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千村向未來 萬村奔共富 浙江“千萬工程”載入新內涵
發佈時間:2022-11-11 09:03:09    

   持續耕耘19年,不斷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步,浙江正開啟“千萬工程”新篇章。11月10日召開的全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上,浙江提出,加快構建“千村未來、萬村共富、全域和美”鄉村振興新格局。

  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千萬工程”的內涵之變,折射出浙江鄉村發展的需求之變。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千萬工程”正承擔起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共同富裕、重塑城鄉關係的新使命。

  美麗鄉村“三級跳”

  從整潔有序到美麗宜居,再到朝向共富共美的新目標,浙江“千萬工程”的內涵實現了“三級跳”。

  此次現場會在龍遊舉行,這裡許多村落的發展歷程正是這場“三級跳”的縮影。

  現場會召開之前,來參加會議的代表們考察了龍遊縣小南海鎮團石村的建設情況,一邊走一邊看,不少人不禁感嘆:這是農村?

  這裡確實“長”得不太一樣:一條沿江公路,吸引了全國摩友前來馳騁、流連,帶動村裏的民宿、農家樂發展壯大;一旁靜靜流淌的衢江,則被7月新開業的駿和水上運動中心“攪動”,摩托艇、尾波沖浪、水上運動表演,“水經濟”為鄉村的就業和收入帶來新增量;村莊美了,也更“吸金”了,花菇共富産業園入股收益35萬元、村集體閒置房屋出租租金30萬元,2019年至今,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長了12.2倍……

  和浙江萬千鄉村一樣,團石村的變化正是從整治環境起步的。如今,浙江1.97萬個村莊中,新時代美麗鄉村有1.58萬個,佔比超八成,到今年底,全省將有90%以上的村莊達到新時代美麗鄉村標準。

  當大部分村莊完成“二級跳”時,“千萬工程”如何打造升級版,鄉村建設的未來空間在哪?此次會議對於“千萬工程”新內涵的詮釋,正是對浙江廣大農村在新發展階段中萌生的新需求、新問題的最好回答。

  “當前鄉村建設發展中,部分村莊活力不強、産業發展後勁不足、鄉村經營人才缺乏等問題仍有待破解,未來鄉村,就是破題的新抓手。”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説,未來鄉村,要為農村生産生活創造更為立體、廣闊的新時代鄉村空間。

  這正是“千村未來”這一新內涵的重要源起。今年,浙江已初步構建未來鄉村建設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和評價體系,先後兩批啟動了378個省級創建村。

  有心人會發現,“千萬工程”現場會去年在蕭山舉行,前年在義烏舉行,而今年則移師山區26縣之一的龍遊,這背後就有著推動山區26縣高品質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深意。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正如會上所説,要著力形成更多鄉村共富標誌性成果,健全完善26縣相對薄弱村政策支援體系,健全和落實先富帶後富機制。“萬村共富”這一全新的內涵,有其必然性更有其迫切性。

  鄉村資源再整合

  “三級跳”如何跳得高、跳得遠?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彰顯未來味、共富味、數字味,浙江提出,要重塑鄉村空間、鄉村功能。重塑,必然是一場要素資源的再發掘、再整合。

  喚醒沉睡的資源、激活鄉村的多重價值,浙江多地正在展開探索。今年以來,紹興市已引入“閒置農房”項目845個、社會資本13.15億元。通過建立“農戶+村集體+經營業主”的緊密型激活利用機制,紹興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推動農村自然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整域聯動激活。

  要打破區域資源限制,最大力度盤活鄉村資源,體制機制的創新突破尤為重要。打破“就村論村”“就鎮論鎮”的傳統建設路徑,今年以來,台州全面梳理了全市3023個行政村的發展路徑,選擇20個片區開展“七要素改革”試點。

  七要素,指的是黨建聯建引領、數字改革推動、城鄉一體規劃、全域土地整治、高端要素注入、集體統一流轉、村民全體持股。這些要素涉及鄉村振興實踐的方方面面,也為當地推動片區鄉村空間佈局、産業結構、村莊形態迭代升級整合了改革動力。

  鄉村要有未來,人是核心資源。探索在最小單元裏“一老一小”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加速城鄉融合、優質公共服務下沉,是未來鄉村的重要著力點。在現場會考察點之一的龍遊縣溪口鎮溪口村,1100余位居民中,60歲以上的老人佔80%。為此,村裏打造了老年食堂、醫共體、老年活動室等場景,村裏的老人刷臉就能免費就餐,在“家門口”就能建好自己的健康檔案。

  這也涉及另一個數字孿生鄉村空間的探索: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浙裏未來鄉村線上”已在全省378個未來鄉村實現全覆蓋,並與省級“鄉村大腦”相連。2023年,浙江要新建400個以上未來鄉村“一老一小”民生服務場景。

  實現“萬村共富”,縮小三大差距、農村“擴中”“提低”等核心問題也是重要發力點。深諳“大河有水小河滿”的道理,在浙江各地,共富工坊、黨建聯建等紐帶正不斷健全先富帶後富發展機制,為鄉村組團、片區化發展貢獻經驗。

  聚焦強村富民,武義縣今年新上線了“共富工坊”數字化平臺,平臺不光可以聯動縣域內共富驛站、入駐企業,更專門打造了公益路線推薦、貨物全程監控模組,所有來料加工貨源由政府承擔運輸費用,使用公交車專車配送、送貨到府,實現貨物配送全流程可追溯,進一步整合資源、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

  在台州市天臺縣,後岸村聯動始豐溪沿線2個鄉鎮7個村打造共富聯盟,今年1月至10月帶動周邊農戶每人平均增收1.5萬元;以農民畫聞名的柯城區余東村,不光帶動周邊村莊一起共富,還建立了“226”機制:每年村集體依託“農民畫”産業收益的20%用於公益,20%用於村民分紅,60%用於繼續投資,集體經營性收入兩年內從6萬元增加到150萬元。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祝梅 錢關鍵 通訊員 裘雲峰 唐豪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