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明冠新材轉光膜助力異質結電池突破技術瓶頸
發佈時間 | 2024-06-17 10:27:41    

在國家碳中和與碳達峰頂層目標指引下,太陽能光伏行業迅猛發展,技術革新速度加快。太陽能電池技術從P型快速轉型至n型,其中n型異質結電池的因其低銀漿耗量、高光電轉化效率、高雙面率、無LID與PID、低衰減和高弱光效應等優點,備受光伏企業關注和投入。

01挑戰與現狀:異質結電池封裝難題

異質結電池表面的TCO鍍層採用非晶或微晶硅技術,若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表面的Si-H基團易受紫外輻照破壞,産生缺陷,降低組件發電效率和壽命。常規異質結組件的封裝方案通過高截止膠膜來阻擋紫外線,保護TCO鍍層,但這也阻礙了電池片對短波段光線的利用,降低了異質結電池的弱光性優勢,從而大大降低了組件的功率。對此,行業提出了轉光膜的封裝方案,利用轉光劑將有害的紫外線轉化為電池響應更高的藍光,不僅有效降低紫外線對電池的損害,還可使組件功率提高1%~1.5%。

目前,轉光技術及材料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導致電池正面轉光效率下降。如轉光劑在膠膜加工中分佈不均、長期存放易析出、濕熱老化後易出現團聚、與膠膜相關助劑反應導致變色及高溫轉光助劑遷移至組件背面等等。

02創新技術:明冠轉光技術解決方案

針對這些技術問題,明冠研發團隊採用自由基-互穿互聯技術方案,將轉光劑牢固鎖在聚合物分子鏈上,解決轉光劑受熱遷移和存放穩定性低等問題。同時,通過助劑配方設計,各成分完美匹配,使其在濕熱和紫外老化中表現出優異的穩定性。

測試顯示,明冠層壓後的光轉膠膜,在異丙醇溶液中浸泡20h後,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試其透光率,圖譜顯示在350nm處其截止率未見衰減,而同步對比測試的友商産品出現了顯著衰減。隨後進行的層壓件測試,明冠轉光膜製成的雙玻層壓件,經150℃熱烘烤200h,完全無遷移,表現出較強的高溫耐遷移性,同步對比測試的友商産品,電池背面四週則出現明顯藍色熒光浸染,即轉光劑向電池片中間遷移的現象。

此外,明冠轉光膜在極端濕熱老化條件下,仍保持出色的轉光性能。經過48小時PCT實驗箱測試,不同波段的轉光效率保持率依舊很高,説明其具備優異的耐濕熱老化性能。

明冠開發的轉光劑不同於現有專利,採用高耐候性和長轉光壽命膠膜,規避了專利限制,打破了海外技術封鎖。通過引入共聚接枝鏈,明冠實現了高接枝效率,並採用低溫引發反應,將轉光劑與EVA\POE分子鏈聚合,避免高溫對轉光劑結構的破壞,確保其在膠膜中不發生遷移。明冠通過高分子低溫聚合反應設計,研發了特種轉光劑配方體系,成功規避了技術侵權風險並申請了專利保護,不僅促進了轉光膜技術發展,還提高了可靠性和轉光壽命,推動異質結電池封裝發展,為用戶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03社會使命:技術創新推動産業發展

作為新能源電池封裝材料解決方案提供商,明冠新材秉承“守正出奇,行穩致遠”理念,明冠研發團隊成功開發異質結轉光膜,體現了明冠在光伏材料領域的研發實力和投入。並通過多年的深耕與積澱,以人才為中心,技術創新為動力,突破國外高端材料的技術封鎖,為中國光伏行業技術進步和國際競爭力貢獻力量。

明冠光轉膜的推出,為異質結組件廠家降本增效提供了優質封裝材料,為組件保駕護航的同時,提高組件功率1%-1.5%,降低電站度電成本。推動光伏産業持續健康發展,與同行共用技術創新成果,打造光伏産業共同體,共同度過光伏産業鏈低谷期。

在“雙碳”目標和全球能源綠色轉型背景下,明冠勇擔社會使命,積極探索綠色能源技術發展與創新。繼推出綠色無氟BO背板和無主柵(0BB)封裝功能膜材料後,明冠將繼續推動光伏封裝膠膜産品升級換代、降本增效,提升光伏電池及組件可靠性和功率,成為全球一流太陽能電池封裝方案解決商,為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明冠新材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