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履跡全球背後:中國香港興業國際始終如一的桑梓情懷
發佈時間 | 2024-06-25 17:20:17    

在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查姓尤為普遍,作為著名的世家望族——查氏自元朝至正十七年遷至此地,便世代聚居於此。而從這裡走出去的族人,在文學、商界等領域遍地開花、頗有建樹,甚至影響了幾代人。其中蜚聲文壇的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鏞,就是其中一員,筆耕一生譜寫了流傳千古的武俠綺夢。

同樣出自海寧查氏的,還有查濟民家族。自20世紀30年代起,查濟民在紡織、印染、地産開發、酒店及休閒業務等多個領域,創立了跨越全球多地的業務版圖。在成為蜚聲國際的實業家同時,查濟民亦是愛國愛鄉的楷模,一生心繫故里,捐資辦廠、重教助學,持續回報家鄉。更值一提的是,這種桑梓情懷在查濟民先生故去後,依然被傳承下來。2023年,查濟民之子、現任中國香港興業國際集團執行主席的查懋成先生被評為“浙江省十大愛鄉楷模”,這是繼其父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家族成員。在這始終如一的桑梓情懷背後,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再次被娓娓道來。

查濟民(左)與查懋成

建樹頗豐 情係故里

查濟民是海寧查氏第19代、華夏查氏第81代傳人,同族名人輩出,包括清代大詩人查慎行、詩人穆旦、小説家金庸(查良鏞)等。“查氏家族有著誠信、專注、勤奮的傳統,同時也一直保持謙遜,低調的行事作風。對家族來説,抱有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去做事,是刻在血脈裏的認知。”提及家族發源,查懋成言語中流露出一絲自豪感。

據了解,查濟民的紡織事業起步于長三角地區,後來拓展至中國香港和非洲。20世紀70年代,他又以拳拳愛國之心,斥資數千萬港元購買大嶼山愉景灣的大片荒地,踏出了開發房地産市場的首步,並由此帶領中國香港興業走向國際,足跡遍佈海內外。作為中國香港興業國際的旗艦項目,如今的愉景灣早已發展為亞洲區內極具前瞻性的模範綜合住宅發展項目之一。

中國香港愉景灣全景

“父親作為老一輩的企業家,可以説是見證和推動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崛起。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全面推行,他就率先在國內的廣東中山、浙江杭州、江蘇常州、重慶及上海等地創辦企業,並帶動了港人對國內的投資熱潮。”查懋成回憶道。

對於家鄉海寧的發展投資,查濟民從來都不遺餘力。紡織是查氏家族發展的開端,自20世紀80年代起,他就多次在海寧投資辦廠,把中國香港先進的印染、紡織技術和設備帶回家鄉,成為當時海外投資企業金額最大、企業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海寧人。1995年,查濟民投資1,430萬美元創辦海寧紡織綜合企業有限公司,2000年與2005年又分別投資4,400多萬美元和2,600多萬美元,創辦海寧新高纖維有限公司和海寧新能紡織有限公司,助力當地就業、推動家鄉經濟發展。

此外,查濟民對家鄉教育事業也十分關心。鄉村兒童想要接受教育,通常面臨很大的現實困境,在當年更是如此。他特別設立“查濟民獎學金”幫助家庭困難兒童上學,儘量讓兒童不因貧失學、輟學。當年從這裡走出去的少年查濟民,歸來仍有一顆赤子之心,這份“初心”,亦被傳承和發揚。

2018年,中國香港興業國際聯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旗下擁愛設計公益計劃,共同發起“興愛創藝公益計劃”,致力通過可持續的設計,對需要幫助的學校進行公益改造,從基礎設施、校園環境、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著手,為青少年及兒童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截至2023年,該項目已在國內和香港地區完成四所學校改造,總改造面積超18,800平方米,其中海寧培智特殊教育學校和嘉興市陽光智障(孤獨症)幼兒教育康復中心都位於浙江省內。

桑梓情懷 助力復興

以桑梓情懷為底色,其實查濟民更早便已投身國家復興重任,家國在他心中有著無可撼動的分量。

1977年,查濟民傾囊購入中國香港愉景灣這片土地,初衷也是為了避免中國香港最大面積的私人開發土地落入外商之手。1988年,查濟民作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與查良鏞共同在“一國兩制”問題上建言獻策,促進中國香港回歸的平穩過渡。他們聯合推出“雙查方案”,後部分內容被納入《基本法》。1992年起,查濟民還先後被聘為中國香港中國香港事務顧問、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對於最早投身的紡織業,查濟民認為這項民族工業是人民生活的根基,需積極推動祖國紡織技術的發展。他于1992年設立中國香港桑麻基金會,先後投入3,000萬港元,獎勵為祖國紡織業科研和教育作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為使我國從紡織古國、紡織大國,躍進成為世界紡織強國。

查濟民與求是科技基金會顧問陳省身(前排中)、楊振寧(前排右)等合影

此後,查濟民也一直盡己所能為國家的科研技術事業做出奉獻。1994年,他捐資2,000萬美元(約人民幣1.6億元),發起創立求是科技基金會,獎勵那些在科技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學者,並邀請楊振寧、陳省身、周光召、李遠哲、簡悅威、施一公等世界科學家擔任顧問、參與評獎。這一舉措極大地激勵年輕人走向科技之路,為國家的經濟和科技騰飛作出重大貢獻。

2003年,由於查濟民對祖國科研事業的熱心資助,他也成為受邀觀看“神舟五號”發射升空全過程的一位中國香港人。神舟五號發射當天,查氏紡織還獲得由中國航太基金會授予的“中國航太事業合作夥伴”榮譽。

查濟民親身投入、付出大量的時間與心血,為國家、為家鄉做出奉獻。2007年,查濟民在香港病故,其子查懋成及其兄弟姐妹將這份難能可貴的愛國愛鄉情懷傳承了下來,並繼續發揚光大。

愛國愛鄉投身國內

“我是在1973年借著廣州春交會的機會首次來到國內,那一次我陪著媽媽走訪了廣州、南京、上海、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一邊考察學習、一邊也是走親訪友。改革開放後,尤其是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就經常在中國香港與國內往返。”提到與國內的淵源,查懋成歷歷在目,而他的後半生,仿佛也註定要與其父親魂牽夢繞的家國産生千絲萬縷的聯結。

20世紀90年代,中國香港興業國際進軍中國國內房地産市場,時任集團董事總經理的查懋成積極投身國內城市建設,確立了“立足長三角,以上海為核心,輻射全國各地”的發展戰略,這也是市場發展和情感結合的策略。一方面,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因對這塊土地有著深厚感情,對這裡的人文、風貌也更為熟悉。

基於上海的商業發達程度以及在國際上的地位,中國香港興業國際將上海作為回國內發展的首站,至今已在這座城市發展超過20餘年,深度參與建設。聯手太古地産打造的興業太古匯,是城市更新標桿項目,見證著祖國經濟騰飛。對於故鄉浙江,則進入杭州與嘉興兩座城市,其中嘉興作為接軌上海的示範區,具有天然地理優勢,發展潛力巨大。中國香港興業國際入嘉發展已超過10年,陸續開發五個樓盤,另有一幅地塊儲備,在當地擁有出眾口碑和品牌美譽度。

在查懋成的帶領下,中國香港興業國際在國內城市建設中留下濃墨重彩的筆觸。而對於家鄉的情感,也絲毫沒有淡薄半分。

“我與兄弟姐妹以及下一代的家庭成員,每年都會回鄉探訪,祭拜祖先。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海寧有新的發展,我也為這些變化感到驕傲自豪。”提到海寧,查懋成倍感親切與熟悉,並如數家珍持續回報家鄉的行動。

自2014年起,每年春節前夕,查氏企業都會為家鄉——海寧袁花鎮新袁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派發紅包,至今已實行10年,累計發放總金額超200余萬元,希望為老人們送上一份暖心祝福,開開心心一起過年。

2021年3月,佔地約168畝的海寧查爺爺有機農場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查氏家族本著“尊人重土、回歸初心”的精神,在海寧投入打造的一所特色農業産業項目,這也是海寧市首家有機種植的農場,並於2023年入選“浙江省AAA級採摘旅遊體驗基地”。查爺爺有機農場以“文化創意”為特色,科普和自然教育為切入點,打造了一個集有機種植、生態旅遊、環保教育、農藝、食育、傳藝教育為一體的高端科普實踐教育基地。其中,還設置有定向招工式的“共富工坊”,為周邊低收入群體提供就業愛心崗位,幫助當地解決就業問題。

2023年,查懋成榮獲“浙江省愛鄉楷模”,時隔20年後與其父親查濟民同獲該榮譽。至此,他接過了其父的榮光。查氏家族從海寧遠走國際,推動了大國崛起,又帶著巨大的成就回報故里,這種桑梓情懷在時代的洪流中顯得尤為熠熠生輝。未來,由查懋成掌舵的中國香港興業國際將繼續以“植根大灣區,深耕長三角”為核心策略,以實現提升生活品質的目的,拉動更多人邁向更好的生活,創造更多的幸福和價值。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李毅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