學位,並順利進入一家與航太相關的企業進行科研工作。再次回想起當年聽到的那些科學家故事,陶志傑有了不同的感受,“我如今走上科研之路,可能就是當時種下的種子。”

  現在,每當在工作中碰到絞盡腦汁也無法攻克的難題,陶志傑的腦海中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到當年那些頂尖科學家的身上:“雖然我們研究的內容不同,但是做研究需要的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堅持不斷地攻堅。”他坦言,攻堅過程中他也會想要放棄,但是攻堅成功後的成就感卻是他難以割捨的,“老一代科學家們默默無聞卻取得了驚天動地的成績。他們在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的過程中,是很有獲得感成就感的。這也是我堅持科研最大的動力。”

  2022年9月,“神舟四號”返回艙亮相中國航太科普館。陶志傑專程來到科普館參觀。聽著講解員對中國載人航太事業歷程的講解,陶志傑的耳邊仿佛又響起了20多年前姚愛英講給他和同學們的那些感人故事,“如果小時候沒聽過這些科學家的事跡,我可能也不會上北航,更不會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

  做大膽的夢

  並不斷把它變為現實

  在姚愛英眼中,中國航太之所以能夠創造一個又一個外人看來不可能的神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夢,並把他們變為現實”。

  從自行研製的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太空播放《東方紅》的樂曲,到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從嫦娥工程走向月球到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從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到首次在月球上發現新礦物“嫦娥石”……由蔚藍星球飛向浩瀚星空,中國航太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一代代航太人以夢為馬、追求卓越的奮進姿態。

  “中國航太取得的巨大進展為我們做好科學普及、點亮航太夢想,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環境。”已經被譽為“中國民間航太教育第一人”的姚愛英,如今也有一個夢——“讓全國各地的青少年都能近距離了解中國航太史,更好仰望星空”。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陸樂 王志傑 劉維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