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什麼?”一到飯點,外賣成了不少打工人的首選。
最近,湖州姑娘小魏發現了一個不易察覺的變化:“外賣包裝費越來越貴了,1元、3元還算好的,5元、10元都出現了。”
吐槽這事的,不止小魏。就在不久前,“外賣包裝刺客”的相關話題引發熱議,還衝上微網志熱搜。
外賣包裝,在消費者心中到底佔據著怎樣的位置?是誰,正在將包裝經營成一門隱藏的大生意?這個現狀,又該如何解?
一
“您的外賣已送至樓下,請儘快取餐……”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點外賣成了都市打工人解決一日三餐的習慣選擇。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我國網路外賣用戶規模達5.21億。
但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隨之出現。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少商家開始在外賣包裝上下起功夫。
外賣包裝最基礎的作用,自然是保障外賣食品的安全。選取不易破損、不變形、不撒漏的材質包裝,這一點很關鍵。其次是保證外賣食品的口感和味道。如咖啡、奶茶使用保溫袋,燒烤用錫箔紙,都是儘量讓消費者享受到堂食一樣的味道。
消費者點外賣支付了10余元的包裝費
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外賣包裝颳起了一股“奢華風”。點煲仔飯送來一口砂鍋,點烤魚送來烤架和酒精爐,花樣層出不窮。
伴隨著豪華包裝,收費標準也在消費者不注意的時候悄然上漲。
“我今天點了個比薩,同一個打包盒,居然收了兩份打包費。”
“早餐多點了榨菜,包裝費就多了1元,可明明就是自帶的包裝。”
“點了份燒烤,居然花了近15元的包裝費,但送來就兩個盒子。”
……
潮新聞記者隨機採訪了十余位常點外賣的消費者,類似情況,可謂數不勝數。不少人表示,此前並未注意包裝費這筆支出,但沒想到居然那麼高。
二
過度包裝這件事,其實消費者並不陌生,最典型的就是前些年的豪華月餅話題。只是大家沒想到,每天都點的外賣,竟然也隱藏著“包裝刺客”。3月28日,中消協發佈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八成消費者反對過度包裝。
其實,外賣商家收取適當的包裝費是合理性的。畢竟外賣不同於堂食,需要使用一定的容器來打包。
外賣平臺也在包裝費説明中提示:“依據國家有關政策要求,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為保障您的商品安全、衛生送達,需基於外賣業務特性對您的外賣商品使用塑膠購物袋等材料進行打包,收取相應的包裝費用。”
然而,收費的標準,並沒有統一。商家可自行在外賣平臺的後臺設置包裝費的價格,而且不少商家存在“每增加一個産品,就增加一份包裝費”的情況。
這不得不讓消費者懷疑,包裝費成了隱藏的“賺錢套路”。記者走訪多個外賣商家,得到一個相對普遍的反饋:“平臺要通過各種紅包優惠吸引消費者,又要對我們按比例抽成,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確實,外賣行業已從“野蠻生長”步入平穩發展階段,那個暴利的時代已然過去,各大餐飲商家競爭趨於白熱化,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
圖源視覺中國
但這些不能成為“包裝刺客”肆意宰客的理由。一個基本要求是,要給予消費者選擇權。目前,外賣平臺在包裝費這一選項上,屬於“隱藏”必選項,並沒有給予消費者選擇的權利。
平臺和商家,都在“悶聲”收著包裝費。
三
這道題,該何解?
儘管目前對於外賣包裝還沒有具體的標準,好在,已有多方在努力。
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中明確,加強對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的監督管理,督促指導相關行業優先採用可重復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優化物品包裝,減少包裝物的使用。
為落實上述通知,今年我省發佈的分工方案中也指出,將督促指導外賣平臺企業完善平臺規則,對平臺內經營者提出外賣包裝減量化要求,並支援外賣平臺通過新産品與新技術,進行源頭減量、包裝升級。
而針對不久前上海外賣包裝重復收費的問題,在相關案例被曝光後,上海市消保委發聲表示,商家不應該把經營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應該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商家應該公開費用,並充分尊重消費者的權利。
若消費者遇上外賣包裝亂收費,該怎麼辦?上個月,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的一個案例,也許能幫我們找出一些答案。
案例中,消費者交了兩個打包盒的費用,卻只收到一個。對此,市場監管部門稱,這種行為構成強制交易行為。經過調解,雙方達成了一致,商家退還了消費者累計消費的53單裏多收的包裝費用。
當然,“棍子”不應該打在商家一家之上,外賣平臺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此前,有外賣平臺稱,如果核實商戶確實存在類似的行為,會根據違規程度對商戶進行扣分,甚至是下線等處罰。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眼下最重要的,是從頂層設計入手,出臺相應標準,對外賣包裝予以相應的約束。
包裝費,是時候該“瘦身”了。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吳麗燕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