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創投十七條”後時代 新質生産力的風口到底在哪些角落
發佈時間 | 2024-07-04 09:09:25    

  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十七條舉措,在培育多元化創業投資主體、多渠道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來源、加強創業投資政府引導和差異化監管、健全創業投資退出機制、優化創業投資市場環境等方面,支援創業投資高品質發展。

  那麼資本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動創新型企業高品質發展?資本該如何理解新質生産力?耐心資本該如何培養?圍繞著這些問題,在2024母基金年度論壇暨第五屆鷺江創投論壇期間,業內人士同記者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吳世春:呼籲給全領域的創業者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表示,過去5年上市的代表新質生産力的企業中,有97%的企業背後獲得了風險投資的推動和支援。風險投資已經在推動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梅花創投為例,很多的資金正在投入到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生物製造等新質生産力的代表領域。可以説,國家的指揮棒指向的,就是市場的紅利、政策的傾斜還有資源的聚集地。

  但是同時,他也呼籲給全領域的創業者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尤其是起步時期的創業環境。他列舉了當前中國很優秀的創新企業,像是美團、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並非一起步就是“高大上”的硬科技,但這些創新並不影響它們如今成為海內外的巨頭企業和貢獻經濟的“小引擎”。吳世春認為,很多偉大的企業都是從一個很小的種子成長起來的。在當前的創業環境下,不能因為它在種子的時候還不是一個那麼硬的科技、那麼“卡脖子”的科技,就否定了它的夢想。

  借用孔子的觀點“有教無類”,吳世春認為,“有創無類”同樣是做耐心資本的一部分。如果只用單一的標準去衡量創業創新,有很多創新可能就會在早期被放棄,因為沒有VC參與的創業主體是絕大多數。吳世春呼籲,在一些企業標準上,能夠給予小微企業更多的照顧,從資金、人才等方面減少創新阻礙。可能多一個訂單,一個小微企業就熬過去了;也可能因為一場勞動糾紛,一個小微企業就不復存在了。民營企業是提供就業的重要主體,我們一方面需要硬科技,一方面也需要創造一片有消費能力、市場充足的經濟土壤,否則技術也可能無處施展。

  袁鋒:企業僅做國産替代的時代已經過去

  芯聯資本創始合夥人袁鋒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一個新投資時代,以高品質産業發展為核心的新質生産力、科技強國等戰略需要資本的支援。另一方面,中國的創新驅動正在從商業模式創新向硬科技創新方向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需要有“耐心”、有“創新”的資本市場,而資本市場又需要非常“懂産業”的企業風險投資(CVC)一同參與,以其深刻的産業理解、生態鏈的資源整合能力等天然優勢,幫助中國的科技創新與蓬勃發展。

  對於CVC如何幫助半導體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袁鋒介紹説,這需要中國的創業公司、半導體産業鏈主企業和耐心資本聯合在一起,創業公司敢於做“0—1”的事情、技術突破的事情、“卡脖子”的事情;産業鏈主願意用産業資源去扶持企業;耐心資本(産業資本)能夠從資金和資本運作上加持企業。大家形成一股合力。

  如今,中國佔據全球三分之二的新能源市場份額,國外的晶片企業也都在把産能、産品投入中國市場,新能源的晶片沒有那麼緊缺了,因此中國的晶片企業面臨的環境也不僅僅是做國産替代。面對全球競爭,要和中國領先的新能源終端一起,通過技術創新做降本,通過應用創新做“長板”。比如,把新能源汽車域控上同一工藝平臺的晶片進行整合化設計。

  談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出海之路,袁鋒表示,其實除了新能源汽車的出海屢創新高外,當前我國整個新能源的産業鏈正在往外走。此時不單單是CVC滿足産業的出海需求,更多的是需要一系列金融方案和配套服務來支援汽車産業出海,比如汽車貸款、汽車保險、售後服務等。向外走出去的汽車企業,也不一定要獨資,可以通過資本合作的方式融入當地,去探索能否像外資“in China for China”一樣對標做海外市場。

  王玥: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新質的生産關係

  連界啟辰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玥表示,大環境僅是企業經歷的諸多週期中的一部分,並不能對企業的發展産生決定性的影響。除了宏觀週期、資本週期,企業自身還要穿越産品週期、組織週期和産業週期,即使是管理團隊也要有一個懈怠更新、淘汰進步的過程。企業在後三個週期的參與中可以有更強的主動性,在環境無法改變的時候,依然可以探索如何把産品做得更好、如何提升團隊的競爭力、如何抓住下一步的技術趨勢。

  如今國家在大力提倡新質生産力,看似多為大國重器,但王玥認為,新質生産力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有緊密關聯的。只要是創新精神活躍、創業活動活躍,就會改善我國的基礎就業和發展信心,進而拉動稅收和財政。他舉例説,在人類創造發明的歷史上,紙尿褲的普及,最早是給宇航員開發使用的;網際網路開發的早期也只是作為軍用技術出現的,但是很多這樣的創新技術最終實現了民用化和産業化。

  在一項技術實現産業化、穿越培育期的這段時期,王玥提出了兩個關鍵考量。一方面,我們需要從以往通過房地産實現快速財富積累思維,轉變到當前自主科技為主的優質資産。王玥説,目前我國10年期的基金投入人數來看並不多,但其實一家優質的企業從零做到上市或者優秀企業,至少需要8至10年的時間。因此,我們要給予自主科技“長”出好産品、好品牌充分的時間。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則是創業技術要能夠改變民生和改善更多人的福祉,在耐心資本的基礎上,往往最終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果。

  圍繞著當前最熱的“新質生産力”和“壯大耐心資本”,王玥認為,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新質的生産關係,耐心資本則需要建立相應的耐心模式。當一項顛覆性的技術研發出來,完全的産品化、商品化需要一個過程。要關注的是,技術的産業場景資源方是否願意打開這樣的場景進來應用,並且給予該技術一個容錯的耐心和機制。相應地,創造收入、形成利潤、解決就業需要時間。在耐心模式的搭建中,王玥認為,要提升對“技術長成産業”需要時間的認知,包括尊重企業家精神、尊重創造成果。同時,要從法律上對相關的智慧財産權和財富予以保護,稅收上也要有對耐心模式的支撐,才更能達到好企業茁壯成長的結果。 

來源:央視新聞    | 撰稿:陳詩文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