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電商平臺618要三折結算,出版行業為何集體説“不”
發佈時間 | 2024-05-23 09:33:22    

  今年的“618”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啟動了,然而電商平臺還未來得及狂歡,圖書行業已硝煙四起。

  北京10家出版社聯合聲明

  近日,北京10家專業出版社率先針對某電商平臺的618促銷方案發表聯合聲明——不參加!並不承擔活動期間産生的任何返利費用!

  5月20日是該電商平臺的“大促”首日,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也針對該電商發佈了聯合聲明,代表上海46家出版單位申明不參與其618促銷活動。

  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聯合聲明

  而據中國傳媒商報消息,36家專業少兒出版社也將聯名發出聲明。

  在出版行業燒向電商平臺和渠道結構的“第三把火”即將點燃之際,許多讀者和消費者或許還未明白,這場聲勢浩大的抵制活動,到底因何而起。

  出版社與電商平臺積怨已久

  從實體書店,到電商平臺,再到直播帶貨。近年來,人們消費模式的不斷變化,深刻地影響著出版行業的行銷格局。而在新舊格局交替之間,出版行業與電商平臺其實一直摩擦不斷,但出版行業往往都是被動回應的一方:

  2011年,某電商平臺打出“全部少兒圖書4折封頂”的促銷廣告,遭遇24家少兒出版機構的聯合抵制;

  201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等8家出版機構聯合發表聲明,抵制“低於銷售價格向市場傾銷圖書的行為”;

  2023年,出版行業集體炮轟某直播平臺推出了“1元賣書”活動……

  回顧出版行業的行銷脈絡,電商平臺興起之前,實體書店是圖書銷售的市場主流模式。但實體書店折扣力度有限,且打折往往是局部行為,並不會對全行業産生影響。

  而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圖書銷售邏輯。與“産品思維”的線下書店行銷不同,電商平臺在“流量思維”的主導下,紛紛以價格戰模式搶佔市場,圖書電商巨頭之間的混戰,不可避免地嚴重擠壓了出版行業的線下銷售渠道。

  本次燒向電商平臺的“三把火”,可以視作是出版行業情緒的一次集中爆發。

  618大促為何成為導火索?

  儘管出版社和電商平臺關於定價話語權之爭從未停歇,但不少出版人告訴記者,如此規模的抵制活動十分罕見。

  引燃出版行業集體情緒的顯然是某電商平臺的618促銷條款:“全品種圖書價保2-3折(20%到30%的折扣)”。

  如何解讀?

  某出版行業從業者告訴記者:“電商平臺按2-3折和出版社結算,但平臺的售價其實是高於這個折扣的,平臺並不會虧錢。2-3折是圖書的直接成本,而融入其中的編輯加工成本、三審三校成本都還沒有算入。因而以2-3折結算,基本的出版社都是賠本的。之前以為部分低價能換來更大的銷量,但實際情況是折扣越來越低,銷量卻沒有增長,傷害性卻很大。”

  事實上,即使不斷跌破底價,電商平臺的大促銷量仍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直播帶貨的異軍突起,無疑加速了這個趨勢。

  據北京開卷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發佈的數據,2023年短視頻電商碼洋已達圖書市場的26.67%,成為中國第二大圖書銷售渠道。而抖音電商數據則顯示,2023年,通過抖音商城購買圖書的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08%。2024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天有超200萬本圖書通過抖音電商售出。

  隨著短視頻平臺近年的崛起和流量的轉移,無數直播博主也加入了這場圖書定價話語權的競爭中,只是,傳統出版行業依然處於劣勢。

  價格戰該不該打向圖書行業?

  北京10家出版機構發佈的《聯合聲明告知函》表示,“為了維護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我們認為這是必要的舉措。”

  5月20日晚,“世紀文景”也在小紅書賬號上轉發了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代表上海46家出版社發出的告知函,並表示“大平臺更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秩序”“期待能有更大範圍的對打折亂象的抵制,或者説更有效的管制”。

  顯然,在加入抵制的出版機構看來,此舉目的在於維護圖書市場的健康秩序。

  圖書作為特殊商品,與一般商品有所不同,成本包括版權引進、翻譯、編輯、校對、印務紙張、發行成本、物流等等,利潤也直接關係到作者、編輯、檢校、設計師各環節工作人員的收入,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難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薄利多銷已屬無奈之舉,但現實情況是,許多出版社已經打不起價格戰了。

  根據北京開卷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圖書零售市場碼洋同比出現5.85%的負增長。而短視頻電商卻呈現增長態勢,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31.15%;平臺電商和垂直及其他電商分別下降了10.31%和10.59%;實體店渠道降幅依然最為嚴重,同比下降了17.78%。

  不可否認的是,圖書這個行業是要用投入換品質的。以世紀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俞冰夏翻譯,獲得第十二屆春風金翻譯家獎的《無盡的玩笑》為例,這部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天才之作,從確定引進到最終出版用了整整12年的時間,而譯者俞冰夏則花費4年時間完成翻譯。

  一本好書要用高版稅鼓勵和爭取好作家,也需要資深編輯和團隊去打磨産品。儘管圖書行業同樣需要市場競爭促進活力,但盲目的價格戰下,利潤空間的擠壓,必然導致圖書品質的下降。

  讀者利益、行業利益、平臺利益如何達到平衡?依舊發人深省。截至記者發稿時,某電商平臺尚未做出回應,潮新聞記者也將持續關注事件走向。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方濤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