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衛生健康 新聞詳情
無償獻血42年,累計獻血超10萬毫升!“獻血英雄”沈建明為生命續航
發佈時間 | 2023-03-06 09:47:56    

   2月26日早上5時30分,天色微亮,沈建明早早起來了。翻身下床,他擦了擦臉,扒拉了幾口早飯,拿上車鑰匙,急匆匆地推開了位於嘉興市南湖區新嘉街道福臨新家園的家門。

  這天,沈建明要去上海市金山區血站獻血。

  春天來了,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出門踏青的人也多了。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沈建明開得十分順暢。

  這是他今年第四次來這裡獻血。

  早上8時,血站剛開門,沈建明就到了,他是當天的第一批獻血者。登記資訊、填寫表格、量血壓……做好檢查後,沈建明捋起袖管,又一次坐上了無償獻血的椅子,他手臂內側的褐色疤痕還隱約可見。

11.jpg

  42年,261次,107400毫升。

  家裏厚厚一沓無償獻血證,都是沈建明多年來一次又一次無償獻血的見證。

  一個成年人體內一般有4500毫升血液,沈建明這些年來累計的獻血量,相當於24個成年人體內的血液量。如果把沈建明捐獻的血換算成500毫升一瓶的礦泉水,一共有215瓶,打包成12瓶一箱的話,有18箱。

  1【撇出故事】

  “我獻一次血,也許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獻血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我想獻更多血、救更多人”——沈建明

  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

  就在此前兩天,南湖區舉行“迎亞運 講文明 樹新風”學雷鋒志願服務月啟動儀式。現場,有一個熟悉的身影:一米七左右的個子,利落的寸頭微微有些發白,雙眼炯炯有神、充滿力量。

  他就是沈建明。

  沈建明是嘉興市婦幼保健院基建處的退休職工,當天作為老中青“志願紅”代表之一上臺分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他激動不已:“我願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在任何需要我的地方奉獻愛心,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

22.jpg

  這份熾熱的初心,要從42年前説起。

  1981年,19歲的沈建明在青島開始了自己15年的軍旅生涯。持續3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沈建明終於得空,和幾個戰友結伴出行。

  青島也有一條中山路,作為土生土長的嘉興人,沈建明一下就想到了自己家鄉的中山路,倍感親切。就是在這條路上,沈建明第一次走進了獻血車。

  “當時沒有想太多,挺好奇的,就嘗試了一下,還知道了自己的血型。”獻血車上的醫務人員向沈建明介紹,獻血不僅能知道自己的血型,還能挽救生命,沈建明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從此便和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4年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建明從原來的獻全血轉為獻血小板。

  當時,沈建明前往嘉興市第二醫院探望住院的親戚,交談間,得知鄰床有一位身患胃癌的病人急需用血,但是血站因血源緊張,一時供應不上,而病患的親屬因身體原因也都不能互助獻血。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沈建明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我上網查了資料,了解到癌症患者的治療都需要使用血小板。”沈建明心想,自己平時就經常獻血,從來沒有出過岔子,獻血小板應該也沒問題。

  從那時起,沈建明開始定期捐獻血小板,大部分都是獻兩個單位,約等於400毫升全血。

  “全血是半年獻一次,血小板半個月左右就能獻一次。時間間隔短了,我能獻更多血、救更多人,於是我就開始固定獻血小板了。”對於獻血,沈建明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

  沈建明的手機裏,有十幾個和獻血有關的交流群,看到需要獻血的通知,沈建明總是第一個報名。退休之前,沈建明因為工作原因,只能在休息日去獻血,為了不錯過獻血,他好幾次放棄了單位組織的療休養活動;退休之後,只要身體、時間允許,沈建明都會去獻血。偶爾遇到血站血源緊張的情況,沈建明也總是隨叫隨到。

  “我獻一次血,也許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獻血是沈建明始終放在第一位的事情。

33.jpg

  長年累月的獻血,沈建明也已經成為一名獻血“專家”。這不,和家人一起觀看前段時間大火的某部電視劇時,沈建明就發現了一處不合理的地方,“電視劇裏面那個角色不停獻血,實際上是不可能發生的。現在我們獻血,每次都要實名登記、人臉識別,系統上都有記錄的。從健康角度來説也不符合規定,獻血有嚴格的時間間隔要求。”

  事實上,獻血並不是一件沒有門檻的事情。為了保證能獻血、保證獻血的品質,獻血前一晚不能喝酒,也不能熬夜,有感冒、過敏、血壓不正常等問題的人群都不能獻血。“如果過幾天要獻血,哪怕是過年,我都儘量不吃那些油膩的菜。不僅要清淡飲食,平時也要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為此,沈建明格外注意每天的飲食休息等,拒絕了一個又一個飯局。

  雖已年過花甲,但沈建明的身子骨硬朗得很,平時抱著剛滿一歲的外孫女一口氣上四樓都很輕鬆。在沈建明看來,獻血者可以通過獻血再造新鮮的血液,保持身體健康;有需要的病人有了健康血液的幫助可以重獲新生,“獻血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我想獻更多血、救更多人。”

  “獻血不會上癮,是責任上癮、信念上癮、意志上癮”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只要可以,我會繼續獻血”——沈建明

  “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是不是腦子壞掉了?獻血上癮了?”

  “不獻血你會全身難受嗎?血管會癢嗎?”

  ……

  剛開始獻血的時候,沈建明聽到過不少質疑的聲音。

  不理解的聲音再多,沈建明從始至終都沒有動搖過獻血的想法。2015年,沈建明在朋友圈得知嘉興有一名9歲女孩身患白血病在上海搶救,急需血小板救治,他立馬奔赴上海,為小女孩定向捐獻血小板,挽救了女孩的生命;2016年,沈建明又前往杭州為白血病患兒定向獻血,該患兒也早已康復出院……

  “對我來説只是抽點血,然而對患者來説,這是一次重生的希望。這不僅僅是救一個人的生命,更是挽救了一個家庭。”沈建明頗感欣慰。

  “獻血不會上癮,是責任上癮、信念上癮、意志上癮!”漸漸地,許多人從不理解沈建明的行為變為尊重,也有很多人在沈建明的影響下,加入了獻血的行列,發展成為沈建明的“徒弟”。

  嘉善縣惠民街道的張芳就是其中一位。5年前的一天,張芳送女兒去上大學,母女倆大包小包提了很多行李。上公交車時,熱心的沈建明幫張芳母女提行李箱,眼尖的張芳看到了沈建明手上拿著袋子,上面印有“獻血”字樣。“您是剛獻完血啊?”平時也有獻血習慣的張芳感覺遇到了同伴,便和沈建明交談起來。

  交談間,沈建明得知張芳有過獻血經歷,但還沒有嘗試過捐獻血小板,就認真地向她“科普”。在沈建明的介紹下,當天送完女兒,張芳就去捐獻了一次血小板,直到現在也在堅持。

  最多的一次,張芳一年捐了22次血小板,這讓沈建明既感動又自豪,他還貼心地為張芳準備了禮物。從沈建明手裏接過禮物,張芳覺得沉甸甸的,“和沈師傅比,我還差得遠呢。”

  家人、同事、戰友、朋友……短短幾年,越來越多人在沈建明的影響下開始獻血。

  2010年,沈建明的妻子王志萍開始獻血,一直獻到超過年齡才停止;

  2019年,戰友陳文開始獻血,目前已經獻血近30000毫升;

  2020年,女兒沈玲莉開始獻血,2022年生完孩子,今年她重新開始獻血;

  2020年,外甥女張琦開始獻血,每年獻一次,年年不落;

  ……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周圍獻血隊伍日益壯大,這讓沈建明感到很欣慰,也更堅定了要繼續獻血的想法:“雷鋒同志説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只要可以,我會繼續獻血。”

44.jpg

  “我自己也獻血,所以並不阻攔他。”對於沈建明獻血這件事,王志萍一直很支援,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開始擔心丈夫的身體,也經常在沈建明耳邊念叨,“現在年紀大了,多注意身體,可以適當減少捐獻的次數。”沈建明聽了,只是“嘿嘿”笑著,等到下一次需要人獻血,他又是第一個報名。

  這些年,人們對獻血的認知也在改變,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獻血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如今的獻血者中,年輕人已經成為主力軍,有人還會選擇在生日、結婚紀念日等特殊的時間節點獻血。“現在獻血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大學生都會來獻血,真好啊!”作為一名獻血“老將”,沈建明非常開心看到這樣的變化。

  “歲數不等人,我不想放棄每一次獻血的機會”

  “想多獻一點、再多獻一點”——沈建明

  浙江省提倡18周歲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獻血的,年齡可以延長至60周歲。1962年8月出生的沈建明已經過了60周歲,是一名“高齡”甚至“超齡”的獻血者了。按照規定,沈建明在浙江省內已經不能再獻血了。

  沈建明不甘心,他上網查資料、四處打聽,了解到上海市對多次獻血者的年齡限制放寬到61周歲,他就計算好時間,每次都自己開車去上海獻血。

  即使出門在外,沈建明也會抓住一切機會獻血。別人都關心好吃的、好玩的在哪,沈建明最關心的是哪能獻血。和戰友相約去湖南嶽陽旅遊時,沈建明剛走出車站大門,就被一輛流動獻血車吸引了眼球。還沒來得及和多年未見的戰友打聲招呼,沈建明就徑直走進獻血車,完成了一次獻血。

  青島、嘉興、上海、杭州、安徽、湖北、湖南……沈建明的“獻血地圖”不斷擴大,具體有多少個城市,他已經記不清了。

  全國無償獻血獎金獎、浙江省無償獻血奉獻獎、嘉興市無償獻血先進個人、嘉興市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對於這些榮譽,沈建明並不在意,他仍在和時間賽跑——和戰友進行獻血比賽;身邊的人積極獻血,他還是會主動獎勵;就算是疫情期間,仍繼續堅持獻血……

  2022年3月21日,又到了他去上海獻血的日子。當時的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為了降低風險,沈建明準備了酒精、口罩、手套、防護服,做好了全副武裝。突然,沈建明看到了手機上彈出來的疫情防控最新消息,“沒辦法,只得返回。”當時,車子已經行駛到嘉善收費站附近,距離上海只有40分鐘左右的車程了。

  “少獻一次,就感覺空落落的。歲數不等人,我不想放棄每一次獻血的機會。”沈建明一直不甘心。之後再有能去上海獻血的機會,沈建明照樣衝在前頭。早上五六時出發,下午1時左右到家,除了獻血,他全程不下車、不停留,每次都是餓著肚子回家。有時候遇到金山區血站限採的情況,他只能去上海市血液中心獻血,開車不方便,他就坐火車、轉公交車、再換地鐵,回到家已經是下午6時了。

  回憶起獻血的經歷,沈建明從不覺得辛苦,但他有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之前疫情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耽誤了十幾次獻血,沒能多出點力……”

  這份遺憾,沈建明用志願服務來彌補。退休之後,沈建明有了空閒時間,成為南湖萬達獻血屋的一名志願者,平日裏穿得最多的,就是那件紅馬甲。

  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工作日還是休息天,幾乎次次都能在獻血屋找到沈建明。就連過年期間,他也到獻血屋這裡,日子過得比他上班時還忙碌。説起沈建明,血站的工作人員笑道:“老沈除了不會抽血,其他什麼都會。”

  今年8月,沈建明就61周歲了,到時他在上海也不能繼續獻血了。

  眼看著獻血進入倒計時,他早已開始謀劃,“深圳那邊還可以獻血,雖然交通不太方便,沒法做到半個月一次,但一年獻幾次肯定是可以做到的。”

  “想多獻一點、再多獻一點。”沈建明暗暗下決心。

  2 【捺出態度】

  年輕時,沈建明在青島海軍潛艇部隊服役。藍色的天空、藍色的海水、藍色的軍裝……藍色是他最熟悉的顏色。沈建明看慣了那滾滾浪花,習慣了浮浮沉沉,最喜歡的,還是那浪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激起碎玉般的水花。

  如今,紅色成為沈建明生活中最常見的顏色。紅色的血液、紅色的志願者馬甲、紅色的獻血證……紅色映照著沈建明的一腔熱血,見證著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初心。

  何謂熱血?熱血是可以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熱情。沈建明目前有近9000小時的志願服務時長,而這只是從註冊之日開始計算的量。“嘉興市2020年度最美志願者”“嘉興市2022年度優秀黨員志願者”“嘉興市衛生系統優秀黨員志願者”……一份份榮譽,見證著他多年的執著和堅守。

  而這份熱血,也環繞在沈建明的家庭中,妻子王志萍被評為2021年十佳“紅船銀暉”最美志願者,女兒沈玲莉被評為2021年度“嘉興市優秀志願者”,他們全家都是優秀志願者,都是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于沈建明而言,“為人民服務”就是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幾十年來,沈建明默默堅持做這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僅如此,他還和家人默默關注著陷入困境的孩子,結對了三名大學生和兩名孤兒。他認為,這些都是一名退伍老兵、一名衛生健康工作者、一名共産黨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一沓沓榮譽證書、數以萬計的獻血量、不斷攀升的志願服務時長,這些在沈建明眼裏,都是在催促他,再多做一點、再多獻一點、再多幫一點。沈建明從不覺得自己是英雄,但所謂英雄,不正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事並一直堅持下去嗎?

  (通訊員 裘志偉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讀嘉新聞客戶端    | 撰稿: 記者 姜鵬飛 蔡舒安 攝影記者 黃智翀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