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雨後西湖邊大量冒出!專家緊急提醒:切勿食用
發佈時間:2024-07-02 09:44:38    

  梅姑娘影響下,這兩天霧氣嫋嫋的雨西湖一度刷屏美出圈。與此同時,許多頂著小傘的“小東西”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潮濕多雨,菌物生長格外旺盛。最近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杭州的菌子食用愛好者紛紛發帖組團“線下採蘑菇”,其中杭州植物園也被多次提及。

浙江省疾控中心曾發佈過的浙江省常見毒蘑菇類型。

  冒出的野生菌子種類多

  週末有人拎著袋子來採

  7月1日,杭州小雨,在植物園附近馬路邊的草叢裏,記者便發現了幾個長勢甚好的蘑菇,菇體為白色,蘑菇頭則呈淡黃色。

  走進植物園,野生菌子的種類就更多了,特別是松樹和柏樹附近的區域,菌子幾乎扎堆生長,記者粗略數了數,一小片綠地裏就有七八種菌子。

  “週末有人拎著袋子來採的,我們看到了會阻攔。”保安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以來,的確有人是衝著採這些野生蘑菇來植物園的。

  “如果不是採著玩,是要拿回家去吃,感覺還是挺危險的。”這名保安表示,下雨天園區比較泥濘,到林間深處採摘萬一摔倒也存在安全隱患。

  “我們帶著小孩來主打觀賞,比如顏色很鮮艷的、樣子很特別的,拍個照留念下。而且現在蚊子也多,吃不消蹲在那裏找來找去的。”一位家長告訴記者,這幾天她在朋友圈裏看到有人曬了採摘的野生菌子,就帶著孩子來植物園長長見識:“吃是不敢吃的,想吃完全可以買市場裏的常見品種,野生的總歸碰不得。”

  “我平時挺喜歡刷採蘑菇的短視頻,跟著博主‘雲採菇’,看了一年多感覺自己也掌握了一定知識,平時會再叫上幾個同好一起去。”00後西西是個菌子迷,她告訴記者,通過線上發帖的方式已經組了幾次局,去過寶石山、徑山、湘湖等地方採,“採蘑菇是個很治愈的過程,我自己倒是不吃,會把能吃的送給其他小夥伴,但都是經過大家一起再三辨認的。”

  專家:不建議嘗試

  採摘可能過敏,嚴重要“躺板板”

  “紅傘傘,白桿桿,吃完一起躺板板。”一首被當做是毒蘑菇教育科普的雲南歌謠曾火遍網路,也道出了隨意食用野生菌子的危害。

  “食用菌的栽培種類已經非常豐富了,完全可以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對於近期火起來的“野生菌子採摘潮”,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的專家金群力表示,他不建議大家去嘗試。“野生菌種類有上千種,普通老百姓很難認全。”

  “很多愛好者認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相關知識,採摘的熱情很高。但其實往往就連對菌子有研究的專業人士也不是有百分百把握。有的野生菌在外觀上可能很難區分,毒性卻千差萬別。”金群力介紹,有一種叫作葉狀耳盤菌的東西和木耳特別像,但食用者第二天如果見光會導致全身皮膚紅腫。可食用的高大環柄菇和不可食用的青褶傘也很難辨別:“含有劇毒的亞稀褶紅菇,也容易與可食用的密褶紅菇、稀褶紅菇混淆。”

  “有的採摘者可能會拍照片尋求網上所謂專家的鑒定,那也不是百分百準確。”金群力表示,以記者提供的野生菌照片為例,想要辨明清楚需要更多的細節照片。“但凡食用的菌子裏有一朵有毒,都有可能置人于死地。還有的即便不食用,觸碰到可能會致人過敏。每個人的耐受能力不一樣,有人可能對孢子、或者其中的成分很敏感,從而出現起疹子等一系列不適症狀。”

  金群力説,目前本地常見的毒蘑菇有鵝膏類,白鵝膏,青褶傘等。“一些毒蘑菇存在中毒潛伏期,食用後10分鐘一直到72小時內,如有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或其他不適者要趕緊就醫,最好攜帶上菌樣品幫助醫生快速確認治療措施和判斷預後。同餐進食者不論症狀輕重,均應一同到醫院留觀診治。”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滕一韜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