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蘇湖高鐵“疾馳而來”,湖州與上海的這次見面,會有一個大大的擁抱。
6月4日,湖州市研究制定《搶抓滬蘇湖高鐵開通機遇 全面接軌上海“五個中心”建設 加快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金西翼行動方案(2024—2026年)》。這是湖州首次提出全市域、全領域接軌上海。對湖州而言,行動方案的確定,是“宣言”,展示的是湖州從長三角地理中心向發展高地轉變的雄心。
全面接軌,路徑是什麼?如何做到精準?底氣又在哪?透過關鍵詞,來解讀湖州接軌上海的全新打法。
更深更廣
全面接軌有新格局
湖州與上海,一個在黃浦江的發源地苕溪之畔,一個在黃浦江的入海口東海之濱,彼此熟悉。
從打造上海加工園、大菜園、後花園的“三園”基地開始,湖州提出積極融入上海,已走過32年。這期間,湖州在高手如雲的長三角城市群裏努力爭先勇進。
發源於湖州安吉的黃浦江。圖片來自湖州發佈
這次再提接軌上海,又有何不同?
滬蘇湖高鐵年底通車,是歷史性契機。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六年,長三角人盼望多年的“第一天路”將載著人流、資訊流、經濟流,給長三角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天路”最西端的湖州響亮地喊出:“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金西翼’”,看得到的城市未來已來。
全域融入,是新亮點。
此次,湖州著眼于全市一盤棋整體謀劃,加強全域統籌和資源整合。比如主體變得多元,從單一的政府對接拓展到政府、企業、百姓一起互動;領域也變得更寬,除了交通、産業、科技,還會在環保、人才、金融、文旅、民生等範圍加強融入;融入的層次也將更深,從市級到區縣都將建立常態化對接交流機制,聯繫將變得更加緊密。
都説最良性的關係,是互相成就,對於兩座城市,亦是如此。
上海長三角“龍頭”,誰都想乘上海之“船”出海,借上海之力發展。在融入上海32年後,這次,湖州在思考,如何發揮“我所能”,精準對接並主動服務上海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創“五個中心”建設,在互相成就中實現共贏發展?湖州鎖定的是交通共聯、産業共鏈、人才共育、科技共策、文旅共興、民生共用六個方向。
正在建設中的滬蘇湖鐵路。陸志鵬 攝
滬蘇湖高鐵,無疑是交通共聯中“最亮的星”。四年前的今天,在滬蘇浙皖四地黨政主要領導見證下,滬蘇湖高鐵在湖州開工。今年,源於湖州的“四季看變化”工作載體延伸到了滬蘇湖鐵路項目的推進上,4月,“春看聚力爭先”走進了湖州市南潯區,6月份計劃由上海(松江區)牽頭舉行“夏看奮進熱潮”,看建成主體工程、配套工程建設進度。
在産業共鏈上,湖州的打法是承接上海溢出和主動配套雙向發力,在産業協同並進中推動發展能級整體提升。具體路徑包括全面融入上海“3+6”新型産業體系,共建産業集群;推動湖州八大新興産業鏈與上海重點對應産業、特色産業園區建立“一對一”機制;精準對接上海大商務、大金融、大會展功能,主動提供配套服務等。
人才共育是一個較新的視角。除了加碼招才引智後,湖州還將從高水準建設“三支隊伍”的角度出發,選派幹部參與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工作,學習上海相關政策制度;提供載體讓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家定期溝通交流;強化職業技能培訓與産業需求高效聯動,爭取專業技術人才資格和繼續教育學時跨區域認定。
補短鍛長
蓄足深度融入底氣
接軌上海,爭做長三角C位,需要更多的智慧把短板補齊、讓優勢更強。
十幾天前,湖州市黨政代表團前往上海、蘇州學習考察。湖州將這次的學習考察定義為“對標之旅、取經之旅、醒腦之旅”,三天時間,20多個考察點,代表團在對標學習中深入思考湖州應該堅守什麼、迭代什麼、校正什麼、破除什麼。
湖州市黨政代表團前往上海、蘇州學習考察。張劍 攝
湖州聚焦八大新興産業鏈發展以來,項目集聚度明顯提升,但在發展中也出現各條鏈發展不均、未來産業關注不夠等問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智慧網聯汽車一體化運維服務中心、張江人工智慧島、張江積體電路産業區、中國北斗産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從本次學習的考察點就能看出,湖州培大育強八大新興産業鏈的決心。
就拿起步相對較晚的半導體及光電産業來説,湖州差異化入局産業賽道,瞄準汽車電子、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部件裝備及射頻功率等細分領域。目前,周邊集聚了60多個科研團隊、900多名電子資訊領域專業人才,打造共用實驗平臺,今年以來已為30多家半導體企業提供産品研發測試服務。
眼下,南太湖新區與上海張江高科共同打造的半導體産業園已有部分建築結頂,正加速形成産業集聚優勢,承接上海半導體産業轉移。
“滬蘇湖高鐵開通後,以這條開放大通道為牽引,湖州與上海的高能級平臺聯動會更加緊密、高效。”湖州市區域合作辦長三角發展處處長潘豐華説,兩地將探索更多合作共建、産業共育和利益共用的新模式。如長三角(湖州)産業合作區探索項目異地流轉利益共用機制,全力承接上海綠色智造産業轉移;湖州接軌上海創新合作區與上海臨港集團深化園區開發,提升園區能級和運營品質。
上海交通大學滑動軸承研發中心創始人、漣漪科技研發團隊領頭人尹忠慰,將項目落戶上合區伊始,還有些擔心:“營商環境好不好,服務效率是否能跟得上?”後來,項目簽約到投産僅僅用了5個月,“湖州完善的人才政策與高效的政務效率,讓我很快消除了顧慮。”
“湖州是一座為企業‘雨中打傘’的城市。”上個月舉行的第二屆“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投資科技合作推介會暨湖州未來大會上,有企業家動情地説。
“週三見”,在湖州企業家中好評如潮。每週三由市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的“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面對面聽取企業家意見,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兩年來,已累計舉辦87期690場,收集交辦問題6750個、滿意率達99.47%。
吳興西塞山旅遊度假區。湖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不論是“贏商”還是迎客、引才,綠水青山是湖州最大的底氣。
上海過來的第一片山——西塞山,最近自帶流量——近日文旅部發文,吳興西塞山旅遊度假區擬確認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立足生態資源稟賦,西塞山打造最美山脊線和最美水岸線。“出圈”後先後引進的項目已經超過30個,累計總投資近200億元。西塞山前除了白鷺飛,還有一年超135萬的遊客來度假。
“共繪30分鐘旅遊圈”是高鐵開通後,滬湖兩地努力的目標。到湖州生態遊、鄉村遊,去上海都市遊、景點遊,兩地線路互推、客源互送。山裏人説,等滬蘇湖高鐵開通去上海外灘轉轉。上海人説,開通後就能經常來這綠水青山間喝杯村咖。
村咖的故事,也是青年人才的故事。
返鄉的大學生、外鄉的年輕人,紛紛來到湖州鄉村,用各種玩法讓“村咖”爆火。這縷咖啡香還吸引了更多年輕人來綠水青山間創業工作,美麗鄉村充滿活力。
“上海向西活力源、綠色科創引領區、要素配置樞紐區、商務旅居優選區”,朝著四大特色功能定位,“金西翼”,滿弓勁發。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沈潔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