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醫路護“杭”:構建智慧醫療 賦能診治流程提質增效
發佈時間 | 2024-06-24 17:19:48    

   2023年,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印發《浙江省改善就醫感受 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從7個維度細化28條舉措,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優化就醫體驗。近年來,杭州依託資訊産業和醫療衛生資訊化建設的先發優勢,多家醫院將“智慧醫療”融入診治流程,用“網上跑”“機器跑”“專家跑”代替患者跑,構建了協同高效的診療服務新模式。

  視頻線上交互指導,讓生命急救“零距離”

  “你的力度不夠,往下按壓至少五釐米!”“做得很好,我們要一直做到急救醫生接手哦。”如今在杭州,撥打120急救電話,除了呼叫專業急救人員,還可以實現視頻線上交互指導,第一時間對突發疾病患者開展救治,實現了“呼救即搶救”。

圖片1.jpg

  2022年2月,杭州市急救中心依照“網際網路﹢急救”思維,建立了視頻急救系統。中心調度員可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指導現場目擊者開展心肺復蘇系列舉措,借助短信推送連結方式實現調度員與現場的視頻實時交流。調度員可以及時直觀地對施救者進行指導、糾正及穩定情緒,幫助其規範操作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術,提高有效救治能力,繼而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據了解,通過調度員視頻糾正,現場復蘇正確率從約20%提升至了96%以上。

  院內急救eCART平臺,跑出生命加速度

  一個醫院的生命急救能力反映的是其醫療的水準和應急能力。常規急救流程無論是通過電話還是廣播通知,都耗時不短,很可能錯過急救最佳時機。為了提高醫院內的搶救能力和急救成功率,浙江省人民醫院主導開發了eCART院內急救一鍵呼叫軟體,能在最短時間內將指令傳達到每一位急救隊員。

圖片2.jpg

  在省人民醫院,由院內重點科室骨幹組建了一支醫院心跳驟停快速反應團隊(Cardiac Arrest Rapid Response Team CART),CART急救團隊主要由重症醫學科、急診醫學科、麻醉科資深專家和護理責任組長組成,定期進行高級生命支援培訓和考核。

  據該院醫務部副主任周育成介紹,eCART平臺加速了院內急救流程,減少了等待時間,提高了急救的響應速度。通過傳統的呼叫方式,急救隊成員接到急救任務平均耗時3分鐘,使用eCART軟體後,急救隊成員接到任務平均耗時15秒,任務傳達效率提升91.6%。

圖片3.jpg

  目前,在140起急救事件中,有116起生命體徵轉平穩後轉送重症醫學科繼續治療。在81起呼吸心跳驟停事件中,64起復蘇成功,2022年1月-2023年3月,圍手術期死亡率同比下降36.51%。

  MDT多學科診療服務,提升患者診治效能

  近年來,人民群眾對腫瘤、心腦血管、老年等重大疾病優質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同時,醫學前沿進展日新月異,學科交叉融合趨勢日益顯現,傳統專科各自為戰的診療模式,很難為患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服務。為解決老百姓看病中的急難愁盼問題,近年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開始大力推進高效多元的多學科診療工作機制(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圖片4.jpg

  據醫務部主任助理金丹介紹,醫院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不斷拓寬深化門診MDT的路徑與服務。各科資深專家按病種組建MDT團隊,並在號源平臺推出MDT號源。病種聚焦公眾健康需求最迫切的領域、門診患者普遍存在疑惑的診療領域以及兒童肝病罕見病、疑難罕見心臟病等罕見病領域,門診患者可通過號源平臺自主預約獲得MDT服務。並且,診間醫生也可為有需要的患者即時發起MDT,工作人員按排班即時召集,讓專家團隊圍繞患者跑。從根本上扭轉門診疑難病患者“多科輾轉、低質低效”的傳統門診體驗,大幅提升門診患者診治效能。

圖片5.jpg

  截止目前,全院門診MDT病種145個、每週號源數量600個,2023年度開展門診MDT 8766例次,醫院疑難病診治能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年均接診及收治罕見病患者2萬餘例次,門診MDT患者平均滿意度達到95%。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張逸彬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