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縉雲:架起黃帝文化與世界文化溝通的橋梁——50多個國家留學生走進“黃帝縉雲”
發佈時間 | 2023-03-06 10:00:05    

   三月,春意挂上了樹梢。3月4日至5日,“夢行浙江”——走進“黃帝縉雲”活動在縉雲舉行。來自俄羅斯、南韓、日本、泰國、緬甸、巴拿馬、玻利維亞、塞爾維亞、尼日利亞等50多個國家近200名外國留學生一起觀摩黃帝祭典、參觀仙都景區、遊覽河陽古民居、參觀黃龍迴圈特色農莊,在地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醇厚綿長,感受日新月異的城鄉發展新圖景。此次活動由省教育廳、省政府新聞辦、省外事辦、省廣電集團合作主辦,縉雲縣委宣傳部、縣黃帝文化發展中心承辦。

11.png

參加活動人員與合影

  據悉,浙江省外國留學生“夢行浙江”系列活動是浙江省面向外國留學生組織的年度文化嘉年華。活動主要有留學生主題競賽、中華才藝展演、來華留學基地參觀等部分組成,旨在幫助外國留學生深入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和浙江風俗民情;了解浙江社會經濟發展的成就;豐富外國留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增進相互間的交流、溝通;培養他們“知浙、友浙、親浙、愛浙”的情感。本屆的主題為“詩畫江南,活力浙江”,參觀體驗活動首次到縣一級舉辦。參加活動的留學生來自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溫州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等省內7所高校。

22.png

歡迎儀式

  3月4日,簡短的歡迎儀式後,留學生開始了這趟縉雲之行。在黃龍,烤燒餅、做土爽面、參觀無土栽培草莓大棚,縉雲的飲食文化展現了濃郁的民俗特色,科技農業見證了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這些都吸引了留學生,“做麵條很有意思。”來自塞爾維亞的娜塔莉婭嘗試了土爽面製作後印象深刻。

33.png

體驗做燒餅

  “你們看,磚雕上的喜鵲象徵什麼呢?喜上眉梢,你們高興的時候是不是這樣啊?這就是‘喜’。‘祿’在哪呢?在腳下這些鵝卵石鋪成的圖案裏。為什麼在腳下?它的意思是做官要腳踏實地,要心中有百姓,不能忘本……”在河陽古民居,68歲“導遊”朱馬成的介紹讓浙江大學的一幫留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老馬是土生土長的河陽人,對家鄉深厚的愛始終流淌在他的一字一句講解中。而“福祿壽喜”吉祥祝福不光是中國文化獨有的,亦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民所期待的,文化的“同”産生共鳴共情。

44.png

朱馬成在講解“祿”

  來自玻利維亞的張慶華是浙大一名留學生,他是華裔,自小深受父母的熏陶,為了更多更深了解中國文化,他選擇了漢語語言文學專業。他喜歡現代文學,看過沈從文的《邊城》,對河陽古民居的農耕文明同樣很有探究的慾望。他一邊聽著老馬的講解一邊用相機拍照。“這裡的文化保留得很不錯,學到了很多東西。”河陽給他滿滿的收穫。

  3月5日,仙都黃帝祠宇,一場《軒轅讚》實景祭祀祈福表演內容豐富多彩,意蘊深遠。依循古禮程式,在一系列儀式的再現中,樂舞與祭祀並行、互嵌,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人們對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敬仰、追思、讚美、感恩和祈求之情。

  觀摩了祭典後,留學生們跟著導遊參觀軒轅殿,瞻仰黃帝像,看黃帝功績圖。懷祖堂內枝繁葉茂,根深蒂固的姓氏樹讓留學生們更深一層了解了“炎黃子孫”的含義,這些使他們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有了感性的認識,對黃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有了初步的理性認識,對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對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從未斷流有了更深的理解。

55.png

《軒轅讚》表演

  “中國文化很有包容性,對不同的文化都尊重、理解,這是我感觸最深的。”在浙師大就讀的來自喀麥隆的貝拉説。“中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之間很友好,文化也很多元,非常包容。”貝拉的同學,來自尼日利亞的葉蘇雅深有同感。她同時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國讓老百姓都富起來的發展思想。

  “開展這樣的人文交流活動有助於留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找到情感上的認同,也能讓他們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向他們國家的人民展現一個真實的中國。”這次活動的帶隊老師之一、浙江大學青年教師馮鞏談了自己的體會。

66.png

留學生寫的“愛中國”

  “他們的中文説得真溜,中文歌唱得也很好,很入鄉隨俗。”這是縉雲的工作人員對留學生的印象。

  在這次活動中同時舉行了“國際學生‘感知浙江’國情教育基地”授牌儀式,作為接牌方的縉雲,未來,將在搭建國際人文交流平臺上路走得更長、更寬廣。( 圖由縉雲縣黃帝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劉曉玲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