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金華 新聞詳情 A- A+
老外的結,老外解 義烏持續深化“以外調外”工作法化解涉外糾紛
發佈時間:2023-10-31 09:40:14    

   “糾紛化解了,我們重歸於好,又能繼續合夥做生意了。”近日,在義烏市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室內,伴隨著尼日利亞客商塞繆爾開懷的笑聲,一起涉外糾紛在義烏外籍調解員米卡的協調下,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和解。

  義烏是全國經濟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常住人員1.5萬人,每年入境流動外商超55萬人。在義烏,除了最常見的涉外商貿經濟糾紛,還有因文化、習慣等差異引發的各類矛盾。

  2013年5月,義烏市司法局創新設立了全國首家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下稱“義烏‘外調委’”),創新推出“以外調外”工作法,探索多元糾紛調解新模式。並邀請在義外商參與調解工作,發揮他們懂外語、會貿易的優勢,和中國調解員一起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如今,外籍調解員隊伍中已有來自12個國家的13名外籍人士。在這群外籍調解員中,有商人、留學生,也有企業管理者……吉爾吉斯斯坦籍姑娘米卡,就是其中的一員。

  2017年,米卡還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上學,剛好義烏“外調委”在招募翻譯,老師就鼓勵她報名。

  在一次次參與調解後,米卡發現,原來在中國,有矛盾不一定要打官司,還可以通過調解的方式來解決,她切身感受到了調解的魅力。

  外籍調解員參與糾紛調解,不但破除了語言上的障礙,更能增加調解的親和力、公信力,大大提高調解的成功率。10年以來,義烏“外調委”通過“以外調外”的方式,已成功調處涉外糾紛1219起,糾紛化解率達96%。

  為打破涉外調解中經常遇到的時空限制,義烏“外調委”聯合多部門創建了“微信調解室+共用法庭”“線上雲調解+線下面對面”等遠端調解新模式,極大縮短了跨國商事糾紛調處時間。據統計,至今已通過微信調解涉外糾紛近百起。

  除了在外商採購和辦事集中的義烏國際商貿城設立常態化調解服務中心外,義烏“外調委”還在國際貿易服務中心設立調解室,在義烏各大市場設置了20個調解受理服務點,並積極推動涉外調解進社區,相關工作納入社區網格,便於義烏外商就近尋求法律服務。

  2020年,在外國人集聚的義烏後宅街道金城社區,浙江省首個移民事務服務站——金城移民事務服務站揭牌成立。移民事務服務站工作人員由義烏“外調委”成員、後宅派出所民警、金城社區工作人員及義烏出入境專管民警等力量組成。如今,義烏已有8家移民事務服務站,進一步把服務向基層延伸,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義烏“外調委”還開展邊調解邊普法工作,調解過程中對當事人開展相關法治教育,實現調解與普法雙管齊下。同時,組織中外調解員、留學生等參與平安市場等社會治理活動,提升中外人員法治素養,加強多元法治文化交流。

  今年10月8日,全國調解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義烏“外調委”獲評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

  “浙江是‘楓橋經驗’的發源地,我們將繼續深化探索‘以外調外’模式,培養更多‘洋娘舅’,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更優的法治營商環境。”義烏市司法局主要負責人表示。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杜羽豐 何賢君 共用聯盟·義烏 陳洋波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