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打破大數據禁錮,“打聽式旅遊”正流行
發佈時間 | 2024-06-21 11:09:49    

  “您知道北京哪家餐廳的烤鴨比較正宗嗎?”“只有半天時間,在重慶怎麼玩?”

  在即將到來的暑期出遊季,如果有一個陌生人向你諮詢這類問題,請不要覺得奇怪。他們不是沒有手機,也不是不會查攻略,他們可能只是在嘗試一種特別的旅行方式——“打聽式旅遊”。

  打聽式旅遊,顧名思義,就是邊打聽邊旅遊。選擇這種方式出遊的人,不受攻略的束縛,吃喝玩樂全靠當地人推薦,遊覽仿佛開“盲盒”,隨遇而安。

  在旅遊攻略隨處可見,網紅景點、餐廳隨時可查的當下,不少年輕人另辟蹊徑,用主動問詢的方式連接自己與“附近”。這既是一種進階,更關注自身感受;也是一種回歸,以樸素的方式感受煙火氣。

  不過,有人因打聽收穫驚喜體驗,也有人因循推薦直呼“被坑”。向誰打聽,怎麼打聽,如何避免踩雷,還需大家仔細辨別,不斷探究。

  “打聽式旅遊”正流行

  范青在江蘇南京從事市場行銷工作,今年4月底在雲南昆明出差時,她便通過打聽來了一次美食遊。“當時忙完工作已是晚上9點,我和同事還沒吃飯。”想著第二天就要離開,第一次到昆明的她,非常想品嘗一下當地美食。“網上推薦的店舖多集中在景區,距離較遠,我只想在工作地附近吃點昆明特色美食。”范青覺得線上攻略無法快速匹配自己的需求,於是她將目光轉向了身邊的當地工作人員。

  得知范青的需求後,工作人員不僅熱心推薦,還找來朋友一起規劃路線。循著推薦,范青和同事先嘗了餌絲,再吃了烤乳扇,最後買了一盒鮮花餅帶回酒店,心滿意足。她説:“第一次吃,雖然不確定是否正宗,但起碼符合我的口味。”

  如果説范青的打聽是心血來潮,那麼在北京讀大三的葉蘇蘇則是習慣為之。不過,葉蘇蘇不會和陌生人詢問,而是在出發前向認識的人打聽,去年國慶假期去遼寧瀋陽旅遊時便是如此。

  為了感受東北的搓澡文化,葉蘇蘇特意請當地的朋友推薦一家本地人常去的洗浴中心。到了地方她發現,這裡不僅場館寬敞乾淨,服務也十分週到。阿姨一邊搓澡一邊和她聊天,力道恰到好處,“一點也不痛,搓完感覺自己身輕如燕”。同樣是在朋友的推薦下,葉蘇蘇還打卡了一家“寶藏”烤肉店。店面很小,在眾多建築中並不起眼,社交軟體上的宣傳極少。葉蘇蘇感嘆,若非打聽,她大概率不會選擇這裡。小店烤肉色香味俱全,同時價格實惠。葉蘇蘇和朋友沉浸在美味之中,吃得肚子都要“炸”了。直到現在,葉蘇蘇依然十分懷念那家烤肉的味道。

  打破大數據禁錮

  相比于“攻略式旅行”,“打聽式旅遊”的體驗究竟有何不同?它何以成為一種旅行新方式?

  在葉蘇蘇看來,社交平臺上的很多推薦看似是攻略,實則為軟廣,水分較高。同時,做攻略需要提前查詢許多資料,時間成本高,“打聽式旅遊”不僅省時省力,推薦多來自本地人或經他人親身體驗,踩雷概率低。

  “網上的不少分享越來越模式化,看似多樣化,其實總集中在少數幾家。”范青覺得,“打聽式旅遊”可以幫助自己打破大數據的禁錮,通過和人真實的交流,擁抱更豐富的選擇,從而在個人需求的基礎上,快速定制個性化旅遊路線。

  李琪玥在某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對於她來説,“打聽式旅遊”猶如“抽盲盒”:可能會收穫驚喜,也可能不盡如人意,但等待答案揭曉的過程本身,就足以讓人期待和快樂;如果得到了好結果,體驗感還會大大增加。去年端午期間,李琪玥和家人前往廣州、深圳旅遊,請朋友推薦一個人少的沙灘。“我本來沒抱什麼希望。畢竟是公共假期,不論哪,人估計都不少。”然而朋友推薦的沙灘不僅人不多,還十分乾淨舒適,李琪玥直呼“賺到了”。

  通過打聽的方式旅遊,有的人喜歡探索未知的新奇,有的人則享受“打聽”本身,設計師余雪便是如此。在她看來,“打聽”本身就是一種旅遊,是沉浸式體驗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的有效方式。

  在來到福建泉州之前,余雪早已聽聞這裡茶文化盛行,但盛行到什麼程度,她並不了解。在當地乘車途中,她和司機們閒聊發現,不少師傅對茶葉如數家珍,飲茶是大多數人的每日必備環節。到甲方公司拜訪時,她更是對此深有體會。“在會議室坐定,我剛準備介紹項目,對方就示意我停下,喝了幾杯茶後才正式開始。”後來余雪才知道,這是泉州人的待客之道。她覺得,“打聽式旅遊”可以為大家打開了解當地文化的窗口,在交流互動中收穫別樣的旅行體驗。

  “打聽式旅遊”,技巧很重要

  不是每一次“打聽式旅遊”都能收穫美好體驗,也有人因循推薦後悔不已。

  兩年前,彼時在北京讀大二的張成和同學們一起去長白山體驗冰雪旅遊,從景區出來後,乘計程車準備前往某飯店吃酸菜火鍋。“當時司機跟我們説,你們要去的這家不行,我帶你們去一家。”張成和同學們聽信了推薦,到店後體驗卻並不好:米飯是涼的,酸菜沒熟,血腸也不好吃。他猜測,司機可能和商家串通,騙人到店裏吃飯。

  避免被坑,“打聽式旅遊”的技巧很重要。向誰打聽,怎麼打聽,還需仔細辨別。

  現在張成遇到陌生人推薦,仍會仔細傾聽,但“相不相信是另外一碼事兒”。據他的觀察,對方主動上前介紹的,可信度較低;偶遇後閒聊得知的地方,大概率不會“踩雷”。

  相比于陌生人,李琪玥更偏向於和朋友們打聽。她覺得,能成為朋友的人,品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加之互相了解對方的喜好,多數推薦都能符合自己的期待。

  在范青看來,按攻略出遊和“打聽式旅遊”各有優劣,互不衝突,二者結合,有助於為旅行帶來更好的體驗。“通常情況下,遊客第一次到某個地方,首先想打卡的是知名景點。”她認為,這些網上的攻略基本涵蓋,完全夠用。

  范青覺得,想了解當地風土人情,通過打聽很合適。2023年年末,黑龍江哈爾濱旅遊火爆,“冰封玫瑰”的景象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范青從哈爾濱旅遊回來後,甚至不少當地朋友向她打聽去哪看“冰封玫瑰”。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撰稿:李丹萍、劉怡君、齊徵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