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之路怎麼走?這道題源自17年前習近平同志在寧波的一次調研。
當時,浙江經濟正經歷轉型陣痛期,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先發優勢不再,資源約束加劇。站在新舊交替、動能轉換的節點,這同樣是縈繞在許多企業家心中的難題。
2006年2月23日,習近平同志赴寧波圍繞自主創新開展專題調研,先後考察了海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詳細了解企業自主創新等情況。1個月後,全省自主創新大會召開……由此加快了探索浙江特色自主創新路子、引領經濟轉型的步伐。
17年來,在“單項冠軍”之城寧波,無數企業在用實踐回答這一命題。回訪習近平同志曾經調研過的企業,海天集團把注塑機做到了世界第一,海倫鋼琴與全球一流鋼琴製造商同臺競技……
日前,記者與寧波市科技局黨員幹部等一起循著習近平同志的浙江足跡,走進企業生産車間、研發實驗室,在尋找答案的路上,領略科技創新路上的無限風光。
走浙江特色自主創新路子
春夏之交,海天集團江南路廠區一派繁忙。閥板車間內,6條自動化生産線和高精度設備聯動著16台搬運機器人、456個工作臺,有條不紊運作,“工業4.0”魅力四射。
“這個智慧化車間,從設計到整合都是我們自主完成的。”海天集團總裁張劍鳴輕鬆的語調中透著自豪,但他心裏明白,自主創新這條路,海天集團走來有多不容易。
當年,在張劍鳴攀登“高峰”正吃勁的時候,習近平同志的到來,帶給海天人“堅定不移走下去”的無窮力量。
張劍鳴永遠不會忘記,習近平同志來到海天集團的那一天。“當時,習近平同志沿著一長列機器邊走邊看,走了整整一圈後,詢問我們關於注塑機的自主智慧財産權等方面的問題。當得知我們的産品都是自主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時,習近平同志點點頭説‘這不簡單’,給予我們鼓勵。”這一句肯定,令張劍鳴每每想起都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幹勁。
調研中,習近平同志指出,建設創新型省份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以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為重點,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這一論述在當時看來是十分超前的,非常契合浙江民營經濟的實際。”回想起來,張劍鳴和身邊企業家朋友無不感嘆,對那些下決心走自主創新道路的企業來説,這真是一場及時雨。
“當時,我們的注塑機銷售規模已達全球第一,但從技術角度看,還不是第一。”張劍鳴説,此後,海天集團堅持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5%左右用於技術研發,不斷迭代注塑機技術,從速度、精密度、節能、環保等各個方面向“世界第一”目標發起衝刺。
2010年,張劍鳴提出了“大機二板化,小機電動化”的技術發展思路。之後,每隔一兩年,海天集團就能拿出一款“創紀錄”的拳頭産品。今年4月,海天集團最新研製的第五代注塑機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全球採購商的目光。
市場需要什麼,企業就研發什麼。將注塑機做到全球前列的同時,海天集團又瞄準精密數控機床、金屬成型等相關産業領域,推動全産業鏈産品實現自主製造。
迄今為止,海天集團已獲得兩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次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擁有授權專利1000余項,實現注塑機所有部件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産權,專利産品佔年銷售額100%。張劍鳴感慨地説:“總書記當年的期許,我們做到了。”
海天集團是一個縮影。寧波市科技局副局長王數拿出了一組數據:當前,寧波全社會研發投入90%來自企業,80%來自規上工業企業。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在寧波得到了生動詮釋。
借“梯”登高是妙招
中小企業的規模小、底子薄,在研發投入、人才儲備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自主創新如何破題?
當年調研中,習近平同志曾提出:“借‘梯’登高是妙招!”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海倫鋼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倫。習近平同志到訪時,陳海倫從鋼琴零部件生産轉型做組裝剛剛兩三年,還在事業的起步期,也曾困惑於此。
“鋼琴起源於歐洲,在歐美國家已發展了300多年,沉澱下大量的技術與人才。我們想要實現追趕乃至超越,必須以開放的姿態聚攏國際人才。”陳海倫説。
記者跟隨陳海倫走進鋼琴總裝車間。200多米的軌道上,百餘架鋼琴整齊排列,幾位來自德國貝希斯坦鋼琴的技術專家正在指導工人上弦、整理、調音,清脆琴聲不時響起,陳海倫嫺熟地敲擊著琴鍵,儼然一個“老師傅”。
這些年來,陳海倫高薪聘請了奧地利鋼琴製造大師彼得·維萊斯基等來自世界各地的鋼琴大師擔任企業技術顧問,這些造琴技藝一流的工匠,幫助企業攻克了許多鋼琴製造的工藝難題。
外國專家的加盟,幫助企業實現了傳統組裝工藝與現代生産技術的融合,海倫鋼琴的音質、音色日臻完美。陳海倫回憶,“那時,公司每年的利潤也只有四五百萬元,給外國專家的薪資就佔了一大半。”
從貼牌到自主研發,海倫鋼琴僅用10多年時間,就趕上了世界鋼琴發展的腳步。“一架鋼琴約有9000個零部件,目前我們已有九成以上實現自主研發,並且每年都有改進。”陳海倫自豪地説,截至目前,企業自主研發了16項核心技術,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05項,並參與修訂了鋼琴國家標準。
同樣是借“梯”登高,海天集團的合作夥伴遍佈全世界。
“疫情三年,讓我們跟不少客戶‘失聯’了,時間越久,重新建立聯繫的需求就越迫切。”海天研究院院長高世權説。製造無邊界,對海天集團來説,“走出去”是必由之路。如今,海天集團正加快腳步參加展會、對接客商,卻也遭遇不少難題……
“再艱難、再焦慮,企業也要堅持‘走出去’。”王數以及同行的當地幹部一邊認真地記錄著企業提出的各類問題,一邊給企業打氣。他們告訴企業負責人,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很多新政策,對企業的開放式創新是巨大激勵。
王數也透露:今年,寧波將結合發展實際,加快建設崇尚創新、投入多元、機制高效、氛圍濃郁的新時代全域全鏈開放創新生態,“等到具體政策出臺,我們第一時間送到府。”
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當年調研中,習近平同志指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並圍繞“發揮黨委、政府的組織協調和引導推動作用”“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作出具體部署。
“這些重要論述,精闢深刻、契合實際,在當下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王數感慨道。
如何讓企業創新“盆景”變成“風景”,提升産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能力?2021年起,寧波聚焦汽車、新材料等重點標誌性産業鏈,部署了12家創新聯合體,通過“企業出題、政府立題、全球創新資源協同破題”模式,由科技領軍企業帶動産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一起推動技術進步,加快産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由海天研究院牽頭的塑膠注射成型裝備産業鏈創新聯合體就是其中之一。高世權告訴記者,“只用了兩年時間,在液壓傳動、數控技術等産業鏈企業配合下,我們就取得了高端注塑機伺服控制系統等尖端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創新少不了高校院所。針對寧波高端創新資源先天不足的尷尬,近年來,寧波大手筆引進建設一批産業技術研究院,以世界一流標準建設甬江科創區。2022年,寧波完成技術交易額515.9億元,較上年增長61.5%。
“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系統,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即使終端需求依然偏弱,經濟仍在復蘇的當下,寧波企業依然呈現出勇於創新、敢於投入的良好勢頭。
面對諸多因素帶來的市場震蕩,今年前兩個月,寧波規上工業和服務業企業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5.8%和14.1%,遠高於營業收入增速。
眼下,海天集團投資30億元打造的高端數控機床智慧化生産基地項目正加緊建設,這個“燈塔工廠”將成為集團新的增長點。海倫鋼琴也主動求變,啟動了“智慧鋼琴教室”項目,斥資4000多萬元,聯合中央音樂學院,獨立設計開發多媒體教材教案,融入卡通元素,讓孩子在歡樂中輕鬆學鋼琴,培育鋼琴教育新模式。
在同企業座談時,寧波市科技局黨員幹部帶來一個好消息:海天集團此前反映的“希望開通智慧裝備領域專利審查確權快速通道”,相關部門已在協調落實。一旦開通,將大幅縮短髮明專利審批週期,為企業帶來便利。
“創新不是喊口號,企業要堅持創新投入,政府也要優化服務,靜待花開。”王數透露,寧波正在謀劃出臺一系列科技創新的新政策、新舉措,為企業營造更好的創新發展環境。
創新,無限風光在險峰。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劉樂平 周松華 翁雲騫 共用聯盟·北侖 謝挺 魯勇辛 通訊員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