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辦好一件事 解決一類事
發佈時間 | 2024-05-26 09:28:52    

   浙江威歐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方便出入,想申請把新廠房大門改遷到公路邊。但是因該項目突破現行審批制度,且擔心大門開設在主幹道附近可能存在交通安全隱患,最終通過多部門調研論證才得以解決。類似的複雜問題如何能更為快捷地解決?前不久,在溫州市甌海區企業服務中心,資規、執法、交通等部門就這個問題專門開了一場復盤會。經過綜合研判分析,舉一反三排查後,當地出臺工業項目開竣工審批制度改革方案,形成了解決同類問題的“通用模板”。

  從一個助企案例剖析問題,找到梗阻點,以完善制度或創新機制的方式解決一批同類問題,已經成為溫州開展“破梗阻·優服務”專項行動以來的突出成效。作為全國首個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地,溫州正以“溫暖營商”為品牌,持續圍繞營商環境建設尋找更優解決方案。破解因政策不精細、機制不完善以及部分幹部主觀上卡、拖、慢等造成的“中梗阻”問題,成為當地刀刃向內提升助企能力的關鍵。圍繞政令、項目、審批、助企、執法等5類“中梗阻”,溫州精準“出拳”,現在已經推動完善11項舉措,解決了一批共性問題。

  “‘中梗阻’原因複雜,往往涉及流程機制問題,儘管看起來沒有明顯觸犯現有規則制度,但嚴重損害營商環境,甚至背後還存在腐敗和作風問題。”溫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説。溫州要求各地各部門發起自查自糾,列出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抓好整改銷號。同時,廣泛利用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幫企雲·企業之家、産業政策獎勵兌現、12388舉報平臺等,向企業和群眾徵集問題線索。

  在個案的化解中,發現同類問題批量整改。不久前,市民張女士反映,在提取住房公積金補貼時,發現網上的辦事清單與線下辦理所需材料不一致,導致了“不止跑一次”。線索流轉至市住建局,部門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發現是政務系統升級導致辦事指南只顯示必要材料,結婚證、不動産權證、租賃合同等依據情形不同,分類型提供的材料默認不顯示。

  類似問題,在其他辦事領域是否存在?溫州隨即要求各部門展開自查,梳理髮現公共場所衛生行政許可、客運車輛運輸道路運輸證換發、建築施工許可等審批事項也存線上上線下辦事指南不一致的情況,各部門當即自行整改。

  在企業的訴求中,找到破除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的突破口。針對項目推進過程中的“推拖揉繞”現象,鹿城區紀委監委運用“模擬問責”機制,通過問責預警進行鞭策和提醒。針對多頭執法、重復檢查等問題,蒼南縣打造“行政執法一類事平臺”,構建領碼檢查留痕系統、風險預警機制。溫州市紀委監委梳理近幾年企業投訴問題清單發現,拿地難名列前茅,細究原因,主要是供地標準不統一、過程不透明。為此,溫州開展“數據得地”探索,通過對企業成長、經濟效益、技術創新、品質建設等指標賦分排名,精準供地。

  溫州還建立健全全過程評議監督、定期調度等制度,嚴查“中梗阻”背後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對造成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的,嚴格實施“一案雙查”,確保專項行動有力有序推進。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記者 戚祥浩 周琳子    | 責編:戴翎冉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